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促神經母細胞瘤分化調節(jié)劑和WSB-1抑制劑的發(fā)現(xiàn)和構效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4 09:08
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來,已發(fā)展了多種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等針對腫瘤的治療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然而,惡性腫瘤是一種由多因素共同調控,發(fā)病機制極其復雜的疾病,腫瘤的防治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因此,發(fā)現(xiàn)基于新靶標、新機制的腫瘤治療策略仍是腫瘤治療的熱點,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社會意義。針對神經母細胞瘤和腫瘤轉移的干預,本論文一方面采用誘導神經母細胞瘤Neuro2a細胞分化的表型篩選模型,從內部化合物庫中發(fā)現(xiàn)了具有一定促Neuro2a細胞分化先導分子E22,另一方面基于抗腫瘤轉移的表型篩選方法(劃痕模型)及機制探索,從內部化合物發(fā)現(xiàn)了具有抗腫瘤轉移活性的新型WSB1抑制劑先導分子W15,進一步地,本論文開展較為系統(tǒng)的構效關系研究,具體研究工作分述如下:新型促神經母細胞瘤分化的先導分子的發(fā)現(xiàn)和優(yōu)化:神經母細胞瘤的誘導分化治療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策略,但臨床上小分子藥物只有13-cis RA作為誘導分化劑用于高危NB病人的維持治療。因此,本論文從課題組內部化合物庫出發(fā)(22個結構多樣、類藥化合物),利用Neuro2a作為表型篩選...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B的靶向治療原理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新型促神經母細胞瘤分化的先導分子的發(fā)現(xiàn)和優(yōu)化7以神經軸突平均長度作為促分化活性的評價依據(jù),我們考察了化合物E1~E22的促Neuro2a細胞分化活性。如表2.2所示,化合物E3、E17和E22具有較好的促Neuro2a細胞的軸突生成能力,平均軸突長度分別是空白組的1.26倍,1.36和1.55倍,其中E22活性最高,與陽性藥13-cisRA相當(1.69倍)。此外,細胞形態(tài)分析(圖2.3),與空白組相比,化合物E3、E17和E22能明顯引起細胞收縮,突起的生成,其中E22變化較為顯著。因此,化合物E22的Neruo2a細胞分化活性明確,且作為促Neruo2a細胞分化的調節(jié)分子,化合物E22結構新穎,未見文獻報道,可作為新型先導分子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圖2.3代表化合物促Neruo2a細胞分化的活性評價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新型促神經母細胞瘤分化的先導分子的發(fā)現(xiàn)和優(yōu)化82.3基于化合物E22的合理藥物設計進一步地,我們以化合物E22為先導分子,采用合理的藥物設計策略對化合物E22進行結構優(yōu)化:1)保留了E22基本骨架同時,將側鏈基團(三取代哌啶中的N-甲基乙酰胺基)去除,簡化E22的結構,進一步明確化合物保持活性必須的藥效團;同時,利用生物電子等排原理,考察氟取代苯環(huán)上不同吸電子取代基對活性的影響;用H或Br替換吡唑、呋喃上的氯原子,考察其對活性的影響(系列Ⅰ);2)采用骨架躍遷原理,將系列Ⅰ化合物中間的呋喃環(huán)用噻吩或苯環(huán)替換(系列II和系列III),并在此基礎上,考察相應環(huán)取代基改變對其活性的影響。3)采用環(huán)合策略,在甲基吡唑與芳環(huán)間并入一個七元環(huán),設計苯并氧雜氮雜類化合物(系列IV),噻吩并氮雜(系列V)以及噻吩并氧雜氮雜類化合物(系列VI),考察結構改變對其活性的影響。圖2.4基于化合物E22的合理藥物設計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路,共設計了6個系列化合物(圖2.4);衔顴22及部分設計的化合物為本課題組早期合成的分子[23],進一步地,本論文共合成了25個小分子化合物。
本文編號:3342184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B的靶向治療原理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新型促神經母細胞瘤分化的先導分子的發(fā)現(xiàn)和優(yōu)化7以神經軸突平均長度作為促分化活性的評價依據(jù),我們考察了化合物E1~E22的促Neuro2a細胞分化活性。如表2.2所示,化合物E3、E17和E22具有較好的促Neuro2a細胞的軸突生成能力,平均軸突長度分別是空白組的1.26倍,1.36和1.55倍,其中E22活性最高,與陽性藥13-cisRA相當(1.69倍)。此外,細胞形態(tài)分析(圖2.3),與空白組相比,化合物E3、E17和E22能明顯引起細胞收縮,突起的生成,其中E22變化較為顯著。因此,化合物E22的Neruo2a細胞分化活性明確,且作為促Neruo2a細胞分化的調節(jié)分子,化合物E22結構新穎,未見文獻報道,可作為新型先導分子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圖2.3代表化合物促Neruo2a細胞分化的活性評價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新型促神經母細胞瘤分化的先導分子的發(fā)現(xiàn)和優(yōu)化82.3基于化合物E22的合理藥物設計進一步地,我們以化合物E22為先導分子,采用合理的藥物設計策略對化合物E22進行結構優(yōu)化:1)保留了E22基本骨架同時,將側鏈基團(三取代哌啶中的N-甲基乙酰胺基)去除,簡化E22的結構,進一步明確化合物保持活性必須的藥效團;同時,利用生物電子等排原理,考察氟取代苯環(huán)上不同吸電子取代基對活性的影響;用H或Br替換吡唑、呋喃上的氯原子,考察其對活性的影響(系列Ⅰ);2)采用骨架躍遷原理,將系列Ⅰ化合物中間的呋喃環(huán)用噻吩或苯環(huán)替換(系列II和系列III),并在此基礎上,考察相應環(huán)取代基改變對其活性的影響。3)采用環(huán)合策略,在甲基吡唑與芳環(huán)間并入一個七元環(huán),設計苯并氧雜氮雜類化合物(系列IV),噻吩并氮雜(系列V)以及噻吩并氧雜氮雜類化合物(系列VI),考察結構改變對其活性的影響。圖2.4基于化合物E22的合理藥物設計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路,共設計了6個系列化合物(圖2.4);衔顴22及部分設計的化合物為本課題組早期合成的分子[23],進一步地,本論文共合成了25個小分子化合物。
本文編號:33421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421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