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A和碳量子點熒光探針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5 17:02
本文關鍵詞:BSA和碳量子點熒光探針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牛血清白蛋白 碳量子點 熒光探針 作用機理 頭孢地尼 醋氯芬酸 非諾呋他林 腎上腺色腙 柳氮磺吡啶
【摘要】: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在生物血漿中的含量極為豐富,它不僅維持著主要的血漿滲透壓,而且能與血液中的大部分藥物發(fā)生可逆性結合,從而在生物體內起到儲存、運輸、代謝藥物的功效。因此,考察SA和藥物分子的作用機制對于研究藥物在生物體內的儲存、運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為載體蛋白,探究其與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已有很多報道,但以生物大分子作為熒光探針,利用其內源性熒光的變化來進行藥物定量分析的報道較少。碳量子點(Carbon quantum dots,CDs)是一種新型熒光碳針,具有類似于傳統(tǒng)半導體量子點的發(fā)光性能,小尺寸特性,還具有水溶性好和生物毒性低的特點,使其在生物學等領域有了很好的應用價值。CDs對于離子的識別和檢測已經(jīng)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但在藥物分析方面應用較少。本論文選用廉價的碳源合成熒光量子產率高的碳量子點,并分別以BSA和碳量子點為熒光探針,研究其與藥物的相互作用,評價其分析性能,以實現(xiàn)對藥物的定量檢測。論文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為文獻綜述,二為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包括以下五個內容:1.在pH=7.40的Tris-HCl緩沖介質中,非諾呋他林對牛血清白蛋白的熒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據(jù)此以BSA為熒光探針,實現(xiàn)了對非諾呋他林的測定。非諾呋他林濃度在8.0×10-9mol/L~2.8×10-7mol/L范圍內與體系ΔF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為0.9955,方法檢出限為5.4×10-9 mol/L,相對標準偏差為0.86%(n=5,c=2.0×10-7 mol/L)。應用該方法于樣品中非諾呋他林含量的測定,結果比較滿意。同時對體系的猝滅機理進行了研究,通過測定熒光壽命、探討溫度對猝滅常數(shù)的影響以及紫外吸收光譜的變化,確定非諾呋他林與牛血清白蛋白之間發(fā)生的是靜態(tài)猝滅和非輻射能量轉移。按照Stern-Volmer方程和F?rster理論得出了不同溫度下的結合位點數(shù),結合常數(shù)和結合距離,熱力學函數(shù)表明非諾呋他林與BSA之間主要為靜電引力;應用同步熒光光譜法考察了非諾呋他林對BSA構象的影響。2.在ph=6.60的b-r緩沖溶液中,采用熒光光譜法研究了頭孢地尼(cef)對牛血清白蛋白熒光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頭孢地尼的加入促使bsa的熒光強度明顯降低,cu2+存在下頭孢地尼對bsa的熒光猝滅程度進一步增強。在選定的實驗條件下,頭孢地尼濃度在6.0×10-9mol/l~3.6×10-7mol/l(0.9997)范圍內與體系的猝滅值Δf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為3.3×10-9mol/l,相對標準偏差為0.35%(n=5,c=8.0×10-8mol/l)。該方法對于片劑頭孢地尼含量的檢測,結果令人滿意。于模擬生理條件下,通過測定熒光壽命,猝滅常數(shù)以及紫外吸收曲線的變化,確定牛血清白蛋白和頭孢地尼之間發(fā)生了靜態(tài)猝滅,結合位點數(shù)為1,bsa與頭孢地尼之間以范德華力為主。同步熒光法的測定證明頭孢地尼對牛血清白蛋白的酪氨酸殘基有影響。3.在酸性介質中,依據(jù)醋氯芬酸對bsa的內源性熒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以bsa為熒光探針定量檢測醋氯芬酸含量的新方法。醋氯芬酸濃度在4.0×10-8mol/l~2.8×10-6mol/l(0.9963)范圍內與Δf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對標準偏差為0.43%(n=5,c=8.0×10-7mol/l),方法檢出限為3.1×10-8mol/l。在模擬生理條件下,研究了溫度對ksv的影響以及uv-vis光譜的變化,探討了醋氯芬酸與bsa之間的作用機理,并依據(jù)stern-volmer方程得出了各溫度下的結合位點數(shù)、結合常數(shù)和具體結合位置及作用力類型,根據(jù)同步熒光法探究了醋氯芬酸對bsa構象的影響。4.以檸檬酸為原料,應用高溫裂解法合成了石墨烯碳量子點(gqds),并利用peg2000鈍化劑修飾提高量子產率。應用熒光光譜法,紫外光譜法,紅外光譜法等對其發(fā)光性能進行了表征。在tris-hcl緩沖介質中,一定濃度的腎上腺色腙(cbzc)對gqds熒光信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據(jù)此實現(xiàn)了以gqds為熒光探針對腎上腺色腙的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種類的緩沖溶液、gqds濃度、反應時間、增敏劑等其他條件對體系的影響?刂苂qds的濃度為一定量時,體系熒光猝滅值Δf與4.0×10-7mol/l~1.2×10-5mol/l(0.9956)范圍內的腎上腺色腙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為1.5×10-7mol/l,相對標準偏差為0.15%(n=5,c=4.0×10-6mol/l)。該方法對腎上腺色腙片劑中有效成分的檢測,回收率為97.46%~101.6%。通過測定猝滅常數(shù)和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變化討論了二者的反應機理和作用力類型。5.以三乙醇胺(tea)作為碳源和氮源,采用微波法制備水溶性碳量子點(ncds)。采用紫外光譜和熒光壽命對其發(fā)光性能進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激發(fā)波長對NCDs發(fā)光強度的影響。在6.37的B-R緩沖溶液中,柳氮磺吡啶(SSZ)對NCDs的熒光信號有強烈的猝滅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以NCDs為探針測定柳氮磺吡啶的新方法。當碳量子點的濃度一定時,柳氮磺吡啶濃度在4.0×10-7mol/L~1.0×10-5mol/L范圍內與NCDs的猝滅程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r=0.9971,檢出限(S/N=3)為1.1×10-7mol/L,相對標準偏差為0.25%(n=5,c=8.0×10-6 mol/L),采用該方法測定樣品中柳氮磺吡啶的含量,回收率為97.50%~103.1%。通過對猝滅機制的研究,得出NCDs和柳氮磺吡啶之間為動態(tài)猝滅,結合作用為疏水作用力。
【關鍵詞】:牛血清白蛋白 碳量子點 熒光探針 作用機理 頭孢地尼 醋氯芬酸 非諾呋他林 腎上腺色腙 柳氮磺吡啶
【學位授予單位】:延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17;O657.3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綜述12-22
- 1 熒光分析法概論12-14
- 1.1 熒光分析法的概念12
- 1.2 藥物熒光分析法的分類12-14
- 2 熒光探針14-15
- 2.1 熒光探針14-15
- 2.2 熒光探針的分類15
- 3 碳量子點熒光探針15-18
- 3.1 碳量子點簡介及發(fā)光原理15
- 3.2 碳量子點的制備15-16
- 3.3 碳量子點熒光探針的分析應用16-18
- 4 牛血清白蛋白熒光探針18-20
- 4.1 BSA熒光探針與藥物的研究方法18-20
- 4.2 BSA熒光探針與藥物作用的研究進展20
- 5 研究意義20-21
- 6 研究目標和內容21-22
- 第二章 BSA熒光探針對藥物的定量測定及相互作用的研究22-49
- 2.1 非諾呋他林猝滅BSA熒光的機理研究及分析應用22-31
- 2.2 銅(Ⅱ)-牛血清白蛋白對頭孢地尼的測定及相互作用的研究31-41
- 2.3 基于BSA熒光探針的醋氯芬酸含量測定41-49
- 第三章 CDs熒光探針對藥物的定量測定及相互作用的研究49-67
- 3.1 石墨烯量子點熒光探針測定腎上腺色腙49-59
- 3.2 氮參雜碳量子點的合成(NCDs)及對柳氮磺吡啶的測定59-67
- 參考文獻67-80
- 致謝80-81
- 附錄 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科研成果81
- 參加科研項目情況8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季雷華;高素蓮;張斌;;量子點的合成、毒理學及其應用[J];環(huán)境化學;2008年05期
2 王富;劉春艷;;發(fā)光碳量子點的合成及應用[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11年04期
3 伊魁宇;王猛;邵明云;;量子點作為離子探針的分析應用[J];廣州化工;2012年11期
4 羅慧;李曦;方婷婷;劉鵬;;量子點的毒性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3年19期
5 田瑞雪;武玲玲;趙清;胡勝亮;楊金龍;;碳量子點的氨基化及其對發(fā)光性能的影響[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1期
6 ;“量子點”晶體將推動部分物理工藝的進步[J];光機電信息;2002年10期
7 徐萬幫;汪勇先;許榮輝;尹端l,
本文編號:6792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792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