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扶正化瘀解毒散結復方聯(lián)合替吉奧、雷替曲塞化療方案治療大腸癌晚期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19:28

  本文關鍵詞:扶正化瘀解毒散結復方聯(lián)合替吉奧、雷替曲塞化療方案治療大腸癌晚期的臨床療效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扶正化瘀解毒散結 大腸癌晚期 術后復發(fā) 轉移 中醫(yī)藥 臨床療效


【摘要】:目的:觀察扶正化瘀解毒散結復方聯(lián)合化療治療大腸癌晚期(術后復發(fā)、轉移)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探討中醫(yī)藥治療大腸癌的臨床優(yōu)勢,并為大腸癌晚期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提供客觀有效的治療方案。方法:本研究按入組要求收集30例大腸癌晚期(術后復發(fā)、轉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5例,選用扶正化瘀解毒散結復方聯(lián)合化療,對照組15例單純化療。兩組化療方案均采用“替吉奧+雷替曲塞”兩藥聯(lián)合化療方案。具體用量、用法:替吉奧60mgBid,連續(xù)使用14天;雷替曲塞3mg/m2,靜滴15分鐘,第一天給藥,用藥后休息一周為一療程,連續(xù)化療兩療程為一治療周期。治療組在化療同時服用“扶正化瘀解毒散結”中藥復方,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總療程兩月。一治療周期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價,比較兩組患者在腫瘤病灶、中醫(yī)癥候、生活質量、腫瘤標志物、免疫指標、化療毒副反應等方面的變化;統(tǒng)計分析兩組療效的差異。結果:在腫瘤客觀病灶、腫瘤標志物方面,兩組比較治療組無明顯優(yōu)勢(兩組比較p0.05);在KPS評分、免疫功能、QOL方面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尤其對乏力、納差、消瘦等改善明顯,(p0.05);在毒副反應方面,治療組惡心嘔吐改善明顯(兩組比較p0.05),但在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傷方面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扶正化瘀解毒散結復方聯(lián)合化療治療大腸癌晚期可緩解部分臨床不適癥狀,調節(jié)免疫功能,減輕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對大腸癌晚期不失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和深入研究。
【關鍵詞】:扶正化瘀解毒散結 大腸癌晚期 術后復發(fā) 轉移 中醫(yī)藥 臨床療效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34
【目錄】: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理論研究12-28
  • 1. 中醫(yī)學對大腸癌的認識12-17
  • 1.1 病名追溯12
  • 1.2 病因病機12-13
  • 1.3 治則治法13-14
  • 1.4 大腸癌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14-16
  • 1.5 扶正解毒、化瘀散結法的確立16-17
  • 2. 中醫(yī)藥治療大腸癌的臨床療效17-19
  • 2.1 抑制腫瘤生長,降低復發(fā)轉移17
  • 2.2 調節(jié)免疫功能,提高對化療等的耐受性17-18
  • 2.3 對放化療的增效減毒作用,改善生活質量18-19
  • 3. 中醫(yī)藥治療大腸癌的作用機理19-20
  • 3.1 直接抗中瘤作用19
  • 3.2 干預腫瘤的微環(huán)境19
  • 3.3 抑制腫瘤新生血管19-20
  • 3.4 調節(jié)癌基因與抑癌基因20
  • 3.5 對端粒酶的影響20
  • 3.6 靶向治療作用20
  • 4. 現(xiàn)代醫(yī)學對大腸癌的認識及治療進展20-28
  • 4.1 大腸癌發(fā)病因素20-21
  • 4.2 大腸癌轉移因素及分子機理21-22
  • 4.3 晚期大腸癌的治療及研究進展22-28
  • 第二章 臨床研究28-38
  • 1. 研究目的28
  • 2. 臨床資料28-30
  • 2.1 病例來源28
  • 2.2 病例選擇28-29
  • 2.3 一般資料29-30
  • 3. 研究方法30-34
  • 3.1 治療方法30-31
  • 3.2 觀察指標31-32
  • 3.3 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32-34
  • 4. 研究結果34-37
  • 4.1 實體腫瘤客觀療效34
  • 4.2 腫瘤標志物指標變化的監(jiān)測34-35
  • 4.3 中醫(yī)證候評分35
  • 4.4 體重變化比較35-36
  • 4.5 治療后KPS評分比較36
  • 4.6 治療后QOL比較36
  • 4.7 治療后相關免疫指標變化比較36-37
  • 4.8 化療不良反應比較37
  • 5. 結論37-38
  • 第三章 討論38-43
  • 1. 中藥聯(lián)合化療的療效評價38-39
  • 1.1 客觀病灶38
  • 1.2 中醫(yī)證候38
  • 1.3 腫瘤指標38
  • 1.4 免疫功能38
  • 1.5 KPS評分38
  • 1.6 QOL38-39
  • 1.7 毒副反應39
  • 2. 扶正解毒、化瘀散結方組方用藥分析39-41
  • 2.1 組方分析39
  • 2.2 單味中藥功效和相關藥理分析39-41
  • 3. 臨證體會41-43
  • 3.1 整體與局部相統(tǒng)一41
  • 3.2 扶正與去邪相結合41
  • 3.3 辨證論治與隨證加減41-42
  • 3.4 辨證與辨病相結合42
  • 3.5 中西醫(yī)結合,優(yōu)勢互補42
  • 3.6 中醫(yī)現(xiàn)代化42-43
  • 結語43-44
  • 1. 結論43
  • 2. 不足與展望43-44
  • 參考文獻44-50
  • 附錄50-5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58-59
  • 致謝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春寧;;耳穴埋豆防治腫瘤化療所致惡心嘔吐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年06期

2 余彎彎;雙鵬程;張凌;;雞血藤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3 程海波;沈政潔;孫東東;周芷若;沈衛(wèi)星;;抗腫瘤中藥對腫瘤微環(huán)境的干預作用評述[J];中醫(yī)雜志;2014年15期

4 鐘林;李強;陳飛;鄒兆偉;鄭偉;黃宗海;;結直腸癌基因治療研究進展[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4年02期

5 許尤琪;錢娟;王倩;;通泰合劑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大腸癌臨床觀察[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6 劉浩;關念波;王輝;;西黃解毒膠囊控制大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3年01期

7 李文龍;朱國福;鐘偉才;潘穎宜;;雷公藤紅素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yī)藥;2012年06期

8 許健;沈雯;孫金權;吳曉莉;牟一平;李毅;;薏苡仁油對人原位胰腺癌BxPC-3細胞生長及VEGF和bFGF表達的影響[J];中草藥;2012年04期

9 陳立偉;汪瑜菡;賈英杰;;中藥聯(lián)合化療治療大腸癌臨床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10 馬洪第;盧芳汀;陶艷艷;M.Eric Gershwin;廉哲雄;;中藥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年05期



本文編號:9958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9958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600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