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黑板報進行班級建設
本文關鍵詞:充分利用黑板報進行班級建設
更多相關文章: 班級建設 任課教師 版面設計 衛(wèi)生保潔 期中考試 手抄報
【摘要】:正在我們的教室里通常都有一前一后兩塊黑板。前面的黑板是每位任課教師的主戰(zhàn)場,后面的黑板則是班級建設的主戰(zhàn)場。學生們課下會經(jīng)常在后黑板附近活動,如果讓它發(fā)揮好作用,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那么如何利用黑板報進行班級建設呢?首先,確定黑板報的大致內(nèi)容。我們不追求黑板報內(nèi)容的標新立異,但一定要讓它充分體現(xiàn)班級
【作者單位】: 北京市燕山前進中學;
【關鍵詞】: 班級建設;任課教師;版面設計;衛(wèi)生保潔;期中考試;手抄報;
【分類號】:G635.1
【正文快照】: 在我們的教室里通常都有一前一后兩塊黑板。前面的黑板是每位任課教師的主戰(zhàn)場,后面的黑板則是班級建設的主戰(zhàn)場。學生們課下會經(jīng)常在后黑板附近活動,如果讓它發(fā)揮好作用,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那么如何利用黑板報進行班級建設呢?首先,確定黑板報的大致內(nèi)容。我們不追求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鋒;班級建設中的師生對話[J];教學與管理;2004年08期
2 李本聰;談班級建設中的小組管理[J];教學與管理;2004年17期
3 于淑華,莊巖,于德華;發(fā)揮網(wǎng)絡優(yōu)勢 加強研究生班級建設——研究生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新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4 馬海濤;;用網(wǎng)絡搭起班級建設的平臺[J];基礎教育;2006年05期
5 高云;;積極探索班級建設新思路 創(chuàng)新班級建設新機制——以西安文理學院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4期
6 羅云;李鳳艷;;論研究型大學的班級建設[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5期
7 陳飛;;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高校學生班級建設[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年12期
8 弓建玉;;班級建設之思與行[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31期
9 蔡俊;;班級建設定位:教育診斷學的視角[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4期
10 王婷;;淺談班級建設[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尤嘵丹;;班級建設的“七個一工程”[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2 ;以人際支持為核心的宿舍班級建設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趙成根;;班級建設中的精細化管理[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年
4 黃進銀;;班級建設中的“五個結合”[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尚艷波;;以系統(tǒng)原理為指導 提升班級建設成效[A];科學發(fā)展與農(nóng)村教育——云南省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崔柏芬;;重視優(yōu)秀學生培養(yǎng) 加快班級建設步伐[A];農(nóng)業(yè)教育與農(nóng)村改革發(fā)展——云南省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黃萍;王炳國;;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于班級建設和學生家庭建設的實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邢愛榮;;為愛,請放慢我們的腳步[A];2013河北省班主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9 張丹丹;;淺談班主任與班級管理[A];2013河北省班主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郭艷;;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班級建設與管理[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徐莉麗;成大學子激情勾畫班級發(fā)展愿景[N];成都日報;2008年
2 靜?h教育局 李宏愛;構建班級激勵機制實現(xiàn)學生個性發(fā)展[N];天津教育報;2009年
3 王朝莊;營造良好班級輿論 引領學生積極向上[N];鶴壁日報;2012年
4 嵩明縣牛欄江鎮(zhèn)一中 包定全;淺談班級制度建設[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2年
5 廣東省中山市華僑中學 張巖;從“酷吏”到班級合伙人[N];中國教師報;2013年
6 九江市同文中學 李勇;班級建設的“原生態(tài)”[N];九江日報;2010年
7 鄭學志;我的班級建設關鍵詞[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高安市石腦中學 廖承華;加強班級建設 構筑和諧校園[N];宜春日報;2008年
9 崔楠 王建軍;古代辯證思維方式對班級管理的啟示[N];天津教育報;2010年
10 楊莊中學 姜傳順;淺談班級管理藝術[N];萊蕪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素錦;運用“以學生為本”理念,加強大學班級建設[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愛萍;烏海職業(yè)技術學院班級建設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3 段興立;高校“年級主題”班級建設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陳海巖;新時期高等學校班級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胡立業(yè);初中“三年師生共同體班級”教學實驗報告[D];聊城大學;2012年
6 楊學文;當前湖南省高校班級建設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7 田合超;基于目標管理的高校特色班級建設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2年
8 王雅麗;“公共參與的限度”公約下的班級公共生活建構[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9 曹俊煒;獨立學院“三位一體”的班級建設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海芹;農(nóng)村高中學習型班級建設的理論思考與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502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75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