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抑炎能力的新型鉑(Ⅳ)抗腫瘤藥物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6-25 11:22
鉑(Ⅳ)具有穩(wěn)定性高、毒副作用低、易修飾、可口服、克服鉑(Ⅱ)藥物耐藥性等優(yōu)點,在新型鉑類藥物開發(fā)領域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炎癥是腫瘤的重要特征,對鉑(Ⅳ)進行功能化修飾,使之在抗腫瘤過程中同時表現(xiàn)出抑制腫瘤相關炎癥的特征,對提高藥物療效、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是鉑(Ⅳ)藥物開發(fā)的熱點,近年來相關研究工作不斷涌現(xiàn).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基礎,在總結文獻基礎上對具有炎癥抑制能力的新型鉑(Ⅳ)藥物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具有抑炎能力的小分子鉑(Ⅳ)藥物;(2)基于藥物遞送系統(tǒng)的抑炎鉑(Ⅳ)藥物.希望該綜述的內(nèi)容對新型鉑類藥物研發(fā)具有借鑒意義及推動作用.
【文章來源】: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基于漢黃芩素的鉑(IV)復合物
香豆素(Coumarin)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莢蘭、蘭花等多種植物中,具有開發(fā)為COX抑制新型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潛力.將4-羥基和7-羥基香豆素衍生物與鉑(IV)結構鍵連制備的化合物9-11(圖4)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抗腫瘤活性[40,41].4-羥基香豆素鉑(IV)化合物對測試的細胞系具有中等至高效的抗腫瘤活性,高活性化合物9和10的體外抗腫瘤與參考藥物活性相當.機制研究表明目標化合物易被還原釋放二價鉑,并對腫瘤細胞產(chǎn)生DNA毒性.同時,香豆素基團賦予其環(huán)氧化酶(COX)抑制能力,抑制腫瘤相關炎癥.兩種機制協(xié)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此外,香豆素鉑(IV)復合物可通過上調(diào)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達,誘導SKOV-3細胞凋亡.7-羥基香豆素引入鉑(IV)類化合物同樣具有DNA損傷和COX抑制雙重抗腫瘤能力,腫瘤抑制活性顯著,篩選得到的高活性目標化合物11,在腫瘤細胞中的聚集能力優(yōu)于二價鉑,在克服鉑(Ⅱ)藥物耐藥性方面表現(xiàn)出巨大潛力.1.3 多肽鉑(IV)類藥物的研究
甲酰肽受體FPR1/2促進炎癥因子生成,增強炎癥免疫反應,與腫瘤、免疫反應、炎癥有關,在免疫細胞及遷移性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是腫瘤治療的潛在靶標.FPR1/2靶向肽可以靶向腫瘤細胞,同時刺激細胞產(chǎn)生免疫自噬反應.以具有FPR1/2靶向能力的多肽Annexin1(2-12),Annexin1(2-26),WKYMVm(m:D-Met),fMLFK(f:formyl)為軸向配體設計合成化合物12(圖5)[42].對FPR1/2高表達的細胞株MCF-7、MDA-MB-231、PBMCs和高遷移性細胞U-87MG的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除具有fMLFK配體的化合物以外,其它化合物均具有與順鉑相當甚至優(yōu)于順鉑的體外活性.炎癥因子TNF-α和IFN-γ是免疫反應的兩個關鍵介質(zhì).具有WHYMVm和乙;潴w的化合物12e能夠顯著促進PBMCs細胞中TNF-α和IFN-γ的分泌,引發(fā)細胞抗炎免疫反應,從而與鉑類藥物片段共同引起細胞凋亡.2 基于藥物遞送系統(tǒng)的鉑(IV)藥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具有光動力學活性的四價鉑類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J]. 李國帥,王慶鵬,劉治芳,李大成,韓軍.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本文編號:3249123
【文章來源】: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基于漢黃芩素的鉑(IV)復合物
香豆素(Coumarin)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莢蘭、蘭花等多種植物中,具有開發(fā)為COX抑制新型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潛力.將4-羥基和7-羥基香豆素衍生物與鉑(IV)結構鍵連制備的化合物9-11(圖4)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抗腫瘤活性[40,41].4-羥基香豆素鉑(IV)化合物對測試的細胞系具有中等至高效的抗腫瘤活性,高活性化合物9和10的體外抗腫瘤與參考藥物活性相當.機制研究表明目標化合物易被還原釋放二價鉑,并對腫瘤細胞產(chǎn)生DNA毒性.同時,香豆素基團賦予其環(huán)氧化酶(COX)抑制能力,抑制腫瘤相關炎癥.兩種機制協(xié)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此外,香豆素鉑(IV)復合物可通過上調(diào)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達,誘導SKOV-3細胞凋亡.7-羥基香豆素引入鉑(IV)類化合物同樣具有DNA損傷和COX抑制雙重抗腫瘤能力,腫瘤抑制活性顯著,篩選得到的高活性目標化合物11,在腫瘤細胞中的聚集能力優(yōu)于二價鉑,在克服鉑(Ⅱ)藥物耐藥性方面表現(xiàn)出巨大潛力.1.3 多肽鉑(IV)類藥物的研究
甲酰肽受體FPR1/2促進炎癥因子生成,增強炎癥免疫反應,與腫瘤、免疫反應、炎癥有關,在免疫細胞及遷移性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是腫瘤治療的潛在靶標.FPR1/2靶向肽可以靶向腫瘤細胞,同時刺激細胞產(chǎn)生免疫自噬反應.以具有FPR1/2靶向能力的多肽Annexin1(2-12),Annexin1(2-26),WKYMVm(m:D-Met),fMLFK(f:formyl)為軸向配體設計合成化合物12(圖5)[42].對FPR1/2高表達的細胞株MCF-7、MDA-MB-231、PBMCs和高遷移性細胞U-87MG的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除具有fMLFK配體的化合物以外,其它化合物均具有與順鉑相當甚至優(yōu)于順鉑的體外活性.炎癥因子TNF-α和IFN-γ是免疫反應的兩個關鍵介質(zhì).具有WHYMVm和乙;潴w的化合物12e能夠顯著促進PBMCs細胞中TNF-α和IFN-γ的分泌,引發(fā)細胞抗炎免疫反應,從而與鉑類藥物片段共同引起細胞凋亡.2 基于藥物遞送系統(tǒng)的鉑(IV)藥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具有光動力學活性的四價鉑類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J]. 李國帥,王慶鵬,劉治芳,李大成,韓軍.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本文編號:32491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249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