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胞肺癌患者腦轉移臨床危險因素的分析研究
本文關鍵詞:小細胞肺癌患者腦轉移臨床危險因素的分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在發(fā)生腦轉移的腫瘤中,肺癌是最常見的類型,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病率雖然僅占肺癌總數的15%,卻是肺癌中最易發(fā)生腦轉移的類型。腦轉移的發(fā)生是腫瘤患者的一個預后不良因子,使癌癥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縮短為4-6個月。SCLC患者2年內發(fā)生腦轉移的概率可達50%,因此對于SCLC腦轉移的預防更加重要。腦轉移發(fā)生的高危因素一直是研究的熱點,然而目前除了全腦預防性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和臨床療前分期以外,關于SCLC腦轉移的其他臨床危險因素研究甚少。目的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下比較容易得到且較常用的臨床及實驗室參數,探討分析小細胞肺癌患者腦轉移的臨床高危因素,為分析可能從PCI中獲益的最佳人群提供相關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河南省腫瘤醫(yī)院215例具有完整資料的經病理確診為原發(fā)性初治的SCLC患者的臨床資料。Kaplan—Meier法計算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1年、2年腦轉移率,Log-rank檢驗進行腦轉移率的比較及單因素分析,多因素Cox回歸模型進行腦轉移危險因素的分析。結果215例患者,共75例患者發(fā)生腦轉移(34.9%),中位腦轉移時間是10.5個月。其中未行PCI組的171例患者中67例發(fā)生腦轉移(39.2%),中位腦轉移時間是10.1個月。PCI組的44例患者中8例發(fā)生腦轉移(18.2%),中位腦轉移時間是18.3個月。全組患者的中位PFS為9.1個月,1年、2年的無進展生存率分別是43%、15%。全組患者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顯示卡氏功能狀態(tài)評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ore,KPS評分)(P=0.066、P=0.022),腦轉移前患者腫瘤進展情況(P0.0001、P0.0001),是否行PCI(P=0.003、P=0.01)是腦轉移的臨床危險因素。而性別、年齡、有無體重下降、腫瘤家族疾病史、TNM分期、一線化療方案、一線化療周期數、腦轉移前胸部放療時間的早晚、有無貧血、有無低鈉、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計數/淋巴細胞計數(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特異性神經元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細胞角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 fragment 19,CYFRA 21-1)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未行PCI組患者的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也均顯示:KPS評分(P=0.023、P=0.005),腦轉移前腫瘤進展情況(P0.0001、P0.0001)是腦轉移的危險因素;其中無進展組分別與胸部復發(fā)組(P0.0001)、胸部復發(fā)+顱外胸外遠處進展組(P0.0001)有統(tǒng)計學的差異;顱外胸外遠處進展組與胸部復發(fā)+顱外胸外遠處進展組(P=0.018)有統(tǒng)計學的差異。結論PCI可以減緩腦轉移的發(fā)生,分析PCI組和未行PCI組顯示:KPS評分、胸部及顱外遠處進展情況為SCLC患者腦轉移的影響因素。因此對于KPS評分80分(70-50分之間)、胸部和顱外病灶控制情況較好(無進展或以顱外胸外遠處轉移為首發(fā)進展)的患者需注意腦轉移的預防,可考慮早期行PCI。
【關鍵詞】:小細胞肺癌 腦轉移 全腦預防性照射 因素分析 進展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4.2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中英文縮略詞表10-12
- 1 前言12-17
- 2 材料與方法17-20
- 3 結果20-30
- 4 討論30-33
- 5 結論33-34
- 6 參考文獻34-40
- 綜述 小細胞肺癌及其腦轉移的研究進展40-65
- 參考文獻55-65
- 個人簡歷6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及參加會議、獲獎情況65-67
- 致謝67-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貴泉,張建玉;以腦轉移為主要表現的肺癌2例[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9年12期
2 錢利華,回允中;皮膚惡性黑色素瘤伴早期腦轉移一例[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0年04期
3 陳玉娟,田廣利;腦轉移癌誤診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J];臨床誤診誤治;2000年05期
4 宋永浩,夏炎春,曹民生;全腦加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腦轉移癌[J];寧波醫(yī)學;2000年07期
5 王付本,莊建生;司莫司汀、威猛聯合治療腦轉移癌療效觀察[J];陜西腫瘤醫(yī)學;2000年02期
6 楊水泉,馬海生;以腦轉移為首發(fā)癥狀的肺癌20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02年01期
7 管巒,趙保民;30例以腦轉移為首發(fā)癥狀的肺癌的綜合治療[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4年06期
8 李鑫;齊宇;;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腦轉移15例誤診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年04期
9 朱向幟;王綠化;;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與預防性腦照射[J];中國肺癌雜志;2006年04期
10 張彬彬;王思愚;區(qū)偉;林勇斌;楊樺;孫海波;;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腦轉移預測數學模型的臨床驗證[J];中國肺癌雜志;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博;陳火明;楊明;孫鎖柱;石建玲;王爭明;孫蕾;左敏;王凱金;劉冰;李真真;;肺腺癌腦轉移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腦轉移治療中的作用[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2 趙元華;臧愛華;;腦轉移癌的診斷及其治療進展[A];湖北省第21屆腫瘤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韓東明;李玉俠;楊瑞民;王紅坡;竇文廣;王清華;;“腦先行型”肺癌與其腦轉移的影像學特征[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4 韓東明;李玉俠;楊瑞民;王紅坡;竇文廣;王清華;;“腦先行型”肺癌與其腦轉移的影像學特征[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八屆全國心胸影像學術大會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張童童;李青;;不同分子亞型乳腺癌腦轉移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預后[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6 元芳;;肺癌并發(fā)腦轉移患者的放療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王華慶;錢正子;;腦轉移癌的藥物治療現狀及進展[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袁瑛;;TKI在NSCLC腦轉移中的應用[A];2013年第六屆國家級分子靶點藥物治療新進展學習班暨浙江省腫瘤化療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黃本卿;;預見性安全管理護理在乳腺癌腦轉移患者中的應用[A];2012年“河南省腫瘤?谱o士職業(yè)安全防護及新技術交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吳世凱;王秋生;黃焰;孫冰;孟祥穎;;乳腺癌腦轉移預測模型的建立和分析[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江西 教授 劉泉開;腦轉移癌治療不言放棄[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2 張彥;腦轉移危險可通過肺癌大小預測[N];保健時報;2005年
3 孫云龍;肢體障礙應分清是癌癥腦轉移還是腦血栓[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4 王根華 萬方;有效控制肺癌多發(fā)性腦轉移[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5 徐筱舫;新法治腦轉移指南成“決策樹”[N];健康報;2008年
6 唐振中;腦轉移癌不存在血腦屏障[N];健康報;2007年
7 張紓難;中醫(yī)臨床禁忌系列講座:肺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常杰;非小細胞肺癌發(fā)生腦轉移的風險因素評估與腦轉移患者的靶向治療效果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2年
2 陳艷;Gefitinib治療肺癌腦轉移藥代動力學基礎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2年
3 劉志芳;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病灶~(11)C-膽堿提取的臨床應用及其生存因素的相關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孫殿水;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與分子生物學標記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5 丁曉;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危險因素[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鵬程;全顱放療對于EGFR突變非小細胞腦轉移更敏感[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王秋生;乳腺癌腦轉移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徐蘭蘭;小細胞肺癌患者腦轉移臨床危險因素的分析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4 傅華;NSCLC腦轉移患者放療后生存因素分析及聯合靶向治療的臨床意義[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5 張峻青;肺癌特異性腦轉移細胞株的篩選及其生物學活性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王蒙;以腦轉移為首發(fā)診斷和后發(fā)腦轉移的肺癌預后影響因素分析[D];承德醫(yī)學院;2014年
7 劉艷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高危因素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葛蒙晰;FRAS1、CXCL14、gp130蛋白表達與NSCLC腦轉移的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9 李孌;70例腦轉移癌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楊慧;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相關臨床及影像因素探討[D];濟南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小細胞肺癌患者腦轉移臨床危險因素的分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33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44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