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價值論與價值哲學的變革
發(fā)布時間:2020-12-24 20:52
突破認識論研究模式對以往價值哲學的束縛是實踐價值論所要實現(xiàn)的最主要理論目標,對這一目標的完成過程也是對價值概念的闡釋過程。實踐價值論認為,價值是對主客體相互作用過程的一種主體性描述,代表著客體主體化的性質、方向和程度,由此決定了實踐價值論實現(xiàn)其目標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闡明以實踐為基礎的主客體概念及其主客體之間的關系與認識論中的主客體及其關系之間的根本不同;第二,通過闡明需要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及建立在這種關系之上的需要的客觀性來證明主客體相互作用中主體性內容的客觀性;第三,通過對價值的客觀性的具體含義,即社會性和歷史性內涵的闡述,不僅證明價值概念的實踐基礎,而且進一步證明這樣的價值概念對認識論研究模式的突破,從而最終完成對實踐價值論理論目標的論證。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容提要
第1章 導論
1.1 現(xiàn)代西方價值哲學發(fā)展的歷史及其現(xiàn)狀
1.1.1 傳統(tǒng)哲學中的價值問題
1.1.2 現(xiàn)代西方價值哲學的總體發(fā)展狀況
1.1.3 價值哲學的內在困境
1.1.4 價值哲學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1.1.5 價值哲學的出路
1.2 實踐價值論在我國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1.2.1 實踐價值論的興起及其理論成果
1.2.2 實踐價值論與主客體問題
第2章 價值與主客體關系
2.1 實踐與主客體概念
2.1.1 主客體關系——理解價值的切入點
2.1.2 價值作為關系范疇
2.1.3 價值質性與非價值質性
2.2 價值的形成
2.2.1 主客體的相互作用
2.2.2 客體主體化
2.2.3 主體客體化
2.2.4 價值與客體主體化
2.2.5 簡短結論:從認識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論
第3章 價值與需要
3.1 需要概念作為哲學問題
3.1.1 需要概念的意義
3.1.2 對需要概念的兩種常見誤解
3.1.3 誤解需要概念的深層原因
3.2 在實踐的基礎之上理解需要
3.2.1 需要與實踐的內在關聯(lián)
3.2.2 實踐的社會性
3.2.3 需要的社會客觀性
3.2.4 實踐的歷史性
3.2.5 需要的歷史性
第4章 價值的客觀性
4.1 對以往價值客觀性觀點的分析
4.1.1 價值客觀性問題的意義
4.1.2 摩爾的直覺主義價值論與價值的客觀性
4.1.3 舍勒的現(xiàn)象學價值論與價值的客觀性
4.1.4 杜威的認知的自然主義價值論與價值的客觀性
4.1.5 由上述理論所引出的問題
4.2 價值客觀性的具體內涵
4.2.1 價值的社會性與客觀性
4.2.2 價值的歷史性與客觀性
4.2.3 結語:實踐價值論對認識論研究模式的突破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其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價值觀相對主義辨析[J]. 沈亞生. 人文雜志. 2008(02)
[2]關于價值與核心價值[J]. 李德順. 學術研究. 2007(12)
[3]舍勒現(xiàn)象學的情感先天論[J]. 韋海波. 蘭州學刊. 2007(01)
[4]作為價值哲學的馬克思哲學[J]. 孫偉平. 學術研究. 2007(01)
[5]馬克思對主體哲學的批判與當代哲學的語言學轉向[J]. 吳曉明.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3)
[6]論馬克思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J]. 吳曉明.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7]從后現(xiàn)代主義的挑戰(zhàn)看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當代效應——評后現(xiàn)代理論對馬克思“使用價值”概念的批判[J]. 張盾. 天津社會科學. 2005(04)
[8]怎樣理解馬克思的哲學革命[J]. 孫正聿.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3)
[9]價值個體主義與道德合理性基礎的重構[J]. 賀來.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2)
[10]論當代價值哲學發(fā)展的困境及其原因[J]. 王玉樑. 哲學研究. 2004(10)
本文編號:2936293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容提要
第1章 導論
1.1 現(xiàn)代西方價值哲學發(fā)展的歷史及其現(xiàn)狀
1.1.1 傳統(tǒng)哲學中的價值問題
1.1.2 現(xiàn)代西方價值哲學的總體發(fā)展狀況
1.1.3 價值哲學的內在困境
1.1.4 價值哲學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1.1.5 價值哲學的出路
1.2 實踐價值論在我國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1.2.1 實踐價值論的興起及其理論成果
1.2.2 實踐價值論與主客體問題
第2章 價值與主客體關系
2.1 實踐與主客體概念
2.1.1 主客體關系——理解價值的切入點
2.1.2 價值作為關系范疇
2.1.3 價值質性與非價值質性
2.2 價值的形成
2.2.1 主客體的相互作用
2.2.2 客體主體化
2.2.3 主體客體化
2.2.4 價值與客體主體化
2.2.5 簡短結論:從認識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論
第3章 價值與需要
3.1 需要概念作為哲學問題
3.1.1 需要概念的意義
3.1.2 對需要概念的兩種常見誤解
3.1.3 誤解需要概念的深層原因
3.2 在實踐的基礎之上理解需要
3.2.1 需要與實踐的內在關聯(lián)
3.2.2 實踐的社會性
3.2.3 需要的社會客觀性
3.2.4 實踐的歷史性
3.2.5 需要的歷史性
第4章 價值的客觀性
4.1 對以往價值客觀性觀點的分析
4.1.1 價值客觀性問題的意義
4.1.2 摩爾的直覺主義價值論與價值的客觀性
4.1.3 舍勒的現(xiàn)象學價值論與價值的客觀性
4.1.4 杜威的認知的自然主義價值論與價值的客觀性
4.1.5 由上述理論所引出的問題
4.2 價值客觀性的具體內涵
4.2.1 價值的社會性與客觀性
4.2.2 價值的歷史性與客觀性
4.2.3 結語:實踐價值論對認識論研究模式的突破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其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價值觀相對主義辨析[J]. 沈亞生. 人文雜志. 2008(02)
[2]關于價值與核心價值[J]. 李德順. 學術研究. 2007(12)
[3]舍勒現(xiàn)象學的情感先天論[J]. 韋海波. 蘭州學刊. 2007(01)
[4]作為價值哲學的馬克思哲學[J]. 孫偉平. 學術研究. 2007(01)
[5]馬克思對主體哲學的批判與當代哲學的語言學轉向[J]. 吳曉明.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3)
[6]論馬克思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J]. 吳曉明.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7]從后現(xiàn)代主義的挑戰(zhàn)看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當代效應——評后現(xiàn)代理論對馬克思“使用價值”概念的批判[J]. 張盾. 天津社會科學. 2005(04)
[8]怎樣理解馬克思的哲學革命[J]. 孫正聿.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3)
[9]價值個體主義與道德合理性基礎的重構[J]. 賀來.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2)
[10]論當代價值哲學發(fā)展的困境及其原因[J]. 王玉樑. 哲學研究. 2004(10)
本文編號:29362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93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