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S功能化海綿狀石墨烯電化學傳感靈敏檢測瑞香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2 03:36
通過綠色環(huán)保、簡單易行的方法合成聚苯乙烯磺酸鈉(PSS)功能化的海綿狀石墨烯(3D-PSS-rGO),利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及掃描電鏡對復合材料進行表征和分析,構筑了基于3D-PSS-rGO復合材料修飾玻碳電極檢測瑞香素的電化學傳感器。結果表明,3D-PSS-rGO/GCE對瑞香素有較強富集作用,對瑞香素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電催化活性。在優(yōu)化實驗條件下,瑞香素濃度在0.08~10.0μmol/L和10.0~60.0μmol/L范圍內(nèi)與其氧化峰電流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S/N=3)為0.04μmol/L。將該傳感用于祖師麻粉中瑞香素含量的檢測,回收率為90.0%~96.0%。該研究為中藥材中瑞香素含量的測定提供了方法參考。
【文章來源】:分析測試學報. 2020,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掃速下,3D-PSS-rGO/GCE在 10.0 μmol/L
圖1A為PSS、SGO及3D-PSS-rGO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圖。譜圖顯示,PSS在226 nm和262 nm處有特征吸收[13]。SGO在230 nm處的強吸收峰屬于C‖C鍵振動吸收,300 nm處的弱肩峰屬于C‖O鍵的n-π*振動吸收[14-15]。而在3D-PSS-rGO的圖譜中,300 nm處的弱肩峰消失,表明脫氧過程發(fā)生;230 nm處的吸收峰紅移至269 nm處,表明石墨烯共軛電子結構已經(jīng)恢復,即SGO經(jīng)過還原,原有sp3雜化碳原子經(jīng)過脫氧后形成sp2共軛結構[16]。此外,在3D-PSS-rGO的譜圖中還可觀察到PSS 在226 nm處的特征吸收峰。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3D-PSS-rGO納米復合材料已成功制備。圖1B為3D-PSS-rGO的掃描電鏡圖,可看出復合材料呈薄邊褶皺多孔狀。該結構有利于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積,并可提供更多的表面活性位點。圖2 GCE在10.0 μmol/L瑞香素(a),3D-PSS-rGO/GCE
圖1 PSS、SGO和3D-PSS-rGO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A)及3D-PSS-rGO的掃描電鏡圖(B)圖3 不同掃速下,3D-PSS-rGO/GCE在 10.0 μmol/L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還原氧化石墨烯-鈀復合材料的雙酚A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J]. 朱培杰,劉艷清,姚夙,馬國堅,汪洪武. 分析測試學報. 2018(07)
[2]沒食子酸介導合成的還原型氧化石墨烯對熒光官能團的選擇性識別[J]. 劉忠德,劉春芳,楊慧,王健,王燚,黃承志. 中國科學:化學. 2014(03)
[3]金納米棒熒光探針應用于多酚化合物檢測新方法[J]. 王錦慧,駱健俊,張璐,楊培慧. 分析測試學報. 2012(09)
本文編號:3403058
【文章來源】:分析測試學報. 2020,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掃速下,3D-PSS-rGO/GCE在 10.0 μmol/L
圖1A為PSS、SGO及3D-PSS-rGO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圖。譜圖顯示,PSS在226 nm和262 nm處有特征吸收[13]。SGO在230 nm處的強吸收峰屬于C‖C鍵振動吸收,300 nm處的弱肩峰屬于C‖O鍵的n-π*振動吸收[14-15]。而在3D-PSS-rGO的圖譜中,300 nm處的弱肩峰消失,表明脫氧過程發(fā)生;230 nm處的吸收峰紅移至269 nm處,表明石墨烯共軛電子結構已經(jīng)恢復,即SGO經(jīng)過還原,原有sp3雜化碳原子經(jīng)過脫氧后形成sp2共軛結構[16]。此外,在3D-PSS-rGO的譜圖中還可觀察到PSS 在226 nm處的特征吸收峰。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3D-PSS-rGO納米復合材料已成功制備。圖1B為3D-PSS-rGO的掃描電鏡圖,可看出復合材料呈薄邊褶皺多孔狀。該結構有利于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積,并可提供更多的表面活性位點。圖2 GCE在10.0 μmol/L瑞香素(a),3D-PSS-rGO/GCE
圖1 PSS、SGO和3D-PSS-rGO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A)及3D-PSS-rGO的掃描電鏡圖(B)圖3 不同掃速下,3D-PSS-rGO/GCE在 10.0 μmol/L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還原氧化石墨烯-鈀復合材料的雙酚A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J]. 朱培杰,劉艷清,姚夙,馬國堅,汪洪武. 分析測試學報. 2018(07)
[2]沒食子酸介導合成的還原型氧化石墨烯對熒光官能團的選擇性識別[J]. 劉忠德,劉春芳,楊慧,王健,王燚,黃承志. 中國科學:化學. 2014(03)
[3]金納米棒熒光探針應用于多酚化合物檢測新方法[J]. 王錦慧,駱健俊,張璐,楊培慧. 分析測試學報. 2012(09)
本文編號:34030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40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