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隨著當代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各種燒傷創(chuàng)傷經(jīng)常出現(xiàn),人口逐漸趨于老年化,糖尿病、放射性治療、壓力大等引起的慢性潰瘍發(fā)病率明顯增加,且創(chuàng)面愈合的病程也會增長。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重點關注創(chuàng)面愈合。積雪草苷霜軟膏的有效成分是從傘形科積雪草的全草中提取出來,已應用于臨床上手術創(chuàng)傷、燒傷、外傷的治療,具有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的作用。積雪草苷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確切機制尚未明確,但這方面的研究已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其促進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的分子機制的研究。目的: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積雪草苷在促進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的分子機制,觀察在積雪草苷作用下,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中細胞周期蛋白(Cyclin)及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表達的變化以探討其對細胞增殖的作用機制,并通過研究積雪草苷對燒傷創(chuàng)面組織的炎癥因子及NF-κ B信號通路的影響情況以探討其抑制炎癥的作用機制。方法:第一部分:建立深Ⅱ°燙傷動物模型72只,采用對照的方法,將大鼠的創(chuàng)面根據(jù)不同處理方式分為兩組,分別為積雪草苷用藥組和對照組,觀察并記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取傷后第1、3、7、11、14、17天創(chuàng)面標本,分別行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以觀察細胞增生情況和CyclinB1、CyclinC、CyclinD1、PCNA表達情況。兩組創(chuàng)面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第二部分:取Wistar大鼠深Ⅱ°燙傷動物模型創(chuàng)面組織細胞進行細胞培養(yǎng),取培養(yǎng)所得細胞,經(jīng)胰蛋白酶消化后分為4組:對照組(未加藥物)和三個不同劑量積雪草苷藥物組,每組均以2~3 ×104個/mL的密度接種于96孔板,每組8孔,其中空白組不加藥物,三個藥物組積雪草苷終濃度分別為10-7、10-6及10-mnol/mL,所有細胞分組處理后培養(yǎng)12h。應用MTT法檢測積雪草苷對燙傷上皮組織細胞增殖的影響,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創(chuàng)面上皮組織巨噬細胞的數(shù)量,應用ELISA檢測上清液中TNF-α、IL-1及IL-10的表達情況:應用Western blot法檢測創(chuàng)面組織中NFkBP65蛋白表達;應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檢測NF-K B的活化情況(主要亞基p65轉運到細胞核內情況)。結果:第一部分:①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72例Wistar大鼠深11°燙傷模型建立成功,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方面,積雪草苷治療組的愈合時間為(17.40±3.15)d;明顯早于非藥物對照組的(22.17±4.02)d,其中對照組還出現(xiàn)1例因創(chuàng)面感染在25 d才完全,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HE染色:積雪草苷治療組于第3天可見明顯增生的表皮細胞,而對照組至第7天可見明顯增生的表皮細胞。③傷后第1、3、7、11、14、17天創(chuàng)面標本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顯示,積雪草苷組CyclinB1、PCNA表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Cycl inC、CyclinD1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二部分:①通過MTT法檢測細胞生長情況:與對照組相比,積雪草苷三個劑量組對細胞增殖均無顯著影響(P0.05),表明上述濃度的積雪草苷對上皮組織細胞無細胞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②積雪草苷治療組第3、7、1 1、14天創(chuàng)面浸潤巨噬細胞數(shù)量均少于對照組。③ELISA檢測上清液中TNF-α、IL-1及IL-10的表達:與空白組的比較,積雪草苷在各個劑量組中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TNF-α以及IL-1的過高表達(P0.05),且各積雪草酸組中隨著濃度的增加,TNF-α及IL-1的表達呈下降趨勢;積雪草苷各劑量組IL-10的表達則明顯高于空白組,隨劑量增加呈上升趨勢。④WB法檢測傷后第7天創(chuàng)面組織中NFkBP65蛋白表達,積雪草苷組低于對照組。⑤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NF-κB核轉運情況:空白組陽性細胞百分率為(80.20±8.11)%,紅染p65亞基主要集中在胞核,說明p65亞基轉運入核明顯;積雪草苷各劑量組p65轉運入核的細胞百分率明顯降低,呈劑量依賴性,四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F=24.172,P0.001);與對照組相比,積雪草苷10-6moL/mL組(t=3.535,P=0.001)和積雪草苷10-5moL/mL組(t=6.675,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①積雪草苷可通過提高CyclinB1、PCNA的表達促進燒傷創(chuàng)面的愈合。了解積雪草苷促進燒傷創(chuàng)面的愈合機制,可以有針對性的聯(lián)合其他藥品,共同用藥,幾種藥物效果疊加,充分利用不同的促進愈合機制,整體加速創(chuàng)面的愈合,縮短愈合時間。②積雪草苷可通過抑制NF-κB主要亞基p65蛋白的核轉運來抑制炎癥反應的過度表達。了解積雪草苷抑制炎癥反應的機制,結合燒傷創(chuàng)面炎癥反應的時間特點,在創(chuàng)面的炎癥期,有針對性的使用,可以減輕創(chuàng)面炎癥反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愈合時間。③積雪草苷應用于燒傷創(chuàng)面的治療具有實用性,在燒傷創(chuàng)面早期即可以使用。創(chuàng)新性:對積雪草苷促進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和發(fā)揮抗炎作用的分子機制進行了研究,對其在燒燙傷創(chuàng)面開始使用的時間進行了預判斷。從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愈合時間這一根本問題在臨床上的使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圖文】:
圖2-1冊染色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8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麗婷;陳文;王湘君;沈婕;馮廣尾;郭松躍;林勇;李騰通;;響應面法優(yōu)化積雪草苷提取工藝研究綜述[J];內江科技;2017年04期
2 朱雪妍;林燕翔;;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三金顆粒中羥基積雪草苷含量[J];中國藥業(yè);2014年02期
3 劉淑云;范明松;李志雄;李丹丹;陳明蒼;吳斌;;羥基積雪草苷大鼠體內代謝研究[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2年06期
4 劉志鋒;趙慧男;聶紹良;;積雪草苷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09年04期
5 李洪忠;萬敬員;張力;羅福玲;章卓;周岐新;;羥基積雪草苷對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草藥;2008年10期
6 高永艷;黎永潔;;反相高效液相蒸發(fā)光散射檢測法測定三金軟膠囊中羥基積雪草苷含量[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年29期
7 張磊;;高效液相法測定三金軟膠囊中羥基積雪草苷含量[J];安徽醫(yī)藥;2008年11期
8 張蕾磊;王海生;姚慶強;欒陽;王秀麗;;RP-HPLC法測定積雪草中積雪草苷和羥基積雪草苷[J];中草藥;2007年03期
9 楊迎;劉嘉琛;杜肖肖;張法榮;;積雪草治療腎系疾病的探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年24期
10 楊沛霖;蔣偉哲;巫玲玲;焦愛軍;;羥基積雪草苷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7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佳銘;林榮海;黃順捷;;積雪草苷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A];畜牧業(yè)環(huán)境、生態(tài)、安全生產(chǎn)與管理——2010年家畜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濤;利天增;祁少海;劉坡;袁即山;趙李平;;積雪草苷對增性性瘢痕中腫瘤壞死因子αmRNA及Ⅰ型膠原表達的影響[A];全國危重燒傷患者早期復蘇對策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夏林虹;邱杞達;;月桂氮卓酮和薄荷醇對復方積雪草苷凝膠體外透皮吸收的影響[A];共鑄醫(yī)藥學術新文明——2012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張濤;榮新洲;楊榮華;利天增;徐盈斌;;積雪草苷對增生性瘢痕中轉化生長因子-β mRNA及基質金屬蛋白酶類表達的影響[A];2008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張濤;利天增;祁少海;劉坡;徐盈斌;柯昌能;;積雪草苷對增性性瘢痕中轉化生長因子βmRNA及Ⅰ,Ⅲ膠原表達的影響[A];全國危重燒傷患者早期復蘇對策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張濤;利天增;祁少海;徐盈斌;謝舉臨;;積雪草苷對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中細胞周期蛋白、增殖細胞核抗原表達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燒傷外科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謝黔鋒;蔣玲;;三金片快速檢驗方法研究[A];2007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八屆中藥鑒定學術研討會、2007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中藥專業(yè)委員會全國中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夏林虹;黃作君;陳t熞,
本文編號:26341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3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