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葉金粟蘭中1對具有神經(jīng)保護活性的倍半萜對映體
【文章目錄】:
結果與討論
1結構鑒定
2活性評價
實驗部分
1提取分離
2結構鑒定
3神經(jīng)保護活性研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郗硯彬;黃洋;;甜舌草地上部分中新的沒藥烷型倍半萜[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年03期
2 馬耀玲;王美嬌;易智聰;王金蘭;趙明;李軍;張樹軍;;柳蒿中1個新的雙倍半萜[J];中草藥;2017年14期
3 丁林芬;王扣;王海垠;程彬;晏通;郭亞東;宋流東;;旋覆花中倍半萜二聚體類成分研究[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4 林葵;謝集照;黃島平;邱莉;張思敏;徐慧;黃璐璐;凌秋菊;梁彬香;;八角茴香油精餾釜底殘液中1個新的橄欖烷型倍半萜[J];中成藥;2020年04期
5 史玉俊;;短梗南蛇藤中的倍半萜[J];中草藥;1993年06期
6 王金鑫;韓竹箴;李慧梁;張衛(wèi)東;;寬葉纈草中1個新的環(huán)烯醚萜類化合物[J];中草藥;2015年01期
7 李創(chuàng)軍,張東明,羅永明;寬葉金粟蘭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2005年06期
8 方唯碩;;小金盞花的倍半萜甙及體外抗病毒活性[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1991年04期
9 趙榮寶,陳朝環(huán),吳毓林;中藥莪術中呋喃倍半萜的分離和結構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1991年05期
10 褚洪標;賀文軍;張玉梅;嵇長久;譚寧華;;密穗馬先蒿中黃酮和降倍半萜成分[J];中國中藥雜志;2011年1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恒文;寬葉纈草抗H5N1病毒活性成分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4年
2 朱傳江;黃皮酰胺對映體的藥物動力學和酶促動力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3 覃江江;四種旋覆花屬藥用植物中新型倍半萜的發(fā)現(xiàn)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曾永篪;姜黃的化學成分及去甲氧基姜黃素大鼠體內(nèi)代謝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7年
5 劉磊磊;中藥野菊花和款冬花及草藥煙管頭草中倍半萜和其它成分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胡曉茹;草珊瑚的化學成分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成向榮;四種旋覆花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莉;海綿來源的倍半萜醌類化合物抗氧化作用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2 何曉莉;黑面神中含硫螺環(huán)縮酮倍半萜及其活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9年
3 譚斌;寬葉纈草黃酮類物質(zhì)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4 汪孟曦;珍稀瀕危南藥白木香沉香倍半萜合酶基因功能研究[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3年
5 于洪瑞;幾個防風根烯類倍半萜及Heliannuol D的合成[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楊利瓊;倍半萜和甾體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細胞毒活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房平磊;金粟蘭科植物銀線草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1年
8 鞏媛;箭葉橐吾全草化學成分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9 李俊平;千里光及蹄葉橐吾化學成分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朱虹;旋覆花化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714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7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