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基于“主客交”理論的加減三甲散對由四氯化碳(CCl_4)誘導的肝纖維化大鼠模型的療效,研究該方對大鼠肝組織microRNAs表達的影響,并從基因水平探索該方抗肝纖維化的分子機制。方法:清潔級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加減三甲散組,每組10只。常規(guī)飼養(yǎng)7日后,對模型組、加減三甲散組采用CCl_4皮下注射復制肝纖維化動物模型。加減三甲散組自CCl_4皮下注射之日起,即給予相應(yīng)的藥物灌胃,給藥劑量分別按0.1mL/100g體質(zhì)量給予相應(yīng)藥物灌胃,每日1次。正常組和模型組予等容積蒸餾水灌胃,每日1次。均共給藥8周。治療56日后麻醉處死,每只大鼠切取2塊肝組織,分別用于HE、MASSON染色觀察病理形態(tài),及使用microRNA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進行microRNAs測序。結(jié)果:1.光鏡下,正常組大鼠肝小葉結(jié)構(gòu)完整,肝細胞未見變性及壞死,無明顯纖維結(jié)締組織增生;模型組大鼠肝細胞腫脹,出現(xiàn)脂肪或氣球樣變,大量纖維組織出現(xiàn)在中央靜脈至匯管區(qū),有假小葉形成;加減三甲散組大鼠肝細胞輕度腫脹,排列紊亂,少量纖維組織增生。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加減三甲散組大鼠肝組織炎癥活動度分級和纖維化程度分期及膠原纖維面積百分比均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加減三甲散組肝組織炎癥活動度分級和纖維化程度分期及膠原纖維面積百分比均明顯降低(P0.05)。2.從差異倍數(shù)(fold change1)和顯著水平(P0.05)對差異表達的microRNAs進行篩選。在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中,共有37個差異表達的microRNAs,其中29個表達上調(diào),8個表達下調(diào);在加減三甲散組與正常組比較中,共有100個差異表達的microRNAs,其中80個表達上調(diào),20個表達下調(diào)。同時,取正常較模型組與模型組較加減三甲散組差異表達microRNAs的交集,篩選出14個差異表達的microRNAs。結(jié)論:1.采用CCl_4皮下注射法可成功復制大鼠肝纖維化模型。2.加減三甲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纖維化模型大鼠病理形態(tài)。3.采用microRNA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檢測并篩選出的部分差異表達microRNAs,可能通過交互作用共同體現(xiàn)加減三甲散抗肝纖維化作用及“主客交”理論的部分內(nèi)涵。4.加減三甲散可能通過miR-146b-5p、miR-125b-5p、miR-200b-3p調(diào)控相應(yīng)的功能或通路發(fā)揮抗肝纖維化作用。
【圖文】:
正常組(HE×100)

正常組(MASSON×100)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5.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衍義;薛敬東;;中醫(yī)藥治療肝纖維化的概述[J];中醫(yī)藥導報;2015年23期
2 俞曉芳;宋宇震;林立;吳劍華;;養(yǎng)陰活血中藥對肝纖維化治療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4年12期
3 方華珍;丁成華;程紹民;喻松仁;;自擬化瘀抗纖湯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臨床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年10期
4 周嫻穎;謝淑武;桂幼倫;周潔蕓;李釗;李國停;朱焰;;鱉甲煎丸對復合因素致大鼠脂肪性肝纖維化的治療作用[J];中藥材;2014年07期
5 陳禹霖;;從絡(luò)病學角度淺析“主客交”學說[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4年04期
6 王航宇;陳晶;杜雅菊;;肝纖維化與血管新生研究進展[J];肝臟;2014年01期
7 涂傳濤;王吉耀;;肝纖維化的細胞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年01期
8 劉翔;顧豐華;陳嘉;繆娟;董文心;;鱉甲煎丸對ConA誘導小鼠肝炎和肝纖維化的治療作用[J];中成藥;2013年10期
9 蘭天;曾志;陳穎華;;梔子苷改善CCl_4引起的小鼠肝纖維化損傷的實驗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6期
10 嚴明;徐吉敏;黃健華;葉放;;肝纖維化的中醫(yī)藥治療研究進展[J];四川中醫(yī);2013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朱文思;Zeste基因增強子同源物1,2介導miR-214抑制心肌纖維化的作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趙姝姍;大鼠肝纖維化組織差異MicroRNA的篩選及其與纖維化相關(guān)性分析[D];中南大學;2014年
3 何勇;microRNA-146a通過Smad4調(diào)節(jié)TGF-β1誘導的肝星狀細胞增殖[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
27092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70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