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藥學論文 >

寨卡病毒抑制劑研究新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20:16
  寨卡病毒(ZIKV),作為一種由蚊蟲傳播的黃病毒,感染后期會導致嚴重的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如格林-巴利綜合征。寨卡病毒感染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尤為顯著,會造成新生兒小頭畸形。2015年在巴西流行之后,寨卡病毒由于其毒力增加的趨勢和傳播迅速等特點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目前仍沒有可用于治療寨卡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上市。本綜述總結了近幾年抗寨卡病毒感染藥物研究的新進展,并對該領域的研究趨勢進行了展望。 

【文章來源】:藥學學報. 2020,5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1 作用于病毒的藥物
    1.1 NS5 RdRp抑制劑
    1.2 NS5 MTase抑制劑
    1.3 NS2B-NS3蛋白酶抑制劑
    1.4 NS3螺旋酶抑制劑
2 作用于宿主細胞的藥物
    2.1 嘧啶合成抑制劑
    2.2 嘌呤合成抑制劑
    2.3 IMPDH抑制劑
    2.4 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2.5 針對囊泡ATP酶的病毒侵入阻斷劑
    2.6病毒復制p H依賴步驟抑制劑
    2.7 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抑制劑
    2.8 神經細胞死亡抑制劑
    2.9 Bcl-2蛋白抑制劑
3 其他藥物
4 總結與展望



本文編號:35953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5953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12b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