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毒素毒性作用機制及防治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蓖麻毒素毒性作用機制及防治研究進展
【摘要】:蓖麻毒素為提取自蓖麻子的植物毒素,屬于Ⅱ型核糖體活性抑制劑,含有A和B亞基(RTA和RTB),通過二硫鍵相連。RTB與靶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結合,介導毒素內(nèi)吞進入細胞并沿逆向轉運途徑進入內(nèi)質網(wǎng),還原釋放RTA進入細胞質。在細胞質內(nèi)RTA通過其RNA核糖酶活性抑制蛋白合成產(chǎn)生細胞毒性。除蛋白合成抑制作用,蓖麻毒素還具有誘導細胞凋亡、細胞因子釋放及過氧化作用。蓖麻毒素具有制備成本低廉、性質穩(wěn)定、多種中毒途徑和無特效解毒藥等特點。由于它毒性劇烈,作為生物戰(zhàn)劑和恐怖劑,嚴重威脅公共安全。本文針對蓖麻毒素作為恐怖劑應用歷史、結構和毒性作用機制、檢測方法和特異性抗毒藥物研究進行綜述。
【作者單位】: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南開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蓖麻毒素 核糖體活性抑制蛋白 生物恐怖
【分類號】:R99
【正文快照】: 蓖麻在世界各國均有種植,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國和巴西,占世界產(chǎn)量的95%以上。蓖麻全株有毒,其中蓖麻籽中毒素含量最高。蓖麻毒素(ricin)制備成本低廉、毒性極強、多種中毒途徑、潛伏期長、性質穩(wěn)定、無特效的解毒藥。近10年來,蓖麻毒素作為暗殺、恐怖武器已構成全球性威脅。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詹素云;快速簡便提取蓖麻毒素[J];宜春醫(yī)專學報;1989年Z1期
2 董巨瑩,藥立波,彭宣憲,蘇成芝;蓖麻毒素對肝癌細胞有絲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影響[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0年06期
3 葛利萍,詹金彪;蓖麻毒素在細胞內(nèi)的運輸和轉運途徑研究進展[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年06期
4 郭雷鳴;馮健男;黎燕;;蓖麻毒素A鏈與底物作用的結構基礎及其解毒劑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6年01期
5 王俊虹;康琳;高姍;賈楊;王景林;;蓖麻毒素及其檢測技術[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7年02期
6 王英;邱澤武;;蓖麻毒素中毒與救治[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7年03期
7 馮玉奎;張立營;孫宇;孫英姿;;利用生物條形碼技術對蓖麻毒素進行微量檢測[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年10期
8 武軍華;李倩;董娜;王玉霞;賈培媛;梁曉;趙元忠;;膨化脫毒處理后蓖麻籽粕中蓖麻毒素的檢測[J];軍事醫(yī)學;2013年01期
9 王蒙;錢軍;穆成龍;趙思言;鄭關雨;付瑩瑩;孫玉成;萬家余;劉文森;劉林娜;;蓖麻毒素對原代培養(yǎng)小鼠肺泡上皮細胞的影響[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3年08期
10 王文學,郭正仁;簡便經(jīng)濟的蓖麻毒素提取分離法[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8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林娜;高宏偉;劉寧;李吉平;孫玉成;劉文森;萬家余;;蓖麻毒素對小鼠腸道損傷機制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毒物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曹曦元;彭暉;郭雷鳴;馮健男;沈倍奮;黎燕;;蓖麻毒素A鏈拮抗小分子化合物的生物學評價[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3 尹惠瓊;賈茗嫻;楊姝;王升啟;章金剛;;蓖麻毒素新型納米探針免疫檢測技術[A];第五次全國免疫診斷暨疫苗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詹金彪;陳永對;王克夷;;蓖麻毒素A鏈與內(nèi)質網(wǎng)保留信號肽KDEL融合蛋白的表達與細胞毒性研究[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3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劉冰;童朝陽;郝蘭群;穆唏惠;田艷慧;;納米金在壓電免疫傳器檢測蓖麻毒素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6 郭建巍;王順濤;郭黎明;馬驄;馮健男;沈倍奮;;重組蓖麻毒素A鏈的原核表達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鑒定及應用[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康p樁,
本文編號:7217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2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