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aspase-8靶向腫瘤特異性藥物篩選穩(wěn)定細胞系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Procaspase-8靶向腫瘤特異性藥物篩選穩(wěn)定細胞系的構建
更多相關文章: Procaspase-8 細胞凋亡 CRISPR/Cas9 TRAIL
【摘要】:腫瘤的發(fā)生是一種復雜無序的過程,其發(fā)生機理和原因多種多樣,有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后天外界因素。正是由于它的復雜多變,致使癌癥仍然至今仍是世界醫(yī)學界的一個難題。隨著人類醫(y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方法手段被應用到了癌癥的治療中。癌癥傳統(tǒng)治療方式的缺點與不足,使生物靶點治療成為了新一代研究的熱點。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t-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是TNF-α相關的細胞因子家族成員,由于其對正常細胞無傷害和對腫瘤細胞選擇性誘導凋亡,使TRAIL成為腫瘤治療的潛力藥物。然而TRAIL的生產成本及其保存運輸所需的花費開銷十分巨大,因此開發(fā)TRAIL類似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是非常必要的。天然產物是一個很大的化合物庫,但是如何從海量的天然產物中找到TRAIL的功能類似物仍是一個難題。由美國Canon創(chuàng)立的一種分子熒光標記技術配體-受體-募集物復合體熒光成像REFI給這一難題帶來福音,用綠色熒光蛋白GFP標記β-Arresting檢測G蛋白偶聯(lián)受體的活化。同樣我們可以利用該技術根據(jù)配體-受體-募集物復合體熒光成像技術的成功思路,來標記細胞中TRAIL引發(fā)凋亡通路中的蛋白Procaspase-8,若加入的天然提取物在細胞中能引起與加入TRAIL時相同的變化,則該提取物中可能存在與TRAIL有類似功能的替代物。因此,以該靶點構建篩藥平臺的穩(wěn)定細胞系成為這一方法的關鍵所在。云南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天然的藥物資源庫,該方法為TRAIL替代物的發(fā)現(xiàn)篩選提供了可靠的工具。為了避免Procaspase-8的過表達導致細胞凋亡,且同時能使用分子熒光標記技術篩選藥物,將Procaspase-8后面的募集信號凋亡的蛋白區(qū)域去掉,只選擇與FADD結合的區(qū)域Procase-8DED 1(1-84)(Prc8DED 1)的前84個氨基酸組成的小肽,如此既避免了轉染細胞的凋亡,同時也能通過GFP熒光觀測prc8DED 1的熒光募集變化。該細胞模型目前已初步構建成功。本實驗的任務是摸清加入陽性藥物后細胞的反應變化,及加入藥物的最佳時間和濃度;以及利用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技術進一步敲除內源性Procaspase-8,以達到排除內源性Procaspase-8競爭結合DR4.DR5,優(yōu)化已構建的篩選細胞模型的目的。實驗內容與結果:1、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成功構建出細胞系U20S-Prc8DED1-GFP,將細胞消化懸浮后種入96孔L板中,設置濃度梯度和時間梯度,確定已構建細胞系U20S-Prc8DED1-GFP的正確性以及對藥物TRAIL的敏感程度條件。用藥物TRAIL處理后,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細胞綠色熒光開始發(fā)生凝聚,約30 min后,綠色熒光恢復原來舒展狀態(tài),說明該細胞系對藥物TRAIL有應激性。2、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細胞系U20S-Prc8DED1-GFP,避免內源性Procaspase-8對細胞表面受體DR4/5的競爭性結合,利用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將內源性Procaspase-8敲除,針對目標靶序列設計構建Guide-RNA.Donor DNA,通過電轉共轉進細胞U20S-PrcDED 1-GFP當中,篩選出帶有紅光的單克隆細胞,并加藥檢測細胞;結論:已初步確認細胞系U20S-PrcDED 1-GFP對藥物TRAIL有一定的應激性,CRISPR/Cas9敲除技術質粒已構建完備,目前正在轉染檢測細胞的過程當中。
【關鍵詞】:Procaspase-8 細胞凋亡 CRISPR/Cas9 TRAIL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0.5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縮略表12-16
- 第一章 緒論16-26
- 1.1 Procaspase-8與DISC信號通路16-18
- 1.2 以TRAIL為激動劑的抗腫瘤靶向的藥物篩選18-19
- 1.3 受體效應復合物熒光成像技術(REFI)19
- 1.4 U2OS-Prc8DED1-GFP的構建機制19-20
- 1.5 新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20-22
- 1.6 CRISPR/Cas9的應用前景22
- 1.7 研究目的22-23
- 1.8 研究路線23-26
- 1.8.1 細胞系U2OS-Prc8DED1-GFP鑒定方法23
- 1.8.2 優(yōu)化篩選細胞系U20S-Prc8DED1-GFP23-26
- 第二章 U2OS-Prc8DED1-GFP細胞系的驗證26-58
- 2.1 實驗材料及試劑配制27-38
- 2.1.1 載體、菌種及細胞27-28
- 2.1.2 實驗儀器和耗材28-30
- 2.1.3 實驗試劑和藥品30-32
- 2.1.4 實驗試劑的準備32-38
- 2.2 實驗內容與結果38-58
- 2.2.1 細胞實驗38-42
- 2.2.2 高內涵顯微鏡下拍攝觀察42-45
- 2.2.3 圖片結果分析45-48
- 2.2.4 查找影響因素,優(yōu)化細胞系U2OS-Prc8DED1-GFP48-56
- 2.2.5 分析討論56-58
- 第三章 內源性Procaspase-8的敲除58-92
- 3.1 實驗思路及流程59-60
- 3.2 實驗材料60
- 3.2.1 載體、菌種及細胞60
- 3.2.2 實驗儀器和耗材60
- 3.2.3 實驗試劑及藥品60
- 3.2.4 實驗試劑配制60
- 3.3 實驗內容及結果分析60-92
- 3.3.1 質粒構建60-86
- 3.3.2 細胞轉染86-90
- 3.3.3 單克隆細胞篩選90-91
- 3.3.4 藥物驗證91-92
- 第四章 討論與總結92-94
- 參考文獻94-106
- 致謝106-107
- 附錄A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10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美國《科學》雜志2008年10大科學進展揭曉[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09年01期
2 宋玉華;;一株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的建立及其性質[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1981年01期
3 潘瓊婧;;人的惡性腫瘤連續(xù)性細胞系(株)的建系(株)標準的建議[J];細胞生物學雜志;1985年02期
4 李牧堯;馬梅蓀;;灰倉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細胞系的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學特性的觀察[J];新疆醫(yī)學院學報;1987年04期
5 ;唐都醫(yī)院建立兩株細胞系克隆3條基因片段[J];中國腫瘤;1999年07期
6 陳永勤,易飛,李順意,秦昌華,梅興國,俞翡;云南紅豆杉高紫杉醇含量細胞系的選擇[J];中國中藥雜志;2001年11期
7 錢麗娟;;人NK細胞系的建立及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2009年12期
8 陳軍;細胞系在神經生物學中的應用[J];神經解剖學雜志;1991年02期
9 張慰慈,張建;人NK細胞系的建立及其在腫瘤生物治療中的應用前景[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2年03期
10 李冬娜,應大君,區(qū)采瑩,符生苗,褚嘉,薛雅麗,黃小義;中國海南黎族永生B細胞系的建立與保存[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官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報告細胞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0年
2 張永忠;盛紅;李琳;安萍;陳佩蘭;鄭菁;;對兩株人細胞系的鑒定[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2年
3 劉永霞;朱小麗;陳玉華;郭飛;沈默;陳占國;徐威;陳德瑩;陶志華;;雄激素非依賴前列腺癌細胞系代謝組學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張秀軍;;血源細胞系中P2Y受體的基因表達[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張力;龔明玉;何瑞龍;張立廣;;X-射線對HepG2細胞系細胞周期進程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張鳳蘊;樊擁軍;陳君平;張飚;王麗群;;3種T細胞系細胞毒作用的比較[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7 王浩浩;滕理送;曹江;;新型靶向性藥物BP3323對SW480和SW620細胞系的作用研究[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建華;張彩;許曉群;王郡甫;魏海明;;IL-12和IL-15對人NK92細胞系體外細胞毒效應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腫瘤生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張慧;范列英;盧天寶;宗明;;RNAi表達載體干擾四型肽精氨酸脫亞氨基酶基因在HL-60細胞系中的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10 張曉;王傳新;李偉;張建;楊曉靜;鄭桂喜;;siRNA對HPV16 E7-HaCaT細胞系HLA-I類分子表達的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吳一福;我國建立首株HCC-7721/VCR細胞系[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Ⅱ型膠原特異性T細胞系與關節(jié)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3 張中橋;西京醫(yī)院建立穩(wěn)定表達MAGE-n細胞系[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4 唐風;美建立前列腺癌新細胞系[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5 記者 朱慶、蘇雁 通訊員 崔俊;白血病研究有重大突破[N];光明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春萍;人高分化喉鱗狀細胞癌細胞系FD-LSC-1的建立、鑒定及特征分析[D];復旦大學;2014年
2 程民;一種新的人NK細胞系的特性及其抗腫瘤效應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魯重美;人肝母細胞瘤細胞系(HepG2)所合成的2'5'低聚腺苷酸合成酶的生物學特點及其在臨床上的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4年
4 郭華榮;海水魚細胞系FG、SPH和RSBF的特性分析及其在典型海洋污染物毒性檢測上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5 董向陽;人肺癌分子細胞遺傳學異常改變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8年
6 仇惠英;伴有t(16;17)(q24;q12)不平衡染色體易位的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細胞系SH-2的建立和鑒定[D];蘇州大學;2007年
7 朱紅;HaCaT細胞系與皮膚鱗癌細胞系SCL-1蛋白質組差異分析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林雪梅;青蒿琥酯對K562細胞系CD34~+細胞的作用及分子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楊洋;異常的表觀調控下調miR-663促進原癌基因H-ras在K562細胞系的表達[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10 劉明利;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細胞系p73、DCC、nm23-H1、nm23-H2和E2A-PBX1基因異常表達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志文;胰腺癌高淋巴轉移細胞系建立及其腫瘤干細胞特性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徐秋萍;穩(wěn)定表達乙型腦炎病毒NS2B/NS4B細胞系的構建及其在篩選互作蛋白中的初步應用[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楊艷津;硫酸銅和氯化鋅對不同倍性泥鰍鰭細胞系的毒性效應[D];大連海洋大學;2015年
4 魏春莉;TRIM28在腫瘤中的表達分析及其與腫瘤相關性機制研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朱晨;siRNA沉默TUBB2C基因對SKM-1細胞系生物學特性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4年
6 錢雯瓊;SPINK6在不同細胞系中的表達和定位[D];復旦大學;2012年
7 宋謹;siRNA沉默SLC7A5基因對SKM-1細胞系生物學特性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4年
8 鄭婷婷;基于細胞系基因表達譜篩選耐藥基因標志[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吳香菊;穩(wěn)定高效表達豬CD163的MARC-145細胞系的構建及其應用[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10 趙永祥;豬IRF1抗病毒功能的初步研究及穩(wěn)定表達IRF1基因PK-15細胞系的構建[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744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77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