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同時評價不同桑黃提取物中3種主要化合物的含量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10:59
以95%的乙醇作為提取溶劑,對11種不同來源桑黃樣品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應用高效液相色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對桑黃提取物中davallialactone、hypholomine B、inoscavin A含量進行檢測。結果表明,davallialactone、hypholomine B、inoscavin A在2.5μg/mL~10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8 9、0.998 1、0.999 9),精密度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別為0.49%、0.57%、0.75%,穩(wěn)定性RSD為0.67%、0.66%、0.73%,重復性RSD為0.62%、0.58%、0.41%(n=5)。該方法精密度、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良好。通過對比11種不同桑黃提取物中3種化合物的含量,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桑黃提取物中3種化合物含量差異較大,可能與桑黃生長環(huán)境、生長年份以及培育方式有關。該研究為桑黃食藥用菌的質量控制以及相關藥物的研發(fā)提供一定的試驗基礎。
【文章來源】: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0,41(1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樣品制備
1.2.2 標準品溶液的配制
1.2.3 液相色譜條件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與范圍
2.2 方法學考察
2.2.1 精密度試驗
2.2.2 穩(wěn)定性試驗
2.2.3 重復性試驗
2.3 不同桑黃提取物中3種化合物的含量評價
2.4 11種不同來源桑黃中3種化合物的含量比較
3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樺褐孔菌中三種主要化合物的含量[J]. 張士彥,盧秋霞,賀麗波,孫意冉,羅朝梅,李玉,黃磊,唐琳.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 2019(04)
[2]高效液相色譜梯度洗脫法同時測定調氣丸中6個主要成分含量[J]. 張銘,馬麗穎. 安徽醫(yī)藥. 2019(02)
[3]營養(yǎng)條件對桑黃菌絲體生長及活性成分的影響[J]. 林群英,龍良鯤,吳亮亮,吳越,鄧春英,汪建文.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8(11)
[4]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在藥物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 陳丹龍.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8(13)
[5]桑黃活性成分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江湖大川,揭曉,吳丹麥,葉晨,周琢艷,劉文洪.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03)
[6]“桑黃”的本草補充考證[J]. 包海鷹,楊爍,李慶杰,圖力古爾,李玉. 菌物研究. 2017(04)
[7]桑黃的分類及開發(fā)前景[J]. 吳聲華,黃冠中,陳愉萍,戴玉成,周麗偉. 菌物研究. 2016(04)
[8]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進展[J]. 霍玉榮. 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16(10)
[9]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在中藥制藥過程中的研究進展[J]. 徐益清,楊輝,羅友華. 海峽藥學. 2016(02)
[10]UPLC法同時測定桑黃中Inoscavin A和Hypholomine B的含量[J]. 董宇,陳莉君,李洪玉,俞忠明,費瑩,馬相鋒,壽旦.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4(10)
本文編號:3165360
【文章來源】: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0,41(1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樣品制備
1.2.2 標準品溶液的配制
1.2.3 液相色譜條件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與范圍
2.2 方法學考察
2.2.1 精密度試驗
2.2.2 穩(wěn)定性試驗
2.2.3 重復性試驗
2.3 不同桑黃提取物中3種化合物的含量評價
2.4 11種不同來源桑黃中3種化合物的含量比較
3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樺褐孔菌中三種主要化合物的含量[J]. 張士彥,盧秋霞,賀麗波,孫意冉,羅朝梅,李玉,黃磊,唐琳.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 2019(04)
[2]高效液相色譜梯度洗脫法同時測定調氣丸中6個主要成分含量[J]. 張銘,馬麗穎. 安徽醫(yī)藥. 2019(02)
[3]營養(yǎng)條件對桑黃菌絲體生長及活性成分的影響[J]. 林群英,龍良鯤,吳亮亮,吳越,鄧春英,汪建文.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8(11)
[4]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在藥物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 陳丹龍.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8(13)
[5]桑黃活性成分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江湖大川,揭曉,吳丹麥,葉晨,周琢艷,劉文洪.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03)
[6]“桑黃”的本草補充考證[J]. 包海鷹,楊爍,李慶杰,圖力古爾,李玉. 菌物研究. 2017(04)
[7]桑黃的分類及開發(fā)前景[J]. 吳聲華,黃冠中,陳愉萍,戴玉成,周麗偉. 菌物研究. 2016(04)
[8]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進展[J]. 霍玉榮. 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16(10)
[9]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在中藥制藥過程中的研究進展[J]. 徐益清,楊輝,羅友華. 海峽藥學. 2016(02)
[10]UPLC法同時測定桑黃中Inoscavin A和Hypholomine B的含量[J]. 董宇,陳莉君,李洪玉,俞忠明,費瑩,馬相鋒,壽旦.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4(10)
本文編號:31653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16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