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試論孔子人性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2-01-06 02:12
  孔子的人性思想具有深刻的內(nèi)涵和寬宏的意蘊。孔子的人性思想是沿著歷史與現(xiàn)實、古與今(“述而不作”)和天與人、性與命(“性與天道”)的雙層致思路線的邏輯性互動展開的!靶韵嘟,習相遠”的人性命題,是孔子基于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雙重洞見,即“述而不作”的理論結晶:它一方面意味著孔子對國民階級的承認和肯定,同時也深刻表達了孔子的復古立場?鬃訕O力強調(diào)禮對于成仁為人的重要意義,認為“習”禮、踐禮是人成仁人君人的唯一必由之路。在“性與天道”的意義上,孔子認為,人道本于天道,人道的根源乃是源于無限的超越性存在——天道,人的生命具有內(nèi)在的潛能,人可以通過充分發(fā)揮自己生命的內(nèi)在潛能,實現(xiàn)生命的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生命的內(nèi)在本質,人可以在“性與天道”的意義上盡人性、知天命。在孔子,性與命、天道與人道是有機統(tǒng)一的,人通過“下學上達”的進學之路盡性、知命而合天,“無言”之教則是“下學上達”的理想境界。如果將孟、荀人性論作為透析孔子人性思想的另一向度,我們認為,孔子“性與天道”意義上的人性思想,經(jīng)《中庸》、孟子的理論論證和說明,逐步被唯心地放大。孟子的性“善”論,是對孔子“性相近”命題的狹隘化、單極化、唯心化的理解和闡...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論
一、 “性相近,習相遠”:對人的承認和復古的立場
二、 “性與天道”:孔子人性思想的形上化解讀
三、 孟、荀人性論:透析孔子人性思想的另一向度
余論: 關于孔子人性思想的一點宏觀性性思考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內(nèi)在超越”的角度看孟子與荀子的人性論分歧[J]. 李曉春.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6)
[2]孔孟儒家的“性”的理念及其話語權力膨脹的后果[J]. 唐文明.  哲學研究. 1999(02)
[3]孟荀人性論比較研究[J]. 李亞彬.  哲學研究. 1994(08)
[4]戰(zhàn)國儒家人性論淵源[J]. 黃開國.  哲學研究. 1992(07)
[5]孔孟人性思想比較[J]. 劉奉光.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1992(01)
[6]孔孟心性之學的分歧及其影響[J]. 楊澤波.  學術月刊. 1991(10)
[7]儒家心性論的課題及其解決方式[J]. 胡偉希.  學術月刊. 1990(03)
[8]孔子人性論試述[J]. 金永健.  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9(02)
[9]論孔子的“人性說”——兼評“孔子主張人性惡”說[J]. 陳思迪.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03)
[10]先秦時期關于人性及人的本質問題的認識和爭鳴[J]. 錢遜.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8(04)



本文編號:35715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5715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ef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