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2 21:59
本文關鍵詞: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競技跆拳道項目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目前,參與跆拳道訓練的人數眾多,尤其以青少年為主。前期通過觀察業(yè)余跆拳道訓練及與跆拳道俱樂部負責人和教練員訪談得知,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在訓練中的運動損傷與專業(yè)跆拳道運動員一樣不容忽視。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預防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在訓練中發(fā)生運動損傷以及損傷之后怎樣進行康復訓練,成為跆拳道從業(yè)者及練習者普遍關注的問題。該論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觀察法、數理統(tǒng)計等方法展開研究,對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現狀、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運動損傷的對策進行了系統(tǒng)探討。通過調查對濟南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現狀得出以下結論:(1)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情況較為普遍,損傷發(fā)生率超過三分之一,男生損傷發(fā)生率略高于女生;不同訓練年限的練習者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情況存在一定差別,訓練3年以上的練習者超過三分之二發(fā)生過運動損傷,損傷發(fā)生率最高。(2)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最容易發(fā)生損傷的部位是腳趾,腳趾的損傷發(fā)生人數接近損傷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其他易發(fā)生損傷的部位按發(fā)生率從高到低依次是踝關節(jié)、手指、膝關節(jié)、腿部;從損傷性質來看,急性損傷超過百分之八十;損傷程度多屬于輕度損傷和中度損傷。(3)從運動損傷類型來看,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有超過三分之一發(fā)生扭傷,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挫傷,在接近四分之一的練習者中發(fā)生;皮膚損傷和肌肉損傷排在第三、四位。(4)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發(fā)生損傷的時期主要集中在腿法練習和實戰(zhàn)練習,占受傷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8.7%和23.8%;與專業(yè)跆拳道運動員不同的是,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和自由活動時期也有較多運動損傷發(fā)生。(5)因業(yè)余跆拳道練習發(fā)生的損傷主要以輕度損傷和中度損傷為主,因此大部分練習者受傷后采取的是休息或邊訓練邊治療的措施。通過對業(yè)余跆拳道的現狀進行分析,得出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學員自身及生理的致傷因素:人體解刨結構弱點與跆拳道運動技術要求之間的矛盾;身體素質不足;自身技術動作欠缺;自我保護不足。(2)練習者心理情緒及考級比賽的致傷因素:外界和社會因子的影響;意志脆弱和恐懼的心態(tài);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過高的自我期望;訓練或比賽動機不正確;注意力不集中。(3)教練員因素:教練員自身技術欠缺;分組及訓練方法不當;準備活動不合理;局部負荷過大及運動疲勞。(4)因道館場地設施問題引發(fā)的損傷。針對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致傷因素,本研究提出以下相關對策:(1)針對練習者自身及生理致傷因素的對策有:加強易傷部位的保護或鍛煉;教練員課前檢查詢問學員身體狀況;加強身體素質練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2)針對練習者心理情緒致傷因素的對策有:發(fā)揮社會關系對練習者的影響;消除恐懼,培養(yǎng)自信心;加強意志品質和自我意志的培養(yǎng);放松和注意力訓練。(3)針對教練員的預防練習者運動損傷的對策有:教練員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教學技能;合理的分組和訓練方式;帶領學員做好準備活動;控制運動負荷,技術練習循序漸進。(4)對場地設施的容易引發(fā)運動損傷的問題進行改善。
【關鍵詞】:業(yè)余跆拳道 青少年 運動損傷 致因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86.9;R873
【目錄】: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1 前言13-15
- 1.1 選題依據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3-15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義14-15
- 1.3 創(chuàng)新點15
- 2 文獻綜述15-21
- 2.1 運動損傷概念及分類15
- 2.2 影響運動損傷與恢復的心理因素研究15-17
- 2.3 跆拳道運動損傷的研究17-21
- 2.3.1 跆拳道運動損傷發(fā)生率和損傷類型及程度的研究17-18
- 2.3.2 跆拳道運動損傷致因的研究18-19
- 2.3.3 跆拳道運動損傷預防對策的研究19-21
- 3 研究對象與方法21-23
- 3.1 研究對象21
- 3.2 研究方法21-23
- 3.2.1 文獻資料法21
- 3.2.2 問卷調查法21-23
- 3.2.3 數理統(tǒng)計法23
- 3.2.4 觀察法23
- 3.2.5 訪談調查法23
- 3.2.6 邏輯分析法23
- 4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現狀23-29
- 4.1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率23-25
- 4.2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部位25-26
- 4.3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性質和程度26-27
- 4.4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類型27-28
- 4.5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易發(fā)時段28
- 4.6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后治療措施28-29
- 5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29-42
- 5.1 學員自身及生理的致傷因素30-33
- 5.1.1 人體解剖結構弱點與跆拳道運動技術要求之間的矛盾30
- 5.1.2 身體素質不足30-31
- 5.1.3 自身技術動作欠缺31-32
- 5.1.4 自我保護不足32-33
- 5.2 心理情緒及考級比賽的致傷因素33-36
- 5.2.1 外界和社會因子的影響33-34
- 5.2.2 意志脆弱和恐懼的心態(tài)34
- 5.2.3 強烈的競爭意識與過高的自我期望34-35
- 5.2.4 訓練或比賽動機不正確35
- 5.2.5 注意力不集中35-36
- 5.3 教練員因素36-41
- 5.3.1 濟南市跆拳道俱樂部教練員隊伍的基本狀況統(tǒng)計36-38
- 5.3.2 教練員自身技術欠缺38
- 5.3.3 分組及訓練方法不當38-39
- 5.3.4 準備活動不合理39-40
- 5.3.5 局部負荷過大及運動疲勞40-41
- 5.4 場地設施致傷因素41-42
- 6 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對策分析42-48
- 6.1 針對學員自身生理致傷因素的對策42-44
- 6.1.1 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42
- 6.1.2 加強易傷部位的保護或鍛煉42-43
- 6.1.3 課前檢查身體狀況43
- 6.1.4 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提高43-44
- 6.2 心理情緒致傷因素的對策44-46
- 6.2.1 發(fā)揮社會關系對于練習者的影響44
- 6.2.2 消除恐懼培養(yǎng)自信心44-45
- 6.2.3 加強練習者自我意志的培養(yǎng)45
- 6.2.4 放松和注意力訓練45-46
- 6.3 教練員致傷因素對策46-48
- 6.3.1 教練員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教學技能46
- 6.3.2 合理的分組和訓練方式46-47
- 6.3.3 做好準備活動47
- 6.3.4 控制運動負荷技術練習循序漸進47-48
- 6.4 場地設施的改善對策48
- 7 結論與建議48-50
- 7.1 結論48-49
- 7.2 建議49-50
- 致謝50-51
- 參考文獻51-55
- 附錄55-60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朱麗華,劉柏,趙鑫,陳立人,盧秀棟,王潤強,尚迎秋,孟昭瑞;我國優(yōu)秀跆拳道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何蕓;;跆拳道專選班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1年02期
3 李志敢,陳潤麟;廣東省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特點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4 李君華;趙偉諾;;跆拳道俱樂部訓練運動損傷調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鮑勁松;左天香;;青少年運動損傷心理因素探析[J];考試周刊;2011年31期
6 曾雪珍;童炳珍;;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后的心理反應及其心理恢復措施[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呂晶紅;;普通高校跆拳道選項課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以中國礦業(yè)大學為例[J];運動;2013年22期
本文關鍵詞: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21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21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