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經(jīng)典名方澤瀉湯的ZXT顆粒新藥臨床前藥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00:39
目的:開展源于經(jīng)典名方澤瀉湯的澤瀉湯(以下簡稱ZXT)顆粒部分新藥臨床前藥學研究,為治療痰飲眩暈的新藥開發(fā)奠定基礎。方法:1.利用大鼠代謝籠法篩選ZXT顆粒提取溶媒種類;2利用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yōu)選澤瀉湯“標準煎液”和ZXT顆粒中間體的制備工藝.;3.利用單因素實驗,優(yōu)選ZXT顆粒制劑處方;4.依據(jù)相關技術要求,建立澤瀉湯“標準煎液”、ZXT顆粒中間體及ZXT顆粒的質量標準;5.采用水腫模型小鼠代謝籠法對ZXT顆粒進行主要藥效學研究;6.依據(jù)相關指導原則,對ZXT顆粒進行初步穩(wěn)定性研究;7.探究在同一質量評價方法下,ZXT顆粒和澤瀉湯“標準煎液”的質量差異,并與藥效試驗結果進行驗證。結果:1.確定了ZXT顆粒提取溶媒為乙醇;2.ZXT顆粒中間體的制備工藝:加6.61倍量72%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59 h,過濾,60℃減壓濃縮后減壓干燥;3.澤瀉湯“標準煎液”的制備工藝:加13.41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21 h,過濾,80℃減壓濃縮后冷凍干燥;4.ZXT顆粒制劑工藝:稱取ZXT顆粒中間體和糊精(mZXT:m糊精=2:3),加無...
【文章來源】:成都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1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3-乙酰澤瀉醇B對照品(A)和供試品(B)的HPLC圖
圖1.3 CCD-RSM效應面A-B(A)、效應面A-C(B)、效應面B-C(C)和等高線A-B(D)、A-C(E)、Fig.1.3 CCD-RSM response surface A-B (A), response surface A-C (B), response surface Band contour A-B (D), A-C (E), B-C (F)(6) 驗證稱取澤瀉 75 g,白術 30 g,平行 3 組,按優(yōu)選的提取工藝參數(shù)進行提取,并對綜合評分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分析,兩值偏差為 4.10% ,表明采用 CCD-RSM 擬提取工藝參數(shù)重復性較好,結果可靠合理,結果見表 1.8。表 1.8 驗證試驗結果(n = 3)Tab.1.8 Verification test results (n = 3)試驗次數(shù) 綜合評分預測值 綜合評分實測值 偏差/%189.0083.97 4.11%2 83.77 4.28%3 84.21 3.91%平均值 83.98 4.10%
成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表 1.13 不同濕度下的ZXT顆粒中間體的吸濕率ab.1.13 Hygroscopicity of ZXT granule intermediates at different humi批號 相對濕度/% 吸濕率/% CRH/%2018061636.3 2.4347.3244.5 2.3253.2 5.1562.3 8.012018061736.3 2.4047.7844.5 2.3553.2 5.2162.3 8.072018061836.3 2.3747.4744.5 2.2953.2 5.1162.3 8.0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干燥方式對桑枝提取物物理指紋圖譜及其總黃酮含量的影響[J]. 劉濤,付春梅,唐玉,張佳,賀楨翔,余杰.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9(03)
[2]經(jīng)典名方的研發(fā)——中醫(yī)藥傳承發(fā)展的突破口之一[J]. 楊洪軍,黃璐琦.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8(07)
[3]中藥復方制劑工藝研究問題、模式與策略[J]. 楊明,伍振峰,林環(huán)玉,王雅琪,曾麗華,彭常春,張建鋒,王勇平,鐘志堅,宋民憲. 中草藥. 2018(12)
[4]基于標準湯劑的中藥整體質量控制模式探討[J]. 楊立偉,王海南,耿蓮,譚靜,王立新,錢忠直,張偉,宋宗華.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8(08)
[5]設計空間法研究龍血竭酚類提取物的精制工藝[J]. 張建,張欣,畢宇安,徐桂紅,黃文哲,王振中,蕭偉.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8)
[6]澤瀉湯的相關研究概況[J]. 李莎莎,鐘利群,夏夢幻. 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 2017(04)
[7]基于質量源于設計理念的風咳顆粒噴霧干燥工藝研究[J]. 張俊鴻,何雁,許燕,張愛玲,楊琴,饒小勇,楊世林,羅曉健. 中草藥. 2017(10)
[8]談經(jīng)典名方的化學、生產和質量控制研發(fā)和監(jiān)管[J]. 王智民,劉菊妍,劉曉謙,王德勤,閆利華,朱晶晶,高慧敏,李春,王錦玉,李楚源,倪慶純,黃暨生,林娟.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0)
[9]乳香超微粉的制備工藝及理化性質研究[J]. 梁慧,倪兆成,顏美秋,俞靜靜,呂圭源,陳素紅. 中草藥. 2017(07)
[10]中藥制劑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分析與對策[J]. 楊明,楊園珍,王雅琪,伍振鋒,王學成,羅晶. 中國中藥雜志. 2017(06)
碩士論文
[1]蒺藜緩釋片的藥學研究[D]. 劉李梅.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2]三七紫外指紋圖譜研究[D]. 丁永麗.云南中醫(yī)學院 2013
[3]澤瀉藥材質量控制及主要活性成分23-乙酰澤瀉醇B的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D]. 邱麗莉.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2012
[4]藥簡力專是仲景組方特色的研究[D]. 張明俊.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5676
【文章來源】:成都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1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3-乙酰澤瀉醇B對照品(A)和供試品(B)的HPLC圖
圖1.3 CCD-RSM效應面A-B(A)、效應面A-C(B)、效應面B-C(C)和等高線A-B(D)、A-C(E)、Fig.1.3 CCD-RSM response surface A-B (A), response surface A-C (B), response surface Band contour A-B (D), A-C (E), B-C (F)(6) 驗證稱取澤瀉 75 g,白術 30 g,平行 3 組,按優(yōu)選的提取工藝參數(shù)進行提取,并對綜合評分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分析,兩值偏差為 4.10% ,表明采用 CCD-RSM 擬提取工藝參數(shù)重復性較好,結果可靠合理,結果見表 1.8。表 1.8 驗證試驗結果(n = 3)Tab.1.8 Verification test results (n = 3)試驗次數(shù) 綜合評分預測值 綜合評分實測值 偏差/%189.0083.97 4.11%2 83.77 4.28%3 84.21 3.91%平均值 83.98 4.10%
成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表 1.13 不同濕度下的ZXT顆粒中間體的吸濕率ab.1.13 Hygroscopicity of ZXT granule intermediates at different humi批號 相對濕度/% 吸濕率/% CRH/%2018061636.3 2.4347.3244.5 2.3253.2 5.1562.3 8.012018061736.3 2.4047.7844.5 2.3553.2 5.2162.3 8.072018061836.3 2.3747.4744.5 2.2953.2 5.1162.3 8.0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干燥方式對桑枝提取物物理指紋圖譜及其總黃酮含量的影響[J]. 劉濤,付春梅,唐玉,張佳,賀楨翔,余杰.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9(03)
[2]經(jīng)典名方的研發(fā)——中醫(yī)藥傳承發(fā)展的突破口之一[J]. 楊洪軍,黃璐琦.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8(07)
[3]中藥復方制劑工藝研究問題、模式與策略[J]. 楊明,伍振峰,林環(huán)玉,王雅琪,曾麗華,彭常春,張建鋒,王勇平,鐘志堅,宋民憲. 中草藥. 2018(12)
[4]基于標準湯劑的中藥整體質量控制模式探討[J]. 楊立偉,王海南,耿蓮,譚靜,王立新,錢忠直,張偉,宋宗華.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8(08)
[5]設計空間法研究龍血竭酚類提取物的精制工藝[J]. 張建,張欣,畢宇安,徐桂紅,黃文哲,王振中,蕭偉.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8)
[6]澤瀉湯的相關研究概況[J]. 李莎莎,鐘利群,夏夢幻. 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 2017(04)
[7]基于質量源于設計理念的風咳顆粒噴霧干燥工藝研究[J]. 張俊鴻,何雁,許燕,張愛玲,楊琴,饒小勇,楊世林,羅曉健. 中草藥. 2017(10)
[8]談經(jīng)典名方的化學、生產和質量控制研發(fā)和監(jiān)管[J]. 王智民,劉菊妍,劉曉謙,王德勤,閆利華,朱晶晶,高慧敏,李春,王錦玉,李楚源,倪慶純,黃暨生,林娟.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0)
[9]乳香超微粉的制備工藝及理化性質研究[J]. 梁慧,倪兆成,顏美秋,俞靜靜,呂圭源,陳素紅. 中草藥. 2017(07)
[10]中藥制劑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分析與對策[J]. 楊明,楊園珍,王雅琪,伍振鋒,王學成,羅晶. 中國中藥雜志. 2017(06)
碩士論文
[1]蒺藜緩釋片的藥學研究[D]. 劉李梅.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2]三七紫外指紋圖譜研究[D]. 丁永麗.云南中醫(yī)學院 2013
[3]澤瀉藥材質量控制及主要活性成分23-乙酰澤瀉醇B的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D]. 邱麗莉.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2012
[4]藥簡力專是仲景組方特色的研究[D]. 張明俊.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56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49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