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枝霧水葛化學成分研究及化合物抑菌、抗炎活性初步考察
【學位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284;R285
【部分圖文】:
1.1.2 香豆素類及簡單苯丙素類霧水葛中香豆素類成分共 5 個,均為簡單香豆素類化合物,并大多數(shù)以苷元形存在,少數(shù)連接糖形成苷類化合物;據(jù)報道,霧水葛屬中還發(fā)現(xiàn)了 2 個簡單苯丙素化合物。Chanyapat Sangsuwon[26]等從 Pouzolzia indica 中發(fā)現(xiàn)了三個香豆素苷元和個簡單苯丙素類化合物,分別是東莨菪素、6,7-二甲基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及啡酸甲酯。最近,Lujun Wang 等[24]發(fā)現(xiàn) Pouzolzia zeylanica 中存在 3,4-二氫-5,7-二基-4-(4-羥基苯基)香豆素和芥子醛。香豆素苷類化合物目前只發(fā)現(xiàn)一個,即付明等從霧水葛中獲得的東莨菪苷。結構見圖 1-2。OOHO OHOH7-甲氧基香豆素 R1=H, R2=OCH36,7-二甲氧基香豆素 R1=OCH3, R2=OCH3東莨菪素 R1=OCH3, R2=OH3,4-二氫-5,7-二羥基-4-(4-羥基苯基)香豆素
現(xiàn)已經(jīng)報道的霧水葛屬植物中存在的包括 β-谷甾醇型、豆甾醇型及菠甾醇型三中分離得到,分別為β-谷甾醇、胡蘿卜苷、菠甾醇。Lujun Wang 等[24]于 2015 年報道從酮;衔锝Y構見圖 1-3。β-谷甾醇 R=H 胡蘿卜苷 R=Glc胡蘿卜苷棕櫚酸酯 R=Glc-OCO(CH2)14CH3
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注:*表示新化合物2.4 結構鑒定化合物 1*OHOOHMeOOHOHOMe23 451'2'3'4'5'6'1''2''3''4'' 5''6''1''''2''''3''''4''''5''''6''''1'''2'''3'''4'''5'''6'''OHOHOHOOHMeOOHOHOMeOHOH圖 2-2 化合物 1 結構圖及 HMBC 相關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瑜;邢志佳;馬宇衡;楊慧;;PPARγ激動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5年07期
2 李開瑩;陸海玲;陸幸妍;鐘楚倩;陳艷芬;郭麗冰;;多枝霧水葛木脂素類化合物體外抗炎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4年05期
3 羅釗;鐘楚倩;劉旭陽;易志波;郭麗冰;;多枝霧水葛化學成分研究(Ⅱ)[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4 劉旭陽;謝郁峰;張慧;劉天竹;文暢;郭麗冰;;多枝霧水葛化學成分(Ⅰ)[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年06期
5 陳艷芬;李開瑩;鄧琪;劉旭陽;沈志濱;郭麗冰;;多枝霧水葛對大鼠皮膚潰瘍的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3年03期
6 付明;牛友芽;余娟;孔慶童;;霧水葛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12年11期
7 李開瑩;謝郁峰;陳艷芬;劉天竹;郭麗冰;;多枝霧水葛不同提取物對小鼠皮下膿腫的作用[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8 劉旭陽;杜清濤;李開瑩;鄧琪;郭麗冰;;多枝霧水葛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2年04期
9 馮周蓮;高少茹;陳婉敏;張宏寧;;拔膿膏配合黃油紗治療開放性骨折感染創(chuàng)面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年14期
10 岑歡;馮惠珍;彭曉洪;閆福曼;;霧水葛對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響[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亮亮;唐古特大黃、藥用大黃和掌葉大黃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岳蘇;馬齒莧酚性成分的分離及馬齒莧酰胺E的藥代動力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陳卓瀚;多枝霧水葛軟膏的研制與開發(fā)[D];廣東藥科大學;2016年
3 羅釗;多枝霧水葛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學成分研究[D];廣東藥學院;2015年
4 李開瑩;多枝霧水葛抗炎藥效物質及作用機制研究[D];廣東藥學院;2014年
5 周玥;黨參炮制原理及質量標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811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8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