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的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和差異糖蛋白L-Selectin的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2 17:04
本文關鍵詞:肝癌患者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的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和差異糖蛋白L-Selectin的功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肝細胞癌 iTRAQ 糖蛋白質(zhì)組學 糖基化修飾 L-選擇蛋白
【摘要】:蛋白質(zhì)糖基化是最重要的翻譯后修飾之一,主要涉及信號傳導、蛋白翻譯調(diào)控、蛋白降解、免疫應答、細胞凋亡、機體發(fā)育以及許多疾病的病理進程等過程。絕大部分腫瘤標志物都屬于糖蛋白,基于糖基化異常的肝癌糖蛋白質(zhì)組學和糖蛋白標志物的研究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本研究應用可以識別多天線和偏二天線糖鏈結構的DSA通過固相親和層析富集糖蛋白,通過iTRAQ-2DLC-MS/MS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技術建立肝癌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譜,并從中篩選出差異表達的糖蛋白。研究并探討L-Selectin糖基化在肝癌細胞黏附中的作用,為肝癌的轉(zhuǎn)移預測和預后評估提供新的思路和線索。第一部分肝癌患者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的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本部分研究對肝癌患者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表達譜進行定量分析。收集肝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每組各10例血清混合,使用ProteoExtract Albumin/IgG Removal Kit去除血清中的白蛋白和IgG。選用特異性結合多天線和偏二天線糖鏈結構的DSA通過固相親和層析富集糖蛋白,層析得率為5%。酶解所得肽段經(jīng)iTRAQ試劑標記,進行2DLC-MS/MS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技術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通過搜索SWISS PROT數(shù)據(jù)庫,一共鑒定到76個糖蛋白(95%可信度)。并以鄰近時間點蛋白比值(肝癌組/對照組)1.2或0.8為差異蛋白篩選標準,共鑒定出24個差異蛋白, 其中上調(diào)蛋白11個,下調(diào)蛋白13個。GO分類發(fā)現(xiàn)這些差異糖蛋白主要分布于細胞外基質(zhì),參與調(diào)控外界刺激、防御反應、損傷反應等生物學過程。IPA通路分析結果顯示,這些差異糖蛋白主要涉及受體激活、凝固系統(tǒng)、急性時相反應等信號通路。對部分差異糖蛋白(L-Selectin、Gal-3BP、HRG)采用Western blot、Lectin blot、ELISA進行驗證,結果證明質(zhì)譜結果可靠。第二部分糖基化L-Selectin增加肝癌細胞黏附能力選擇L-Selectin作后續(xù)研究。本部分研究探討L-Selectin對肝癌細胞黏附能力的影響。體外添加真核細胞表達或原核細胞表達的L-Selectin,發(fā)現(xiàn)真核重組的L-Selectin能增加肝癌細胞黏附能力,而原核重組的L-Selectin對肝癌細胞黏附能力無影響,說明L-Selectin增加肝癌細胞黏附能力需要糖鏈的存在。結論1.利用DSA固相親和層析結合iTRAQ技術,建立肝癌患者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表達譜,并鑒定得到24個潛在的與肝癌相關的糖蛋白標志物。2.體外添加真核重組或原核重組的L-Selectin,發(fā)現(xiàn)真核重組的L-Selectin能顯著增加肝癌細胞黏附能力。
【關鍵詞】:肝細胞癌 iTRAQ 糖蛋白質(zhì)組學 糖基化修飾 L-選擇蛋白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7;R730.43
【目錄】:
- 個人簡歷3-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1
- 第一部分 肝癌患者血清DSA結合型糖蛋白的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11-46
- 一、前言11-15
- 二、材料和方法15-28
- 三、結果28-38
- 四、討論38-41
- 五、參考文獻41-46
- 第二部分 糖基化修飾L-Selectin增加肝癌細胞黏附能力46-57
- 一、前言46-47
- 二、材料和方法47-50
- 三、結果50-52
- 四、討論52-54
- 五、參考文獻54-57
- 全文結論57
- 創(chuàng)新點57
- 潛在應用價值57-58
- 中英文縮寫索引58-59
- 綜述59-70
- 參考文獻64-70
- 致謝70-7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2-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納新,銀正民,官成濃,陳梓宏;肝癌患者血清銅、鋅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2 王波,徐鳳英,蘇彩女;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HA測定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1998年05期
3 鐘禮瀑,吳青青,黃作美,袁水斌;肝癌患者血清三種酶活力測定的價值[J];江西醫(yī)學檢驗;1998年01期
4 王連文;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的臨床研究[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雍蘭娜,高社軍,洪文竹,胡邑姜;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因子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3年03期
6 趙華,劉琴,王玨,鄒學森,劉緯星;肝癌患者血清假(擬)膽堿酯酶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江西醫(yī)藥;2004年03期
7 王學軍,楊竹林,魏紅,劉威,文宇,李永國,E.Olavi Kajander;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肝組織納米細菌的檢測[J];中華外科雜志;2004年17期
8 趙明,于t,
本文編號:10198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019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