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斷層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在全腦全脊髓放療中的急性血液學毒性及劑量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螺旋斷層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在全腦全脊髓放療中的急性血液學毒性及劑量學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①螺旋斷層放療 常規(guī)放療 全腦全脊髓照射 血液學毒性②螺旋斷層放療 三維適行放療 劑量學
【摘要】:目的: ①比較螺旋斷層放療和常規(guī)放療在全腦全脊髓放療中引起的急性血液學毒性。 ②評估全腦全脊髓常規(guī)放療計劃、三維適形放療計劃與螺旋斷層放療計劃的劑量學特點。 方法: ①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住院的70例全腦全脊髓放療患者放療期間的急性血液學資料,按治療技術分為螺旋斷層放療組(HT,14例)和常規(guī)放療組(CRT,56例),參照CTCAE v3.0不良反應評價標準記錄并比較兩組骨髓抑制情況,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②選取行全腦全脊髓放療患者的CT圖像10例,在MIM系統(tǒng)上勾畫靶區(qū)及危及器官后,分別傳輸至Xio-Release4.62.00及HI· ART Version4.0.4治療計劃系統(tǒng),分別命名為CRT組、3DCRT組、HT組,三組計劃均給予相同的處方劑量及分割方式,予DT36Gy/18f,單次劑量2Gy/f,并設定關鍵器官及結構的劑量限定。3組計劃完成后,分別對靶區(qū)的均勻性指數、適行指數、等劑量曲線覆蓋程度、劑量體積直方圖分布和危及器官平均劑量、最大劑量及體積分數進行評估,并進行兩兩比較,組間差異性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①放療期間HT組和CRT組白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下降發(fā)生率分別為100%、100%、78.6%及91.1%、67.9%、32.1%(P0.05);兩組Ⅲ-Ⅳ度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下降的發(fā)生率分別為85.7%、50%、14.2%及35.8%、10.7%、0(P0.05);HT組和CRT組各有92.8%(10/14)和10.7%(6/56)的患者因骨髓抑制延誤放療(P0.05);HT組平均出現骨髓抑制時間為11.50天,CRT組為17.37天(P0.05)。放療前化療患者較未化療患者骨髓抑制重,化療組與未化療組Ⅰ-Ⅳ度白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下降發(fā)生率分別為100%、100%、66.7%及90.4%、65.4%、32.7%,兩組Ⅲ~Ⅳ度白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下降占61.1%、27.8%、5%及40.4%、15.4%、0,其血小板及血紅蛋白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②等劑量曲線分布圖顯示3組計劃靶區(qū)的覆蓋均滿足處方要求;DVH圖提示HT組劑量梯度最優(yōu);三組計劃的HI值及CI值分別為(按CRT組、3DCRT組、HT組順序,下同)1.16±0.05及1.02±0.01、1.2±0.04及1.01±0.01、1.03±0.01及1.01,(P0.05),HT計劃中靶區(qū)劑量的均勻性HI)、適形度(CI)優(yōu)于CRT、3DCRT;3組計劃OAR的Dmean比較為CRT組3DCRT組HT組,HT組OAR的Dmean劑量最;3組計劃OAR的Dmax比較為CRT組3DCRT組HT組,HT組OAR的Dmax劑量最小;3組計劃OAR的V5比較為HT組3DCRT組CRT組,CRT組的V5低劑量區(qū)最;3組計劃大多OAR的V10之間差異不明顯;3組計劃的V20比較為CRT組3DCRT組HT組,HT組的V20低劑量區(qū)最小。 結論: ①全腦全脊髓螺旋斷層放療骨髓抑制較常規(guī)放療發(fā)生率高,程度重,臨床需引起重視,可能與骨髓和全身低劑量照射范圍、劑量及化療等因素相關,需進一步研究。 ②CSI-HT相較CSI-CRT、CSI-3DCRT具有優(yōu)越的劑量分布及適形性,臨床操作簡便易行,值得推廣使用,但正常組織低劑量區(qū)的提高對臨床的影響尚有待進一步臨床觀察。
【關鍵詞】:①螺旋斷層放療 常規(guī)放療 全腦全脊髓照射 血液學毒性②螺旋斷層放療 三維適行放療 劑量學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0.55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文獻研究11-17
- 1.1 現代醫(yī)學研究概況11-14
- 1.1.1 全腦全脊髓放療劑量學研究11
- 1.1.2 化療在全腦全脊髓放療中的應用研究11-12
- 1.1.3 不同放療技術在全腦全脊髓放療中的應用12-13
- 1.1.4 展望13-14
- 1.2 中醫(yī)研究概況14-17
- 1.2.1 癌病的病因病機研究14
- 1.2.2 中醫(yī)藥在放療中的作用14-15
- 1.2.3 辨證分型15
- 1.2.4 中藥單藥研究15
- 1.2.5 中成藥研究15
- 1.2.6 展望15-17
- 第二章 臨床研究17-32
- 2.1 螺旋斷層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在全腦全脊髓放療中的急性血液學毒性比較17-21
- 2.1.1 資料與方法17-18
- 2.1.2 結果18-20
- 2.1.3 討論20-21
- 2.1.4 結論21
- 2.2 螺旋斷層放療與常規(guī)放療在全腦全脊髓放療與的劑量學比較21-32
- 2.2.1 材料與方法21-23
- 2.2.2 結果23-30
- 2.2.3 討論30-31
- 2.2.4 結論31-32
- 結語32-33
- 參考文獻33-37
- 附錄37-40
- 附錄1 主要縮略詞表37
- 附錄2 KPS評分表37-38
- 附錄3 CTCAE v3.0標準38
- 附錄4 靶區(qū)勾畫圖38-40
-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40-41
- 致謝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聲池;;益氣補血升板方治療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28例[J];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馮維先;;用金署葉對抗放化療[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08年05期
3 趙國;;辨證論治小兒特發(fā)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體會[J];陜西中醫(yī);2011年07期
4 黃智芬;劉俊波;黃常江;黎漢忠;譚志強;張作軍;;黃芪注射液配合西藥治療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30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0年01期
5 張苗海;張英羽;;中醫(yī)藥防治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年23期
6 張金葆;;螺旋斷層放療系統(tǒng)的先進性評估分析[J];中國醫(yī)療設備;2009年04期
7 徐壽平;王連元;戴相昆;黃昊;解傳濱;;螺旋斷層放療系統(tǒng)原理及其應用[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8年12期
8 陳權彰;惡性腫瘤放療反應的中醫(yī)治療對策[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1997年04期
9 王德昌,劉原昭,田麗紅,馬建光,李雪南,肖素華;30例原發(fā)顱內生殖細胞瘤治療的遠期療效[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1年03期
10 劉玉春,劉玉萍;放化療副損傷病機與辨治[J];中醫(yī)藥學報;2002年04期
,本文編號:6960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69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