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政學角度分析我國普通高中教育
本文關鍵詞:從財政學角度分析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前位置:首頁 >> 經濟/市場 >> 從財政學角度分析我國普通高中教育
基 礎 教 育 投 入 從 財 政學 角 度 分 析 雛 國普 通 高 巾 教 胄 唐 麗 靜 ( 中師 范 大 學 教 育 學 院 , 北 武 漢 華 湖 40 7 ) 30 9 摘 要: 近年 來 , 著高校擴招 和 義務教 育在農 村地 區(qū) 實行免 費, 府 對 高等教 育和義 務教 育 隨 政 投入 均有偏 重, 而普通 高 中教 育則成 為政 府投入
的“ 谷地” 。普 通 高 中經 費短 缺 的矛盾依然 突出 , 是 制約普通 高 中教 育發(fā)展 的主要 因素。本 文主要從 財政 學的視 角探 討我 國普通 高 中教 育 , 以此來理 順我 國普通 高中教 育 經費的現(xiàn)狀 與存在 的問題 , 于有 關政 府部 門調 整教 育投 資決策 , 而形 成 國 便 從 家 、 會 和 家庭 科 學 合 理 的 分 擔 機 制 。 社 關鍵詞 : 普通 高 中 ; 育 經費投入 ; 教 財政政策 中 圖 分 類 號 :0 ; 4 —04 F 8 G 0 5 文 獻 標 識 碼 : A 文 章 編 號 :0 5 87 2 o )6— 03 4 10 —5 2 (0 80 00 —0 我 國 目前實 行 的是 九年 義 務教 育 , 中 階段教 高 育屬于非義 務教 育 。近 年來 . 著高 校 擴招 和義 務 隨 教育在農 村地 區(qū) 實行 免 費 , 政府 對 高等 教 育 和義務 教育投入 均有偏 重 , 普通 高 中教育 則 成 為政 府投 而 入 的“ 地”投入 總量不 足 , 國家財政性 教育支 出 谷 , 在 中 所 占的 比例 也 與 普 通 高 中 教 育 的 地 位 和 性 質 不 相 外部效應 不可能 由私人 部 門 獲得 , 他們 提 供 的教 育 數(shù)量必然 會低 于社會期 望水平 。這就需要 政府部 門 的干預 , 參與教 育 的支 出 , 教育產 生出更多 的外在 使 效 益 。高 中教 育 屬 于 非 義 務 教 育 , 家 并 未 強 制 人 國 人接 受 。但 是 ,, 與高 等教育 相 比 , 中教育 又是一種 高 基礎教 育 , 對受 教 育者 進行 基 本 文化 知識 與技 能 的 培養(yǎng) , 個人 收益率 大 于社 會 收 益率 的程 度遠低 于 其 高等 教育 , 其人 力 資本 轉 化 為生 產力 比中等 職業(yè) 教 育來 得緩慢 , 人 要實 現(xiàn) 較 高 的收益 率 還必 須繼續(xù) 個 接受 高等教 育。 因此 , 府 應義 不 容辭 地承 擔起 高 政 中 教 育 投 入 的 義 務 , 彌 補 市 場 對 高 中 教 育 的 社 會 以 適應 。 由于我 國的高 中教 育實行 的是 國家 、 社會 、 家 庭分擔 教育成本 的機 制 , 而在 國家投 入 不 足的 情 因 況 下 , 校 不 得 不 把 辦 學 壓 力 轉 嫁 到 學 生 頭 上 , 收 學 以 養(yǎng) 教 , 后 導 致 “ 中致 貧 ” 不 正 常 現(xiàn) 象 。 本 文 主 最 高 的 要從財政 學 的視 角探 討我 國普 通 高 中教 育 , 以此 來 理順 我國普通高 中教育 經 費 的現(xiàn) 狀 與存 在 的 問題 , 資源配 置的無效 。 從 公 共 產 品 的 角 度 來 分 析 , 育 既 具 有 效 用 的 教 不可分割 性 , 又在 一 定 范 圍 內 具 有 “ 費 ” 非 競 爭 消 的 性 。尤 其 在 現(xiàn) 代 社
本文關鍵詞:從財政學角度分析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69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6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