麩炒僵蠶的炮制工藝規(guī)范化及質量相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1 20:22
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innaeus 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體,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等功能。麩炒法為僵蠶常用的炮制方法,收載于歷版《中國藥典》。然而,藥典關于麩炒法的表述相對含糊,缺乏具體的炮制工藝參數和可量化的評價指標,在實際操作中仍需靠經驗來評價炮制品“火候”!吨袊幍洹穼τ邴煶唇┬Q的質量要求僅限于外觀性狀,質量標準不完善。此外,麩炒矯臭矯味的炮制機理也未有報道。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本課題研究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麩炒僵蠶炮制工藝規(guī)范化研究。本課題通過采用基于Box-Behnken設計的響應面法,以麩炒溫度,麩炒時間和麥麩用量為考察因素,將水溶性蛋白含量、白僵菌素含量、浸出物和外觀性狀評分的綜合評分作為評價指標,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內外結合”整體評價優(yōu)選出適合僵蠶麩炒的炮制工藝參數為:麩炒溫度235~245℃(炒藥機溫度),麩炒時間2.5~3 min(投藥時間),投料比為0.16(麥麩:僵蠶)。麩炒僵蠶質量標準研究。本課題對麩炒僵蠶質量標準相關內容進行了...
【文章來源】: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麩炒溫度、麩炒時間的和投料比對麩炒僵蠶的質量的影響
圖 1-2 麩炒溫度、麩炒時間及投料比對麩炒僵蠶品質影響的等高線與三維響應曲面圖2.2.3 驗證試驗按照調整的最優(yōu)炮制工藝,炮制三批麩炒僵蠶,得到的麩炒僵蠶綜合評分平
圖 2-1 機器視覺系統1 操作步驟操作前,打開儀器光源 60 min 進行光源穩(wěn)定,然后采用白平衡卡,進校正。每批樣品中隨機的挑選完整的飲片各 100 個置于的機器視覺的系統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僵蠶的本草考證[J]. 莫雪林,胡美變,肖禾,吳純潔,張俊俠. 中藥與臨床. 2016(05)
[2]響應面法優(yōu)化膽黃連的炮制工藝[J]. 王靜,陳悅,袁子民,呂佳,劉歡.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5(06)
[3]Box-Behnken響應面法優(yōu)化牡丹皮炭炮制工藝[J]. 朱瓊花,莫毛燕,孟江,周蘇娟,王淑美,梁生旺.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14)
[4]青花椒香氣快速氣相電子鼻響應特征及GC-MS物質基礎分析[J]. 楊靜,趙鐳,史波林,支瑞聰,汪厚銀,張璐璐,周先禮,魏屹,任康. 食品科學. 2015(22)
[5]僵蠶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J]. 李晶峰,孫佳明,張輝. 吉林中醫(yī)藥. 2015(02)
[6]家蠶省力化養(yǎng)殖技術探討[J]. 梁年貴. 南方農業(yè). 2015(03)
[7]Heracles Ⅱ超快速氣相色譜電子鼻對白酒氣味成分分析技術探討[J]. 張鑫,相里加雄,路星. 釀酒科技. 2014(10)
[8]一株感染家蠶的高致病性白僵菌的鑒定及在僵蠶生產中的應用[J]. 邢東旭,李麗,廖森泰,肖陽,李慶榮,葉明強,楊瓊. 蠶業(yè)科學. 2014(05)
[9]基于差異蛋白質鑒別僵蠶及其新型偽品[J]. 邱乙,汪云偉,程元柳,吳純潔,萬德光,國錦琳. 吉林中醫(yī)藥. 2014(10)
[10]響應面法與正交設計提取天麻素工藝比較[J]. 張明會,樊亮,高婷婷.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3)
博士論文
[1]基于Maillard反應研究麩炒增加“焦香健脾”作用的共性物質[D]. 崔小兵.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2]何首烏炮制后化學成分的變化及中藥中的Maillard反應[D]. 劉振麗.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09
碩士論文
[1]三種真菌類中藥材的蛋白質凝膠電泳分析[D]. 李春紅.重慶大學 2016
[2]基于智能感官分析技術的貝母及黃連飲片鑒別研究[D]. 楊詩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3]應用鹽溶蛋白SDS-PAGE技術鑒定雜交水稻種子純度的研究[D]. 李鵬.福建農林大學 2007
[4]僵蠶質量標準規(guī)范化研究[D]. 李曉華.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41346
【文章來源】: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麩炒溫度、麩炒時間的和投料比對麩炒僵蠶的質量的影響
圖 1-2 麩炒溫度、麩炒時間及投料比對麩炒僵蠶品質影響的等高線與三維響應曲面圖2.2.3 驗證試驗按照調整的最優(yōu)炮制工藝,炮制三批麩炒僵蠶,得到的麩炒僵蠶綜合評分平
圖 2-1 機器視覺系統1 操作步驟操作前,打開儀器光源 60 min 進行光源穩(wěn)定,然后采用白平衡卡,進校正。每批樣品中隨機的挑選完整的飲片各 100 個置于的機器視覺的系統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僵蠶的本草考證[J]. 莫雪林,胡美變,肖禾,吳純潔,張俊俠. 中藥與臨床. 2016(05)
[2]響應面法優(yōu)化膽黃連的炮制工藝[J]. 王靜,陳悅,袁子民,呂佳,劉歡.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5(06)
[3]Box-Behnken響應面法優(yōu)化牡丹皮炭炮制工藝[J]. 朱瓊花,莫毛燕,孟江,周蘇娟,王淑美,梁生旺.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14)
[4]青花椒香氣快速氣相電子鼻響應特征及GC-MS物質基礎分析[J]. 楊靜,趙鐳,史波林,支瑞聰,汪厚銀,張璐璐,周先禮,魏屹,任康. 食品科學. 2015(22)
[5]僵蠶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J]. 李晶峰,孫佳明,張輝. 吉林中醫(yī)藥. 2015(02)
[6]家蠶省力化養(yǎng)殖技術探討[J]. 梁年貴. 南方農業(yè). 2015(03)
[7]Heracles Ⅱ超快速氣相色譜電子鼻對白酒氣味成分分析技術探討[J]. 張鑫,相里加雄,路星. 釀酒科技. 2014(10)
[8]一株感染家蠶的高致病性白僵菌的鑒定及在僵蠶生產中的應用[J]. 邢東旭,李麗,廖森泰,肖陽,李慶榮,葉明強,楊瓊. 蠶業(yè)科學. 2014(05)
[9]基于差異蛋白質鑒別僵蠶及其新型偽品[J]. 邱乙,汪云偉,程元柳,吳純潔,萬德光,國錦琳. 吉林中醫(yī)藥. 2014(10)
[10]響應面法與正交設計提取天麻素工藝比較[J]. 張明會,樊亮,高婷婷.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3)
博士論文
[1]基于Maillard反應研究麩炒增加“焦香健脾”作用的共性物質[D]. 崔小兵.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2]何首烏炮制后化學成分的變化及中藥中的Maillard反應[D]. 劉振麗.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09
碩士論文
[1]三種真菌類中藥材的蛋白質凝膠電泳分析[D]. 李春紅.重慶大學 2016
[2]基于智能感官分析技術的貝母及黃連飲片鑒別研究[D]. 楊詩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3]應用鹽溶蛋白SDS-PAGE技術鑒定雜交水稻種子純度的研究[D]. 李鵬.福建農林大學 2007
[4]僵蠶質量標準規(guī)范化研究[D]. 李曉華.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413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24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