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郁顆粒對慢性不可預見性應激刺激小鼠行為學及腦組織海馬區(qū)C-FOS蛋白表達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7 10:38
目的:以CMUS抑郁模型小鼠的行為學改變及海馬區(qū)C-FOS蛋白的表達變化為依據(jù),探討舒郁顆粒對CMUS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機制,從而為臨床治療抑郁癥提供理論依據(jù)。以實驗研究舒郁顆粒對于動物模型行為學的影響,證明其抗抑郁效果,明確量效關系。同時以免疫組化的方法探討“疏郁和中,寧心安神”為治則,組方為舒郁顆粒的中藥復方制劑抗抑郁作用是否與改善小鼠海馬區(qū)C-FOS蛋白的表達相關,為中醫(yī)治療抑郁癥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本研究采用慢性不可預見性應激刺激為施加因素,進行慢性不可預見性應激型抑郁小鼠動物模型的建立,其刺激方法包括:斷食、斷水、潮濕墊料、震蕩鼠籠+噪音刺激、傾斜鼠籠、冰水游泳、夾尾等。造模成功后,給予模型小鼠不同劑量的中藥舒郁顆粒。將健康昆明品系小白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陽性藥物氟西汀組,舒郁顆粒低、中、高劑量組。采用自主活動、懸尾實驗、強迫游泳實驗和糖水偏愛實驗,檢測抑郁癥小鼠行為學改變。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C-FOS蛋白在小鼠海馬區(qū)表達情況,旨在探討慢性應激對小鼠行為學的影響以及臨床驗方舒郁顆粒的抗抑郁作用效果及其機制。結果:1、體重:對照組和藥物治療組實驗動物體重均較前增加,...
【文章來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組小鼠體重的比較
舒郁顆粒高劑量組5.24±1.16# * 5.97±1.35# * 6.93±1.32# *舒郁顆粒中劑量組5.08±1.07# * 5.82±1.27# * 6.77±1.23# *舒郁顆粒低劑量組4.95±1.11# * 5.74±1.21# * 6.62±1.31# *氟西汀組5.11±1.03# * 5.86±1.13# * 6.89±1.24#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相比較:#P<0.05
組別 給藥第 7 天 給藥第 14 天 給藥第 21 天空白組93.5±14.59 94.2±11.57 92.93±11.45模型組39.71±9.32* 36.4±10.97* 31.4±14.92*舒郁顆粒高劑量組50.31±8.68# * 60.54±10.17# * 72.62±12.93# *舒郁顆粒中劑量組49.41±9.96# * 56.82±11.17# * 66.97±10.16# *舒郁顆粒低劑量組48.62±9.47# * 53.12±11.54# * 62.32±13.72# *氟西汀組47.48±8.37# * 53.23±10.73# * 67.13±12.35#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相比較:#P<0.05表 6 給藥后各組小鼠自主活動比較( x±s n=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 于文娟,朱麗萍.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2(05)
[2]從少陰證辨治精神心理睡眠障礙[J]. 李艷.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09(11)
[3]急性應激對小鼠空間學習記憶功能及海馬和前腦皮層c-Fos蛋白表達的影響[J]. 宋倩,孔宏,張亞楠,王玉其,李亞. 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4]卒中郁證合病辨治[J]. 徐光宇,石景洋.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9(06)
[5]郁證與虛證的關系初探[J]. 張振廣,王彥暉. 世界中醫(yī)藥. 2009(01)
[6]309例老年人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 龍麗萍,周于祿,陽國平. 中國藥物警戒. 2009(01)
[7]淺談氣郁化火致郁證的辨證施治[J]. 劉燕紅. 江西中醫(yī)藥. 2007(12)
[8]淺談抑郁癥與中醫(yī)學相關疾病對應關系[J]. 田旭升. 新中醫(yī). 2007(07)
[9]心理應激的生物學機制研究進展[J]. 李婷,朱婉兒,姜乾金.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5(09)
[10]應激反應中HPA軸的中樞調(diào)控和免疫調(diào)節(jié)[J]. 路翠艷,潘芳.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3(03)
本文編號:3037865
【文章來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組小鼠體重的比較
舒郁顆粒高劑量組5.24±1.16# * 5.97±1.35# * 6.93±1.32# *舒郁顆粒中劑量組5.08±1.07# * 5.82±1.27# * 6.77±1.23# *舒郁顆粒低劑量組4.95±1.11# * 5.74±1.21# * 6.62±1.31# *氟西汀組5.11±1.03# * 5.86±1.13# * 6.89±1.24#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相比較:#P<0.05
組別 給藥第 7 天 給藥第 14 天 給藥第 21 天空白組93.5±14.59 94.2±11.57 92.93±11.45模型組39.71±9.32* 36.4±10.97* 31.4±14.92*舒郁顆粒高劑量組50.31±8.68# * 60.54±10.17# * 72.62±12.93# *舒郁顆粒中劑量組49.41±9.96# * 56.82±11.17# * 66.97±10.16# *舒郁顆粒低劑量組48.62±9.47# * 53.12±11.54# * 62.32±13.72# *氟西汀組47.48±8.37# * 53.23±10.73# * 67.13±12.35#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相比較:#P<0.05表 6 給藥后各組小鼠自主活動比較( x±s n=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 于文娟,朱麗萍.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2(05)
[2]從少陰證辨治精神心理睡眠障礙[J]. 李艷.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09(11)
[3]急性應激對小鼠空間學習記憶功能及海馬和前腦皮層c-Fos蛋白表達的影響[J]. 宋倩,孔宏,張亞楠,王玉其,李亞. 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4]卒中郁證合病辨治[J]. 徐光宇,石景洋.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9(06)
[5]郁證與虛證的關系初探[J]. 張振廣,王彥暉. 世界中醫(yī)藥. 2009(01)
[6]309例老年人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 龍麗萍,周于祿,陽國平. 中國藥物警戒. 2009(01)
[7]淺談氣郁化火致郁證的辨證施治[J]. 劉燕紅. 江西中醫(yī)藥. 2007(12)
[8]淺談抑郁癥與中醫(yī)學相關疾病對應關系[J]. 田旭升. 新中醫(yī). 2007(07)
[9]心理應激的生物學機制研究進展[J]. 李婷,朱婉兒,姜乾金.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5(09)
[10]應激反應中HPA軸的中樞調(diào)控和免疫調(diào)節(jié)[J]. 路翠艷,潘芳.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3(03)
本文編號:30378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03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