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調節(jié)肺癌患者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D39與PD-1分子表達及其抗腫瘤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04:41
目的:研究青蒿素的衍生物一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對淋巴細胞的抗肺癌細胞作用的影響,觀察ARS作用后的淋巴細胞表面CD39和PD-1分子的表達量是否有變化,尤其殺傷性T淋巴細胞即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ytotoxic20lymphocyte,CTL)表面CD39和PD-1分子表達水平改變是否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將ARS作用誘導后的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共培養(yǎng),觀察分析肺癌細胞的增殖是否發(fā)生顯著抑制或增加、肺癌細胞的凋亡水平是否出現(xiàn)明顯增加或降低。方法:通過流式細胞術(Flow20cytometry,FCM)檢測不同濃度ARS對淋巴細胞的抑制率,得到ARS作用淋巴細胞的最適宜作用濃度;通過FCM檢測正常人與肺癌患者體內殺傷性T淋巴細胞表面CD39和PD-1分子的表達含量百分比,對比ARS誘導與否這一因素對其表面分子表達水平的影響;通過FCM檢測ARS誘導與否的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共培養(yǎng)后肺癌細胞的增殖與凋亡情況;通過FCM檢測ARS誘導后的肺癌患者CTL胞內GrzB和PerF分子,以及Fas和FasL分子量。結果:1.根據(jù)流式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ARS處理PBMC細胞的時間依賴性和藥物濃度依...
【文章來源】:安徽理工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說明清單
引言
1 ARS對PBMC的細胞抑制率
1.1 材料
1.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1.1.2 主要儀器
1.1.3 配制試劑
1.2 方法
1.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1.2.2 PBMC荷藥
1.2.3 FCM檢測PBMC凋亡率
1.2.4 藥物濃度篩選實驗
1.2.5 統(tǒng)計學分析
1.3 結果
1.4 討論
2 ARS影響CTL細胞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1 材料
2.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2.1.2 主要儀器
2.1.3 配制試劑
2.2 方法
2.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2.2.2 PBMC荷藥
2.2.3 抗體孵育
2.2.4 FCM檢測分子水平
2.3 結果
2.3.1 ARS影響健康捐獻者CTL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3.2 ARS影響肺癌患者CTL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3.3 ARS影響肺癌患者Th細胞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4 討論
3 共培養(yǎng)的驗證實驗
3.1 材料
3.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3.1.2 主要儀器
3.2 方法
3.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3.2.2 PBMC荷藥
3.2.3 肺癌細胞標記
3.2.4 共培養(yǎng)
3.2.5 抗體孵育
3.2.6 FCM檢測共培養(yǎng)后肺癌細胞CFSE與Annexin V的表達情況
3.3 結果
3.4 討論
4 CTL作用肺癌細胞機制的初步探究
4.1 材料
4.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4.1.2 主要儀器
4.1.3 配制試劑
4.2 方法
4.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4.2.2 PBMC荷藥
4.2.3 抗體孵育
4.2.4 FCM檢測GrzB/ PerF、Fas/FasL分子水平
4.3 結果
4.3.1 ARS誘導前后CTL GrzB/ PerF的表達水平
4.3.2 ARS誘導前后CTL Fas/FasL的表達水平
4.4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補充材料
附錄B 補充材料
后記或致謝
作者簡介及讀研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178698
【文章來源】:安徽理工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說明清單
引言
1 ARS對PBMC的細胞抑制率
1.1 材料
1.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1.1.2 主要儀器
1.1.3 配制試劑
1.2 方法
1.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1.2.2 PBMC荷藥
1.2.3 FCM檢測PBMC凋亡率
1.2.4 藥物濃度篩選實驗
1.2.5 統(tǒng)計學分析
1.3 結果
1.4 討論
2 ARS影響CTL細胞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1 材料
2.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2.1.2 主要儀器
2.1.3 配制試劑
2.2 方法
2.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2.2.2 PBMC荷藥
2.2.3 抗體孵育
2.2.4 FCM檢測分子水平
2.3 結果
2.3.1 ARS影響健康捐獻者CTL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3.2 ARS影響肺癌患者CTL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3.3 ARS影響肺癌患者Th細胞表面CD39、PD-1分子表達
2.4 討論
3 共培養(yǎng)的驗證實驗
3.1 材料
3.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3.1.2 主要儀器
3.2 方法
3.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3.2.2 PBMC荷藥
3.2.3 肺癌細胞標記
3.2.4 共培養(yǎng)
3.2.5 抗體孵育
3.2.6 FCM檢測共培養(yǎng)后肺癌細胞CFSE與Annexin V的表達情況
3.3 結果
3.4 討論
4 CTL作用肺癌細胞機制的初步探究
4.1 材料
4.1.1 材料和主要試劑
4.1.2 主要儀器
4.1.3 配制試劑
4.2 方法
4.2.1 細胞采集與分離提取
4.2.2 PBMC荷藥
4.2.3 抗體孵育
4.2.4 FCM檢測GrzB/ PerF、Fas/FasL分子水平
4.3 結果
4.3.1 ARS誘導前后CTL GrzB/ PerF的表達水平
4.3.2 ARS誘導前后CTL Fas/FasL的表達水平
4.4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補充材料
附錄B 補充材料
后記或致謝
作者簡介及讀研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1786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17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