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長期艾葉揮發(fā)性成分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06:30
目的:分析比較不同生長期艾葉揮發(fā)性成分動態(tài),為艾葉揮發(fā)性成分的綜合開發(fā)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水蒸氣蒸餾法(SD)、固相萃取(SPME)提取不同生長期艾葉揮發(fā)性成分,結合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GC-MS)分析艾葉揮發(fā)性成分的化學組成。結果:4個生長周期中揮發(fā)油以6月份較高(達1.09%),10月份較低(僅0.51%),揮發(fā)油百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6月>9月>5月>10月; SPME-GC-MS分析表明9月、10月艾葉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種類相對更加豐富,但5月、6月艾葉揮發(fā)性成分中桉油精相對百分含量較9月、10月更高。結論:研究印證民間端午插艾驅蚊殺蟲的習俗是科學、合理的; SDGC-MS分析表明,充分利用艾葉揮發(fā)油可在5月、6月和9月分批采收,SPME-GC-MS分析提示,9月、10月產(chǎn)的艾葉揮發(fā)性成分種類更加豐富有進一步探究的價值。
【文章來源】:中國藥師. 2020,23(0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
1.2 材料
2 方法與結果
2.1 水蒸氣蒸餾法(SD)法的色譜與質(zhì)譜條件
2.2 頂空固相萃。℉S-SPME)法的色譜與質(zhì)譜條件
2.3 供試品處理
2.3.1 SD法
2.3.2 HS-SPME法
2.4 測定法
2.4.1 SD-GC-MS[11~13]
2.4.2 HS-GC-MS[14~16]
2.5 結果
2.5.1 SD-GC-MS分析結果
2.5.2 HS-GC-MS分析結果
2.5.3 不同采收期艾葉揮發(fā)油得率比較
3 討論
3.1 SD-GC-MS法對不同時期艾葉揮發(fā)油分析
3.2 SPME-GC-MS對不同時期艾葉艾藥材揮發(fā)性成分分析
3.3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艾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產(chǎn)品開發(fā)研究進展[J]. 曹玲,于丹,崔磊,都曉偉. 藥物評價研究. 2018(05)
[2]艾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龔軍,張茂美,劉宏偉,蔣誠,熊立春,榮春英. 廣州化工. 2018(04)
[3]艾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李真真,呂潔麗,張來賓,朱慧慧.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2016(06)
[4]12個不同產(chǎn)地艾葉揮發(fā)油的GC-MS分析[J]. 戴衛(wèi)波,李擁軍,梅全喜,王賢兒,董鵬鵬. 中藥材. 2015(12)
[5]艾葉研究進展概述[J]. 王惠君,王文泉,盧誠,王海燕,陳新.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08)
[6]艾葉油作為天然抗菌劑的研究進展[J]. 張鵬,謝培鎮(zhèn),楊卓鴻,陳杰烽,謝明容,鄭華生. 廣東化工. 2015(08)
[7]頂空固相微萃取與其他方法提取艾葉揮發(fā)性成分比較[J]. 張小俊,趙志鴻,王桂芳,張壯麗,鄒敏,陳慧平.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09)
[8]HS-SPME-GC-MS測定艾葉揮發(fā)性成分方法優(yōu)化[J]. 張小俊,趙志鴻,張壯麗,王桂芳,陳慧平,鄒敏.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4(21)
[9]艾葉頂空萃取的揮發(fā)油指紋圖譜[J]. 張小俊,趙志鴻,張壯麗,王桂芳,陳慧平,鄒敏. 中成藥. 2014(06)
[10]艾葉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 陳小露,梅全喜. 今日藥學. 2013(12)
本文編號:3045589
【文章來源】:中國藥師. 2020,23(0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
1.2 材料
2 方法與結果
2.1 水蒸氣蒸餾法(SD)法的色譜與質(zhì)譜條件
2.2 頂空固相萃。℉S-SPME)法的色譜與質(zhì)譜條件
2.3 供試品處理
2.3.1 SD法
2.3.2 HS-SPME法
2.4 測定法
2.4.1 SD-GC-MS[11~13]
2.4.2 HS-GC-MS[14~16]
2.5 結果
2.5.1 SD-GC-MS分析結果
2.5.2 HS-GC-MS分析結果
2.5.3 不同采收期艾葉揮發(fā)油得率比較
3 討論
3.1 SD-GC-MS法對不同時期艾葉揮發(fā)油分析
3.2 SPME-GC-MS對不同時期艾葉艾藥材揮發(fā)性成分分析
3.3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艾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產(chǎn)品開發(fā)研究進展[J]. 曹玲,于丹,崔磊,都曉偉. 藥物評價研究. 2018(05)
[2]艾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龔軍,張茂美,劉宏偉,蔣誠,熊立春,榮春英. 廣州化工. 2018(04)
[3]艾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李真真,呂潔麗,張來賓,朱慧慧.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2016(06)
[4]12個不同產(chǎn)地艾葉揮發(fā)油的GC-MS分析[J]. 戴衛(wèi)波,李擁軍,梅全喜,王賢兒,董鵬鵬. 中藥材. 2015(12)
[5]艾葉研究進展概述[J]. 王惠君,王文泉,盧誠,王海燕,陳新.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08)
[6]艾葉油作為天然抗菌劑的研究進展[J]. 張鵬,謝培鎮(zhèn),楊卓鴻,陳杰烽,謝明容,鄭華生. 廣東化工. 2015(08)
[7]頂空固相微萃取與其他方法提取艾葉揮發(fā)性成分比較[J]. 張小俊,趙志鴻,王桂芳,張壯麗,鄒敏,陳慧平.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09)
[8]HS-SPME-GC-MS測定艾葉揮發(fā)性成分方法優(yōu)化[J]. 張小俊,趙志鴻,張壯麗,王桂芳,陳慧平,鄒敏.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4(21)
[9]艾葉頂空萃取的揮發(fā)油指紋圖譜[J]. 張小俊,趙志鴻,張壯麗,王桂芳,陳慧平,鄒敏. 中成藥. 2014(06)
[10]艾葉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 陳小露,梅全喜. 今日藥學. 2013(12)
本文編號:30455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04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