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標準對于肝癌切除術預后評估與早期干預的應用價值研究
本文關鍵詞:杭州標準對于肝癌切除術預后評估與早期干預的應用價值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使其成為中國重大的醫(yī)療衛(wèi)生問題。肝切除術是目前治療肝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約有70%患者術后5年內(nèi)會出現(xiàn)原病復發(fā)或新生腫瘤。肝癌的高復發(fā)率極大地限制了治療的成功率與有效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與生存質量。本文擬研究影響肝癌切除術預后的重要危險因素,重點分析杭州標準對預后評估能力并探討預防性經(jīng)動脈導管化療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作為術后早期干預手段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肝膽胰外科接受肝癌肝切除術的患者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收集人口學資料,詳細病史,實驗室檢查結果,影像學資料,手術資料,病理學資料和隨訪資料等。單因素分析中與生存顯著相關的因素(P0.05)將被納入多因素Cox回歸分析。分析杭州標準與生存的相關性并計算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下面積顯示其評判能力。探討術后預防性TACE在符合杭州標準組和超越杭州標準組中的應用價值,并在兩組中分別選取多發(fā)肝癌患者進一步分析。結果:血清AFP400ng/ml、腫瘤負荷8cm與大血管侵犯均是與術后短期生存顯著相關的獨立危險因素;符合杭州標準組與超出杭州標準組1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2.0%與84.2%(P=0.018);符合杭州標準組與超出杭州標準組的1年無瘤生存率分別為82.5%與56.1%(P0.001);符合杭州標準組1年總體生存率與1年無瘤生存率均顯著高于超出杭州標準組。杭州標準預測總體生存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27(96%CI:0.513-0.741),預測無瘤生存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18(96%CI:0.540-0.696)。符合杭州標準組接受術后預防性TACE治療的患者1年總體生存率和1年無瘤生存率都與未接受者無明顯差異;其中存在多發(fā)肝癌的患者接受預防性TACE后,1年無瘤生存率顯著高于未接受者(88.9% vs.41.7%,P=0.036)。超出杭州標準組接受術后預防性TACE治療的患者1年無瘤生存率與未接受者相比顯著升高(67.9% vs.44.8%,P=0.048)。結論:血清AFP400ng/ml腫瘤負荷8cm與大血管侵犯是影響肝癌切除術預后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杭州標準可有效評判肝癌切除術后患者預后;雖然術后預防性TACE不能改善患者術后短期總體生存,但可使超越杭州標準的患者以及存在多發(fā)肝癌病灶的符合杭州標準患者獲得術后短期無瘤生存的獲益。
【關鍵詞】:肝癌切除術 預后評估 杭州標準 預防性 經(jīng)動脈化療栓塞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7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縮略詞表10-13
- 1 前言13-15
- 2 對象與方法15-18
- 2.1 資料來源15-16
- 2.2 術前評估、手術和病理16
- 2.3 杭州標準16
- 2.4 術后預防性TACE16-17
- 2.5 隨訪17
- 2.6 數(shù)據(jù)分析17-18
- 3 結果18-32
- 3.1 術前相關臨床病例數(shù)據(jù)18-21
- 3.2 與總體生存率相關的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1-23
- 3.3 與無瘤生存率相關的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3-25
- 3.4 杭州標準與術后短期預后25-26
- 3.5 術后預防性TACE與符合杭州標準患者的預后26-29
- 3.6 術后預防性TACE與超出杭州標準患者的預后29-32
- 4 討論32-35
- 5 結論35-36
- 參考文獻36-41
- 綜述41-63
- 參考文獻51-63
-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63-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慧娟,周文韜,方馳華;螺旋刀肝癌切除術一例報道[J];腹部外科;2003年03期
2 譚冠先 ,劉敬臣,黎樂群,秦科,李丹亞,李英英;急性等容血液稀釋肝癌切除術術后病人恢復轉歸的臨床研究[J];廣西醫(yī)學;2003年04期
3 劉軍;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J];廣西醫(yī)學;2003年12期
4 葉超平;劉逢生;李新豐;王文清;魏劍峰;;肝癌切除術中大出血的處理[J];中國綜合臨床;2006年03期
5 盧潔;鄭明華;;肝癌切除術后與預后相關的高危因素[J];藥品評價;2008年02期
6 胡光偉;;腹腔鏡行肝癌切除術16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09期
7 阮南宋;61例肝癌切除術后合并癥的臨床分析[J];廣州醫(yī)藥;1997年03期
8 黃欣梅;肝癌切除術的配合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1999年10期
9 徐澤;應重視肝癌切除術后復發(fā)及轉移的防治研究——進一步提高術后遠期療效[J];腹部外科;2000年01期
10 林杰成,鄭茂松,許東興,陳志強,陳健;肝癌切除術中留置給藥泵的療效觀察[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瑞;黃仲奎;龍莉玲;;16層螺旋CT測量肝臟體積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2 甘建輝;胡萬寧;劉殿臣;劉利祥;馬龍斌;郭東勇;高魯渤;鄧乃封;;腹腔鏡和開腹肝癌切除術對患者圍術期血漿細胞因子的影響[A];中國(第七屆)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學術大會暨世界影像導引下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學會成立籌備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胡娟;;肝癌切除術后并發(fā)大出血保守治療的觀察與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鄭茂松;林杰成;許東興;陳志強;陳健;;肝癌切除術中留置給藥泵的療效觀察[A];第八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5 方壯偉;周衛(wèi)平;湯鵬;李仁峰;蔡國豪;符勇;黃有群;王平;王國雄;楊作衡;;肝癌切除術后肝內(nèi)復發(fā)來源的診斷[A];海南省第二屆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方河清;蘇昆侖;高順良;李江濤;徐斌;吳育連;;肝癌切除術后早/晚復發(fā)的外科治療和多因素分析[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7 盧彩霞;;肝癌切除術后并發(fā)大出血的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任桂萍;;肝癌切除術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A];河南省外科護理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交流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9 陸才德;吳勝東;裘豐;曾四鳴;黃靜;盧長江;;高選擇性出入肝血流阻斷在大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10 江永軍;孔永霞;;肝癌切除術后腹腔出血原因分析及護理[A];2012年河南省外科創(chuàng)傷及災難救治?浦R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黃馨;肝癌切除術前要練床上深呼吸[N];保健時報;2007年
2 張偉;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胸腔鏡經(jīng)膈肌肝癌切除術獲得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3 王再琴;我市成功實施首例兩葉三段肝癌切除術[N];宜興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荻;不同麻醉方法對圍術期T輔助細胞的影響以及與肝癌轉移復發(fā)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3年
2 黃修燕;姑息性肝癌切除術對殘癌侵襲轉移潛能的影響及其干預[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曉冬;肝細胞癌并肺轉移行肝癌切除術后的影響因素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張冰;肝癌切除術的HBV再激活及其影響因素[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蔣舉鵬;肝細胞癌合并肺轉移行肝癌切除術后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朱恒凱;杭州標準對于肝癌切除術預后評估與早期干預的應用價值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5 祝子逸;腹腔鏡與開腹肝癌切除術臨床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葉軍鋒;系統(tǒng)性肝癌切除術療效及術后并發(fā)癥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7 武貴林;遠隔缺血預處理在肝癌切除術中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金爍;恩替卡韋與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合并肝癌切除術對病毒抑制的協(xié)同作用[D];吉林大學;2015年
9 蘇昆侖;大肝癌切除術后早/晚期復發(fā)的危險因素與治療[D];浙江大學;2006年
10 宋瑞;16層螺旋CT測量肝臟體積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杭州標準對于肝癌切除術預后評估與早期干預的應用價值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98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47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