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立案制度改革的反思——以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訴訟為切入點
本文關鍵詞: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立案制度改革的反思——以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訴訟為切入點
【摘要】: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立案制度改革在不斷推進,但改革的基本思路需要反思。以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訴訟為例,法院通過策略性解讀相關法律表達其不予受理的總體傾向。在規(guī)范、非規(guī)范因素以及內外部組織結構因素的制約下,我國法院民事初審立案實踐分享了"立案政治學"的解釋框架。微觀入手的實證研究表明,基于規(guī)范分析的法院立案制度改革思路缺乏對立案難現(xiàn)狀的切實把握,相關理論陷入"內卷化"困境。我國立案制度改革應回應司法實踐中的創(chuàng)造性立案策略,回歸化解糾紛這一根本目的。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立案難 受理策略 立案政治學 立案制度改革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4JZD03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農(nóng)村土地流轉的社會學研究”(項目編號:12CSH026)
【分類號】:D926.2
【正文快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文波;;起訴程序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前景[J];中外法學;2015年04期
2 張衛(wèi)平;;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與重構[J];法商研究;2015年03期
3 羅書臻;孫若豐;;扎實推進立案登記制改革 從制度上破除“立案難”[J];人民司法;2015年09期
4 許尚豪;瞿葉娟;;立案登記制的本質及其建構[J];理論探索;2015年02期
5 高魁;;日本法官辦案效率管窺[J];人民司法;2015年01期
6 ;群體上訪60%與土地有關[J];資源導刊;2013年11期
7 傅郁林;;中國民事訴訟立案程序的功能與結構[J];法學家;2011年01期
8 董磊明;陳柏峰;聶良波;;結構混亂與迎法下鄉(xiāng)——河南宋村法律實踐的解讀[J];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9 何立榮;;“出嫁女”土地權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從民間法角度切入[J];河北法學;2008年09期
10 賀欣;;為什么法院不接受外嫁女糾紛——司法過程中的法律、權力和政治[J];法律和社會科學;2008年0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傳靈;田細江;毛婷;;完善案件裁判風險評估機制 有效化解矛盾解決糾紛[N];人民法院報;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歌;于昊;李雪;趙汗青;;透視立案登記制——探求程序正義背后的“土壤”[J];法制博覽;2016年21期
2 朱政;;基層法治的實踐生成——以鄂西地區(qū)儀式性人情異化的治理為切入點[J];法商研究;2016年04期
3 周翠;;民事指導性案例:質與量的考察[J];清華法學;2016年04期
4 歐陽靜;;基層治理中的策略主義[J];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03期
5 顧亞慧;;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小額訴訟的適用[J];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6 秦紅雪;;我國網(wǎng)上立案制度的運行檢視與完善路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年07期
7 張良;;鄉(xiāng)村公共規(guī)則的解體與重建[J];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06期
8 薛文童;;淺析民事立案登記制[J];法制與社會;2016年17期
9 林輝煌;;從危險管理到風險治理——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的模式轉換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6年03期
10 楊會新;;從訴之效力位階看民事案件受理制度[J];比較法研究;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文波;;我國民事庭審階段化構造再認識[J];中國法學;2015年02期
2 段文波;;程序保障第三波的理論解析與制度安排[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5年02期
3 段文波;;日本重復起訴禁止原則及其類型化析解[J];比較法研究;2014年05期
4 許尚豪;;論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個人主體性——以程序利益與程序主體的關系為視角[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5 張文顯;;法治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J];中國法學;2014年04期
6 傅郁林;;再論民事訴訟立案程序的功能與結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7 張衛(wèi)平;;法治思維與政治思維[J];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12期
8 紀格非;;論我國民事起訴狀的功能轉型與內容再造[J];現(xiàn)代法學;2013年06期
9 段文波;;論民事一審之立案程序[J];法學評論;2012年05期
10 胡曉霞;;階段細分視角下的民事庭審前程序之重構[J];政治與法律;201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宜芝;;論立案制度的司法實踐與變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張國;;立案制度亟待完善[J];法學雜志;1989年02期
3 韓立峰;孫廣義;;刑事偵查立案制度的理性反思[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唐子龍;;論我國立案制度及其完善[J];知識經(jīng)濟;2012年11期
5 劉瑞豐;;淺析我國民事立案制度[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7期
6 吳小英;關于我國民事立案制度的思考[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7 吳小英;關于我國民事立案制度的思考[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8 鄭記;我國公訴案件立案制度的缺陷及改進[J];宿州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陳有西,薛春寶;統(tǒng)一立案效果好[J];人民司法;1990年02期
10 黃玉麟;;芻議民事初審立案制度[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森寶 儀征市人民法院;完善執(zhí)行立案制度 緩解“執(zhí)行難”問題[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2 高民智;關于立案制度的理解與適用[N];人民法院報;2012年
3 劉元旭;天津河東區(qū)法院推行為老弱病殘上門立案制度[N];中國社會報;2007年
4 王鑫邋通訊員 李加紅;成都實行全日制立案[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趙興武邋通訊員 金立安;南湖法庭“訴訟直通車”真情為民[N];人民法院報;2007年
6 陳妙花 記者 鮑蔓華;金華市金東區(qū)政協(xié)實行提案三級審查立案制度[N];人民政協(xié)報;2012年
7 張曉云;提案工作水平有新提高[N];光華時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羅斌 程勇 唐業(yè)繼;創(chuàng)新預立案 連通大調解[N];人民法院報;2013年
9 金晶 本報記者 羅華山;省高院出臺司法便民33項措施[N];貴州日報;2009年
10 記者 范愛紅 通訊員 戴世強 譚振榮;當事人午休時間可立案[N];天津政法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魏文超;民事立案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芳;論民事立案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朱莉;論我國民事立案制度[D];山東大學;2011年
3 楊圣標;我國民事立案制度研究[D];甘肅政法學院;2012年
4 李喜鳳;論我國民事訴訟立案制度[D];河南大學;2010年
5 艾玲;民事立案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6 王文君;我國民事訴訟立案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7 李慧雯;我國民事立案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8 張瑩;困境與出路:我國民事立案制度改革論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4年
9 劉歸陽;論我國民事訴訟立案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學;2009年
10 談海燕;論民事訴訟立案制度[D];蘇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5240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52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