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下頜軟硬組織爆炸傷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1 21:23
目的建立人下頜軟硬組織爆炸傷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模型,分析人下頜軟硬組織爆炸傷致傷過程及生物力學特點。方法采集人頜面部CT和MRI數(shù)據(jù),建立包含人下頜骨、咬肌軟硬組織爆炸傷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模型,并通過與三維有限元的爆炸傷模型對比研究,分析該模型在爆炸傷研究中的有效性。結果建立的咬肌-下頜骨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模型粒子數(shù)為4 538,與人解剖結構相似,細節(jié)損失少,模擬了爆炸沖擊波對下頜骨、咬肌的損傷情況,爆炸導致左側下頜角、髁狀突骨折,咬肌廣泛撕裂損傷,該仿真結果與三維有限元仿真結果接近。結論在頜面部軟硬組織爆炸傷中,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研究方法相對于三維有限元研究方法在組織大變形、裂紋擴展、爆炸沖擊等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可作為頜面部爆炸傷模型研究的新方法。
【文章來源】: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20,42(2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實驗設備與軟件
1.2 人下頜軟硬組織SPH和FEM模型的建立
1.3 FEM模型的建立
1.4 SEM模型的建立
1.5 人下頜軟硬組織爆炸傷SPH和FEM模擬
1.6 FEM模型材料屬性設置
1.7 SPH模型的參數(shù)設置
2 結果
2.1 人下頜軟硬組織FEM模型的建立
2.2 人下頜軟硬組織SPH模型的建立
2.3 人下頜骨爆炸傷SPH與FEM模型應力分析
2.4 咬肌爆炸傷SPH與FEM模型應力分析
2.5 SPH與FEM模型應力-時間變化曲線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下頜角撞擊傷造成顳下頜關節(jié)間接損傷的有限元模擬及生物力學分析[J]. 黃君杰,徐帥,季艷丹,張綱,譚穎徽.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20(15)
[2]頜面部爆炸傷造成顱底繼發(fā)損傷三維有限元仿真模擬及生物力學分析[J]. 周旭華,朱勛志,歐陽榮建,曾勇,張綱,譚穎徽.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9(04)
[3]人上頜骨爆炸沖擊傷有限元仿真模擬及生物力學分析[J]. 歐陽榮鍵,朱勛志,周旭華,楊資洋,曾勇,張綱,譚穎徽. 軍事醫(yī)學. 2018(08)
[4]人下頜骨頦部正中位置槍彈傷的有限元動態(tài)模擬及分析[J]. 唐震,周中華,張紹祥,張綱,陳渝斌,雷濤,譚穎徽.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1(08)
[5]空間碎片超高速碰撞問題的SPH方法模擬[J]. 徐金中,湯文輝. 強度與環(huán)境. 2008(05)
博士論文
[1]下頜骨火器傷有限元仿真及生物力學機制的初步研究[D]. 陳渝斌.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0
[2]高速碰撞中的SPH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 卞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44938
【文章來源】: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20,42(2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實驗設備與軟件
1.2 人下頜軟硬組織SPH和FEM模型的建立
1.3 FEM模型的建立
1.4 SEM模型的建立
1.5 人下頜軟硬組織爆炸傷SPH和FEM模擬
1.6 FEM模型材料屬性設置
1.7 SPH模型的參數(shù)設置
2 結果
2.1 人下頜軟硬組織FEM模型的建立
2.2 人下頜軟硬組織SPH模型的建立
2.3 人下頜骨爆炸傷SPH與FEM模型應力分析
2.4 咬肌爆炸傷SPH與FEM模型應力分析
2.5 SPH與FEM模型應力-時間變化曲線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下頜角撞擊傷造成顳下頜關節(jié)間接損傷的有限元模擬及生物力學分析[J]. 黃君杰,徐帥,季艷丹,張綱,譚穎徽.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20(15)
[2]頜面部爆炸傷造成顱底繼發(fā)損傷三維有限元仿真模擬及生物力學分析[J]. 周旭華,朱勛志,歐陽榮建,曾勇,張綱,譚穎徽.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9(04)
[3]人上頜骨爆炸沖擊傷有限元仿真模擬及生物力學分析[J]. 歐陽榮鍵,朱勛志,周旭華,楊資洋,曾勇,張綱,譚穎徽. 軍事醫(yī)學. 2018(08)
[4]人下頜骨頦部正中位置槍彈傷的有限元動態(tài)模擬及分析[J]. 唐震,周中華,張紹祥,張綱,陳渝斌,雷濤,譚穎徽.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1(08)
[5]空間碎片超高速碰撞問題的SPH方法模擬[J]. 徐金中,湯文輝. 強度與環(huán)境. 2008(05)
博士論文
[1]下頜骨火器傷有限元仿真及生物力學機制的初步研究[D]. 陳渝斌.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0
[2]高速碰撞中的SPH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 卞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449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449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