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網絡藥理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09:19
目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草藥對結直腸癌的治療有著良好的效果,然而,這些中草藥中真正起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潛在靶點卻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于探討這些在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過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中草藥的分子靶點。首先通過臨床數據統(tǒng)計找出對結直腸癌患者有益的中草藥,然后利用網絡藥理學分析方法預測出這些中草藥中可能起作用的潛在靶點。方法:1.收集臨床病例并隨訪:本研究收集了從2007年11月至2012年4月之間在我院確診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患者,并通過電話及信件隨訪了患者生存情況。2.通過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回歸分析找出與患者生存相關的獨立影響因素,并證明中藥是治療結直腸癌患者的一個獨立保護因素。3.采用相關性分析方法找出與患者生存密切相關的具體中草藥,然后利用網絡藥理學分析方法預測出這些中草藥中可能起作用的潛在靶點。4.實驗驗證:本研究使用結直腸癌HT29細胞進行細胞實驗,對18種中草藥水提物的抗結直腸癌作用進行了檢測。我們分別采用臺盼藍細胞計數及細胞劃痕實驗來評價結直腸癌細胞的增值及遷移能力。然后進行Western blotting實驗來驗證本研究所預測出的靶點。結果:1.本研究一...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整體設計思路
圖 2. 中藥組與非中藥組生存曲線比較 結直腸癌相關候選靶點盡管已經發(fā)現(xiàn)有數百個重要的基因和蛋白質在結直腸癌中表達或表現(xiàn)出的遺傳變異,卻只有少數的一些中心基因和蛋白質被選定為候選靶點。T以為我們提供探索治療性蛋白和核酸靶點的相關信息,最后我們從 TTD 中了 62 個重要靶點。如圖 3 所示,這些靶點主要涉及了細胞增殖、腫瘤轉移疫等方面。這些蛋白的主要傳導途徑包括:RAS、PI3K/AKT1、VEGF、白介素信號通路以及黏著斑激酶等信號傳導通路。
11圖 3. 與結直腸癌治療相關候選靶點的集中分析2.3 與結直腸癌治療相關的中藥及其主要成分和靶點本研究收集了所有中藥組 78 例患者使用的所有中藥方劑,并最終共統(tǒng)計出295 種中藥。 然后根據使用頻率(使用頻率/總使用率),我們將 295 種中藥分為常用中藥和非常用中藥。最終,92 種使用頻率>8%的中藥被定義為常用中藥,并且其中有 18 種中藥被最終證實與生存密切相關, 而余下 74 種常用中藥則通過緩解疼痛、利尿、緩解消化道癥狀等來緩解與腫瘤相關的癥狀(圖 4A)。 另外,203 種使用頻率>8%中藥被定義為非常用中藥,而這些中藥則常被用于緩解各種不適癥狀,如:疼痛、咳嗽、咳痰 、發(fā)熱、失眠及消化道癥狀等(圖 4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醫(yī)辨證治療對老年大腸癌術后Ⅱ、Ⅲ期患者生存期影響的臨床研究[J]. 陶麗,朱瑩杰,呂仙梅,顧纓,趙愛光,鄭堅,傅傳剛,楊金坤. 中西醫(yī)結合學報. 2010(12)
[2]姜黃素在體外對人大腸癌細胞株生長和凋亡的影響[J]. 張菁茹.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08(06)
[3]中藥艾迪注射液對大腸癌術后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 侯冰宗,舒曉春,周少朋,房思煉,李霄凌.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8(10)
[4]祛邪膠囊減少大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的臨床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 楊宇飛,許云,吳煜,王蘭萍,李貞,張靈智,朱堯武,郭中寧,郭全,閻小平.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7(10)
[5]苦參堿抑制人大腸癌HT29細胞增殖及誘導凋亡作用與機制[J]. 黃建,陳康杰,張臥,朱永良. 中草藥. 2007(08)
[6]異葉敗醬總苷片對人大腸癌HT-29細胞凋亡的影響[J]. 陳金秀,王迪,王軍,余海濱.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07(02)
[7]中藥扶正膠囊和祛邪膠囊減少Ⅱ、Ⅲ期大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的隊列研究[J]. 雒琳,楊宇飛,李培紅,吳煜,張建偉,吳顯文,高書棣,劉端祺.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6(08)
[8]丹皮酚抑制人大腸癌細胞增殖及其與化療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J]. 計春燕,譚詩云,劉長青. 中國腫瘤臨床. 2005(09)
[9]健脾益氣方藥減輕腸癌術后化療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 毛喜蓮,黃梅.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5(02)
[10]穿琥寧對大腸癌HCT-8/5-FU耐藥細胞株逆轉作用的研究[J]. 韓英,布利民,紀欣,劉春艷,王志紅. 中國新藥雜志. 2004(05)
本文編號:3103261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整體設計思路
圖 2. 中藥組與非中藥組生存曲線比較 結直腸癌相關候選靶點盡管已經發(fā)現(xiàn)有數百個重要的基因和蛋白質在結直腸癌中表達或表現(xiàn)出的遺傳變異,卻只有少數的一些中心基因和蛋白質被選定為候選靶點。T以為我們提供探索治療性蛋白和核酸靶點的相關信息,最后我們從 TTD 中了 62 個重要靶點。如圖 3 所示,這些靶點主要涉及了細胞增殖、腫瘤轉移疫等方面。這些蛋白的主要傳導途徑包括:RAS、PI3K/AKT1、VEGF、白介素信號通路以及黏著斑激酶等信號傳導通路。
11圖 3. 與結直腸癌治療相關候選靶點的集中分析2.3 與結直腸癌治療相關的中藥及其主要成分和靶點本研究收集了所有中藥組 78 例患者使用的所有中藥方劑,并最終共統(tǒng)計出295 種中藥。 然后根據使用頻率(使用頻率/總使用率),我們將 295 種中藥分為常用中藥和非常用中藥。最終,92 種使用頻率>8%的中藥被定義為常用中藥,并且其中有 18 種中藥被最終證實與生存密切相關, 而余下 74 種常用中藥則通過緩解疼痛、利尿、緩解消化道癥狀等來緩解與腫瘤相關的癥狀(圖 4A)。 另外,203 種使用頻率>8%中藥被定義為非常用中藥,而這些中藥則常被用于緩解各種不適癥狀,如:疼痛、咳嗽、咳痰 、發(fā)熱、失眠及消化道癥狀等(圖 4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醫(yī)辨證治療對老年大腸癌術后Ⅱ、Ⅲ期患者生存期影響的臨床研究[J]. 陶麗,朱瑩杰,呂仙梅,顧纓,趙愛光,鄭堅,傅傳剛,楊金坤. 中西醫(yī)結合學報. 2010(12)
[2]姜黃素在體外對人大腸癌細胞株生長和凋亡的影響[J]. 張菁茹.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08(06)
[3]中藥艾迪注射液對大腸癌術后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 侯冰宗,舒曉春,周少朋,房思煉,李霄凌.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8(10)
[4]祛邪膠囊減少大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的臨床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 楊宇飛,許云,吳煜,王蘭萍,李貞,張靈智,朱堯武,郭中寧,郭全,閻小平.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7(10)
[5]苦參堿抑制人大腸癌HT29細胞增殖及誘導凋亡作用與機制[J]. 黃建,陳康杰,張臥,朱永良. 中草藥. 2007(08)
[6]異葉敗醬總苷片對人大腸癌HT-29細胞凋亡的影響[J]. 陳金秀,王迪,王軍,余海濱.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07(02)
[7]中藥扶正膠囊和祛邪膠囊減少Ⅱ、Ⅲ期大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的隊列研究[J]. 雒琳,楊宇飛,李培紅,吳煜,張建偉,吳顯文,高書棣,劉端祺.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6(08)
[8]丹皮酚抑制人大腸癌細胞增殖及其與化療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J]. 計春燕,譚詩云,劉長青. 中國腫瘤臨床. 2005(09)
[9]健脾益氣方藥減輕腸癌術后化療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 毛喜蓮,黃梅.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5(02)
[10]穿琥寧對大腸癌HCT-8/5-FU耐藥細胞株逆轉作用的研究[J]. 韓英,布利民,紀欣,劉春艷,王志紅. 中國新藥雜志. 2004(05)
本文編號:31032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10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