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阿霉素的膠原蛋白—聚(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在卵巢癌中抗腫瘤效果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負載阿霉素的膠原蛋白—聚(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在卵巢癌中抗腫瘤效果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阿霉素 膠原蛋白 納米微球 載藥系統(tǒng) 卵巢癌
【摘要】:目的研究負載阿霉素的膠原蛋白-聚(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納米微球的制備方法及其在卵巢癌中抗腫瘤效果的研究。方法1.利用硼酸與二醇的化學反應(yīng)通過在水溶液中聚合的方法制備膠原蛋白-聚(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2.利用制備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作為負載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載體,通過靜電作用將鹽酸阿霉素負載在納米微球中。3.應(yīng)用動態(tài)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及透射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觀察制備的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粒徑分布及其形貌。4.測定載藥納米微球的載藥量及包封效率,并通過釋放實驗研究制備的載藥納米微球在體外釋放情況。5.研究載藥納米微球?qū)β殉舶┘毎鸄2780的細胞毒性實驗。6.建立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研究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在卵巢癌中抗腫瘤效果。結(jié)果1.成功制備了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DLS測得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平均粒徑約為79nm,尺寸分布較為均一。利用TEM考察納米微球分散良好且尺寸均一,約為75nm,形狀為球形。2.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qū)H不存在敏感性。納米微球與溫度及溶液中葡萄糖濃度相關(guān)。DLS觀察負載阿霉素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平均尺寸約為81.3 nm左右,尺寸分布較均勻。3.納米微球?qū)Π⒚顾氐妮d藥量為10%,包封效率為97%。通過TEM觀察到載藥納米微球呈球形并且分散良好,粒徑主要分布在79 nm。4.載藥納米微球在不同PH值溶液中釋放實驗結(jié)果證明負載阿霉素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作為阿霉素抗腫瘤藥物的載體,可以有很好緩釋的效果和腫瘤部位選擇性釋放的特性。5.細胞毒性實驗說明空白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qū)2780細胞沒有細胞毒性。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細胞毒性低于自由DOX,結(jié)果顯示載藥納米微球有較好的緩釋功能及潛在降低毒副作用的可能。6.在相同的給藥劑量下,載藥納米微球組對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增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結(jié)論成功制備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相比于自由DOX具有更高的抗卵巢癌效果。
【關(guān)鍵詞】:阿霉素 膠原蛋白 納米微球 載藥系統(tǒng) 卵巢癌
【學位授予單位】:南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943;R96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緒論10-13
- 1.1 課題來源、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10-12
- 1.2.1 國外研究概況10-11
- 1.2.2 國內(nèi)研究概況11-12
- 1.3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12-13
- 第二章材料與方法13-21
- 2.1 研究資料及儀器設(shè)備13-16
- 2.1.1 實驗試劑13-14
- 2.1.2 主要儀器及耗材14-16
- 2.1.3 細胞和動物16
- 2.2 實驗流程與方法16-21
- 2.2.1 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的合成16
- 2.2.2 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制備16-17
- 2.2.3 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形貌觀察17
- 2.2.4 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穩(wěn)定性測定17
- 2.2.5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制備17-18
- 2.2.6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載藥量和包封效率的測定18
- 2.2.7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粒徑及形貌觀察18
- 2.2.8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體外釋放實驗18-19
- 2.2.9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qū)2780細胞細胞毒性實驗19
- 2.2.10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與卵巢癌細胞共培養(yǎng)后的免疫熒光染色19-20
- 2.2.11 負載DOX的Collagen -PAPBA納米微球的體內(nèi)抗腫瘤效果20
- 2.2.12 統(tǒng)計學處理20-21
- 第三章結(jié)果21-33
- 3.1 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制備及表征21-26
- 3.1.1 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的合成21-22
- 3.1.2 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形貌觀察22-23
- 3.1.3 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穩(wěn)定性研究23-26
- 3.2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制備及表征26-30
- 3.2.1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形貌觀察26-27
- 3.2.2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體外釋放實驗27-28
- 3.2.3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載藥量及包封效率的測定28
- 3.2.4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細胞毒性實驗28-30
- 3.3 負載DOX的Collagen-PAPBA納米微球的體外抗卵巢癌效果30-31
- 3.4 負載DOX的Collagen -PAPBA納米微球的體內(nèi)抗腫瘤效果31-33
- 第四章討論33-36
- 第五章結(jié)論36-37
- 參考文獻37-40
- 英文縮寫詞表40-41
- 綜述41-49
- 綜述參考文獻46-49
-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與參加的項目49-50
- A:已發(fā)表文章49
- B:在國際學術(shù)會議上發(fā)表的論文49
- C:所參加的項目49-50
- 致謝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梅建國;林初文;劉吉山;姚春陽;沈志強;王金良;;納米微球在生物醫(yī)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J];材料導(dǎo)報;2011年S2期
2 肖乃玉;鐘樂;翟萬京;白衛(wèi)東;;結(jié)構(gòu)明確的可降解醛基功能化含糖納米微球的制備[J];高分子學報;2012年08期
3 林英;吳翔;許青波;高建綱;;殼聚糖基熒光納米微球的合成及性質(zhì)[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4 林英;丁寅;蔣錫群;;高分子-無機復(fù)合納米微球的制備和診療應(yīng)用[J];化學進展;2014年Z1期
5 張琛;楊光智;史興亞;馬明;靳楠;陳建;;不同粒徑聚丙烯腈基炭納米微球制備的有效途徑[J];山西科技;2014年02期
6 王志英;范麗恒;楊成;劉曉亞;陳明清;;無皂乳液共聚制備納米微球[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3期
7 陳艷;危大福;張幼維;趙炯心;吳承訓;孔孟之;;模板聚合法制備穩(wěn)定的抗菌性納米微球[J];合成技術(shù)及應(yīng)用;2007年04期
8 謝宇;尚曉嫻;蔣豐興;胡金剛;顏流水;;殼聚糖納米微球?qū)εQ宓鞍椎陌夂途忈屝Ч芯縖J];化學研究與應(yīng)用;2008年12期
9 楊培慧;劉媚;張建瑩;李周明;蔡繼業(yè);;5-氟尿嘧啶/殼聚糖載藥納米微球的制備及性能[J];化學研究與應(yīng)用;2009年01期
10 強新新;趙志超;宋鋒玲;彭孝軍;樊江莉;;超細熒光聚合物納米微球的制備[J];應(yīng)用化學;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山獻松;張幼維;吳承訓;;明膠納米微球的絲肽負載和釋放研究[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2 宋巖;楊清彪;戰(zhàn)乃乾;于苗;李耀先;;含卟啉熒光納米微球的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納米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孫雨薇;倪忠斌;黃曉華;劉曉亞;陳明清;;鋱(Ⅲ)-酰胺類復(fù)合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光學性質(zhì)初探[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1)[C];2007年
4 鄔娟;張洪斌;張琦;;可德膠多糖及其衍生物納米微球的制備及表征[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5 胡勇;蔣錫群;;殼聚糖—二氧化硅空心納米微球的制備[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6 郭睿;張樂洋;蔣錫群;;通過“綠色”方法制備高分子-金復(fù)合納米微球[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7 陳孟婕;陳新;;負載紫杉醇絲蛋白納米微球的研究制備[A];2010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shù)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丁丹;蔣錫群;;可生物降解的明膠-聚丙烯酸復(fù)合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作為藥物載體的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9 王子妤;林梅;王瓊;張東生;;三硫化二砷納米微球的掃描電鏡觀察和圖像分析[A];2006年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譚穎;徐昆;王丕新;;熱誘導(dǎo)淀粉基納米微球向微囊泡的轉(zhuǎn)變[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廖勇斌;蘇州納米微球演繹“科技神奇”[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宗文雯邋實習生 凌昕瑤;納米微球“小身材”蘊藏“大智慧”[N];蘇州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阿拉坦珠拉(ALTANGEREL ALTANZUL);新型生物相容性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siRNA遞送效率的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6年
2 李彥艷;殼聚糖油酸復(fù)合物納米微球的制備及性能[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3 孟慶男;聚合物輔助合成具有殼層結(jié)構(gòu)的納米微球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武永濤;基于有機納米微球的復(fù)合水凝膠的設(shè)計制備與功能構(gòu)筑[D];東華大學;2011年
5 汪(山獻)松;基于蛋白質(zhì)及其衍生物的自組裝[D];東華大學;2008年
6 朱陵君;小檗胺與紫杉醇納米微球的構(gòu)建及其體外協(xié)同抑瘤效應(yīng)評價[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7 劉杰;生物降解聚酯作為抗癌藥物和基因載體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林英;高分子納米復(fù)合造影材料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張魯中;高分子納米給藥體系的構(gòu)建及抗腫瘤效果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王燕萍;TiO_2及其復(fù)合微球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兆恒;負載雷替曲塞的HSA納米微球的生物性能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2 陳潔;刺激—響應(yīng)性聚合物熒光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在生物成像方面的應(yīng)用[D];吉林大學;2016年
3 姬廣銀;離子液體微乳液的構(gòu)建及其在淀粉納米微球合成中的應(yīng)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4 龔瑩;磁性熒光多功能納米微球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湖北大學;2015年
5 陳飛;HIFU“帽式”消融及載血卟啉單甲醚納米微球的相關(guān)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楊鵬;新型C-PC/CMC-CD59sp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對HeLa細胞的靶向抗腫瘤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7 蔣海燕;負載阿霉素的膠原蛋白—聚(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在卵巢癌中抗腫瘤效果的研究[D];南通大學;2015年
8 毛章卓;基于天然高分子衍生物的聚合物納米微球的負載和釋放行為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9 劉廣峰;功能性聚合物納米微球的制備[D];蘭州大學;2009年
10 吳晶;電噴霧法一步制備含鍵合相納米微球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308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3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