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師提問策略的個案研究
[Abstract]:Based on Krashen's 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and Long interaction hypothesis, this thesis takes the read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student questionnaire a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akes three senior English teach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types of questions, questioning methods and questioning strategies used by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three teachers use seven types of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which are information problem, comprehension problem, application problem, inferential problem, analytical problem, comprehensive problem and evaluative problem. And among the seven kinds of questions, the information problem and the comprehension question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eacher's question, but the comprehensive question and the appraisal question are seldom used in the classroom; The frequency of reasoning questions, analytical questions and applied questions is almost the same. Secondly, in the classroom, the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mainly because the teachers ask questions for the whole class or the teachers ask questions by name. Thirdly,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questioning, comprehension teachers use the whole class to ask questions, while some high-level questions, such as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and evaluative questions, are answered by roll call. The author finds that teachers seldom use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class, and repetition and turn strategies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strategies used.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author's limited knowledge and lack of teaching experience, coupled wit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vestigation itself,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questioning strategies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寶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技巧的運用[J];黑龍江農(nóng)墾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2 王雅芬;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指導(dǎo)因素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1年11期
3 王思榮;高中英語閱讀方法的分析和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1年16期
4 楊李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shè)計[J];教學與管理;2001年21期
5 余春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四題[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6 李秀麗;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薄勁松;;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個性化教學體驗[J];中學教育;2003年07期
8 王秀云;淺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王玲;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數(shù)學策略[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3年06期
10 段思聰;高中英語閱讀難關(guān)與突破對策[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虞華;;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2 張宏祥;;新課標高中英語閱讀自主學習實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3 王玉華;;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4 鄧朝俊;;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課文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5 褚小文;;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
6 于海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之我感[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7 徐育兵;;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常見誤區(qū)與應(yīng)對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8 王石桂;;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章小玲;;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10 冉秀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平?jīng)鍪械诙袑W 時來國;反哺效應(yīng)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N];甘肅日報;2013年
2 六盤水市第一實驗中學 趙靜芬;淺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N];六盤水日報;2012年
3 漢濱高級中學 韋祖安;基于網(wǎng)絡(luò)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N];安康日報;2005年
4 重慶市忠縣忠州中學 秦紅衛(wèi);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初探[N];學知報;2011年
5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中學英語培訓部 戚益;幫學生順利通過“高中英語閱讀”關(guān)[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天水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劉富太;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N];甘肅日報;2009年
7 睢縣董店高級中學 崔崢;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8 西平縣城鎮(zhèn)職業(yè)高中 張新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析[N];駐馬店日報;2008年
9 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校 張華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N];學知報;2010年
10 甘谷縣第四中學 楊勝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管見[N];甘肅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衛(wèi);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2 田海英;多媒體輔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yīng)用與探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許潤德;語篇分析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D];長春師范大學;2013年
4 余果;建構(gòu)主義視角下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3年
5 徐小娟;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應(yīng)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6 任軼南;語篇分析在職業(y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D];渤海大學;2015年
7 董大琴;合作學習對高中生英語閱讀影響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8 丁麗華;文學圈教學法在甘南地區(qū)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9 鄭潔;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導(dǎo)入活動及其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付亞杰;語篇分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yīng)用[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4234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242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