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模型建構研究——以原電池的工作原理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03 14:32
為了建構基于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模型,以原電池的工作原理為例進行了教材分析、課標分析、學情分析,設立了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合理設置教學流程,并安排課后習題。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利用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構建化學核心素養(yǎng)模型的能力,實現(xiàn)了對實驗觀及模型觀的滲透。
【文章來源】:黑龍江科學. 2020,11(1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人教版第二章教材知識體系
人教版第二章第二節(jié)教材知識體系
教師:先是進行模型準備,老師事先已經(jīng)準備好了儀器和試劑。從老師的左邊往右數(shù)分別是鋅片、銅片、導線、賀卡、水槽、稀硫酸以及小支架。老師先連接實驗裝置,往水槽中導入稀硫酸溶液,接著用導線連接銅、鋅電極以及賀卡,F(xiàn)在,老師把兩個電極放入稀硫酸溶液中,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模型見圖3。設計意圖: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過程使學生增強探索化學反應原理的興趣[6],并逐漸滲透實驗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電子轉移”的視角突破電化學教學難點——以“原電池原理”教學為例[J]. 張志杰.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6(10)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及課堂實錄[J]. 張福濤. 化學教育. 2014(17)
[3]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J]. 劉美麗.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4(12)
[4]利用預測和實驗的沖突促進探究學習——“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課例分析[J]. 李聞霞. 化學教育. 2012(06)
[5]對“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的探討[J]. 吳新建,張賢金.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1(11)
本文編號:3319793
【文章來源】:黑龍江科學. 2020,11(1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人教版第二章教材知識體系
人教版第二章第二節(jié)教材知識體系
教師:先是進行模型準備,老師事先已經(jīng)準備好了儀器和試劑。從老師的左邊往右數(shù)分別是鋅片、銅片、導線、賀卡、水槽、稀硫酸以及小支架。老師先連接實驗裝置,往水槽中導入稀硫酸溶液,接著用導線連接銅、鋅電極以及賀卡,F(xiàn)在,老師把兩個電極放入稀硫酸溶液中,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模型見圖3。設計意圖: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過程使學生增強探索化學反應原理的興趣[6],并逐漸滲透實驗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電子轉移”的視角突破電化學教學難點——以“原電池原理”教學為例[J]. 張志杰.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6(10)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及課堂實錄[J]. 張福濤. 化學教育. 2014(17)
[3]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J]. 劉美麗.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4(12)
[4]利用預測和實驗的沖突促進探究學習——“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課例分析[J]. 李聞霞. 化學教育. 2012(06)
[5]對“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的探討[J]. 吳新建,張賢金.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1(11)
本文編號:33197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31979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