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高中歷史課程資源整合的途徑與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課改下高中歷史課程資源整合的途徑與作用研究
【摘要】:歷史課程資源的整合是新課改下教學資源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轉變的內在要求,也是歷史新課改有效實施的前提和保障。如何有效整合歷史課程資源已成為歷史新課改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擺在廣大高中歷史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關于高中歷史課程資源整合途徑和作用的研究,對歷史新課改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作者單位】: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四中學;
【關鍵詞】: 高中歷史 課程資源 整合 途徑 作用
【分類號】:G633.51
【正文快照】: 新課改實施以來,教材觀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教材從“一綱一本”發(fā)展到“一標多本”。除人教版教材外,還有岳麓版、人民版和北師大版等。教師的授課不再拘泥于單一的教科書,而是以教科書為主要依據(jù),充分開發(fā)和整合各種課程資源,使得課堂教學更高效、更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謝毓忱;;高中歷史課程資源整合的有效途徑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5年2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莉娜;;高中歷史教學資源整合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年08期
2 孫文龍;;新課改下高中歷史課程資源整合的途徑與作用研究[J];西藏教育;2017年02期
3 周記龍;;一綱多本的有效整合與教學策略研究初探[J];新課程(中);2016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麗君;對現(xiàn)行高中歷史課程安排的幾點意見[J];歷史教學;2002年12期
2 劉軍;對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的認識——《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淺析[J];歷史教學;2003年07期
3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摘選[J];歷史教學;2003年07期
4 朱漢國;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J];歷史教學;2003年10期
5 何成剛;在繼承與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對《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解讀[J];學科教育;2004年01期
6 李靜萍;談對《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幾點認識[J];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04年10期
7 曹大為;關于《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建設的對策與思考[J];歷史教學;2004年08期
8 余志翰;《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教師素質的期望[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曾維麗;“古今貫通,中外關聯(lián)”原則的提出與落實——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學習一得[J];教師之友;2005年06期
10 曹曉輝;;淺議高中歷史課程內容的整合教學[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鄭菲菲;;淺談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朱漢國;新在課程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楊振華;穿越歷史芬芳記憶 奏響時代華美樂章[N];中國教育報;2014年
3 吳亞明 孫立極;荒唐言行 險惡用心[N];人民日報;2004年
4 記者 張勇 陳斌華;篡改歷史教科書“荒誕不經(jīng)”[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華貴;現(xiàn)實主題與高中歷史課程相聯(lián)系的教學實踐探索[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慧麗;21世紀以來中美高中歷史課程實施的核心要素比較[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3 邱俊;高中歷史課程有關環(huán)境問題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翠萍;高中歷史課程“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黃承剛;農村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現(xiàn)狀與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潘獻其;大陸與香港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韓華;探究高中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8 操璐璐;高中歷史課程雙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呂國東;高中歷史課程整合教學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丁白璐;中日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504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95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