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同時補腎_補腎疏肝法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改善的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補腎疏肝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0年
補腎疏肝法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改善的臨床觀察
張亞男
【摘要】:目的:觀察評價補腎疏肝法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臨床療效。 方法:本研究將符合納入標準的67例“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患者,隨機分為中藥組和西藥組,療程為3個月經周期,觀察用藥3個月經周期后及停藥后三個月的兩組臨床癥狀和內分泌情況。 結果:(1)中藥組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與西藥組相比總有效率及顯效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明顯下降,兩組自身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后癥狀積分組間比較,中藥組與西藥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停藥3個月后與治療前癥狀積分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停藥3個月后組間比較,中藥組與西藥組比較有明顯性差異(P0.05)。 (3)患者治療后FSH、LH水平明顯下降,E2水平明顯上升,F(xiàn)SH、LH及E2值治療前后自身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中藥組和西藥組間FSH、LH、E2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停藥3個月后與治療前FSH、LH及E2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停藥3個月后組間比較,中藥組與西藥組FSH、LH及E2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補腎疏肝法可以改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對體內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而且遠期療效穩(wěn)定,用藥安全,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補腎疏肝法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271.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依敏;卵巢儲備的預測[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1997年02期
2 朱小明;蔡婕;黃荷鳳;;卵巢低反應的診斷標準和預測[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年05期
3 夏天;羅頌平;;抗苗勒激素與卵巢儲備力[J];生殖與避孕;2006年11期
4 錢洪浪;抑制素B與卵巢儲備在輔助生育技術監(jiān)測中的意義[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02年01期
5 史宏暉;抑制素B:克羅米芬刺激試驗篩查卵巢儲備的生理基礎[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1999年01期
6 陸軍;卵巢儲備功能減退婦女月經第三天血清抑制素β濃度下降先于卵泡刺激素升高[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0年02期
7 宋文嘉;夏天;趙麗穎;;卵巢儲備力與卵巢局部調節(jié)因子[J];廣東醫(yī)學;2011年09期
8 胡祥秀,王瑾蔚,裴海萍;改良克羅米芬興奮試驗的臨床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1999年06期
9 李媛;卵巢儲備能力的預測[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02年01期
10 柏海燕 ,曹纘孫;基礎卵泡刺激素衡量卵巢儲備能力的價值[J];國外醫(yī)學.計劃生育分冊;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連方;陳艷花;;中西醫(yī)結合改善卵巢儲備的研究[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圍絕經期專題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嚴煒;何月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中醫(yī)證治思路和優(yōu)勢[A];第十次全國中醫(yī)婦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黃繪;;卵巢儲備功能與卵巢早衰[A];貴州省生殖醫(yī)學與遺傳學分會2010年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董麗霞;李麗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低反應的處理對策[A];婦科內分泌與輔助生殖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黃潔;劉嘉茵;徐會茹;姚兵;;抗FSH抗體與卵巢低反應關系的初步研究[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肖紅梅;盧光琇;龔斐;張紅;毛增輝;;體外受精超排卵中卵巢低反應影響因素分析[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黃荷鳳;;卵巢低反應和IVF-ET結局的預測和處理[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6年
8 徐珉;司徒儀;李麗蕓;黎小斌;;補腎中藥益真Ⅰ、Ⅱ號膠囊對高齡不孕婦女圍排卵期卵巢間質血流的影響[A];首屆贛鄂湘中西醫(yī)結合(生殖內分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吳克明;楊麗麗;劉佳;付雨;鄭君;曹俊巖;;卵巢早衰的預測和預防[A];第九次全國中醫(yī)婦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潘芳;俞瑾;;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癥37例臨床觀察[A];全國第七屆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孫曉梅;[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甘肅省通渭縣中醫(yī)醫(yī)院 張存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3 記者 徐述湘;[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王梅;[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陳斐然;[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彩;基于社會—心理因素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因、機、證、治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王婷婷;卵巢儲備功能不良女性GDF-9表達、基因變異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許小鳳;補腎活血法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干預的效應機理研究與臨床證治探討[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席穩(wěn)燕;血AMH與PCOS婦女輔助生殖技術結局的關系以及AMH mRNA在不同卵巢儲備婦女顆粒細胞中的差異表達[D];中南大學;2012年
5 張曉梅;重組AMH對顆粒細胞分泌功能的影響及其對卵巢儲備/卵巢反應性的預測價值[D];吉林大學;2008年
6 王琳;行IVF-ET高齡婦女腎氣虛的機理探討與二至天癸顆粒療效評估[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7 曲中玉;生長分化因子-9與FOXL2在卵巢組織中的表達與調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鄭君;瓜石湯對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儲備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石作榮;女性生存質量、衰老征象及衰老機制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時思毛;補腎寧對腎陽虛排卵障礙模型大鼠神經遞質及生殖機能調控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亞男;補腎疏肝法對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改善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鐘凌;卵巢儲備功能降低的中醫(yī)病因學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吳夏筠;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相關危險因素調查[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阮懷玲;中藥周期療法對卵巢儲備功能降低腎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黃欲曉;中藥改善卵巢儲備功能療效與機制的探討[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6 鄧永麗;滋陰養(yǎng)血方治療陰血虧虛型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尹薇薇;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女性的生存質量及中醫(yī)體質類型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王冰;血清抑制素B預測卵巢儲備功能的臨床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楊勝華;滋腎育胎丸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10 楊愛敏;三種促排卵方案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者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比較[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補腎疏肝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81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2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