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介孔材料載藥體系的構建及其初步醫(yī)學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09 23:33
癌癥的化學療法主要利用藥物來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的增殖。由于正常細胞和癌常細胞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化療藥物對正常細胞也會產生毒副作用。近年來,以刺激響應性材料為封堵裝置,將藥物封閉在功能化介孔材料的介孔內,構建智能響應性藥物釋放體系的研究成為生物醫(yī)學和制藥領域的熱點。但是,由于生物相容性差、藥物負載效率低、藥物過早釋放及治療作用單一等問題,限制了刺激響應性藥物釋放體系的應用。因此,建立一種集多種治療方式于一體的多模態(tài)治療體系具有重大意義。本論文以構建刺激響應性多功能介孔材料載藥體系為研究目標,開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開發(fā)了一種基于金屬離子與單寧酸絡合物包覆的介孔二氧化硅載藥體系,用于藥物的選擇性釋放及光熱治療(第二章)。在該體系中,金屬離子與單寧酸通過共價配位作用在雙相界面法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形成絡合物包覆層;在中性條件下,包覆層能夠有效地封堵MSN的介孔結構并阻止化學藥物的釋放;而在弱酸性條件下,包覆層發(fā)生降解并引發(fā)化學藥物的釋放;同時,鐵離子與單寧酸交聯(lián)形成的絡合物具有較好的光熱轉換特性,可作為光熱治療試劑。本工作系統(tǒng)地考察了介孔二氧化硅載藥體系的刺激響應性藥物釋放行為,并對其...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納米藥物輸送體系
1.1.1 概述
1.1.2 納米藥物輸送載體的分類及研究進展
1.2 刺激響應性藥物輸送系統(tǒng)
1.2.1 pH響應
1.2.2 氧化還原電位響應
1.2.3 酶響應
1.2.4 三磷酸腺苷(ATP)響應
1.2.5 活性氧(ROS)響應
1.2.6 光響應
1.2.7 溫度響應
1.2.8 磁響應
1.3 光熱試劑與光熱療法
1.3.1 概述
1.3.2 光熱試劑的分類及應用
1.4 本文的構思及研究內容
第二章 基于金屬-單寧酸包覆介孔氧化硅的藥物釋放與光熱協(xié)同治療體系的構建與初步應用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2.2 實驗方法
2.2.1 MSNs納米顆粒的制備
2.2.2 MSNs納米顆粒的表征
2.2.3 MSN@MPN納米顆粒的制備
2.2.4 MSN@MPN納米顆粒的表征
2.2.5 MSN@MPN納米顆粒的光熱轉換性能考察
2.2.6 載藥MSN@MPN納米顆粒的制備及體外釋放行為研究
2.2.7 NPs的生物安全性評價
3 結果與討論
3.1 pH刺激響應性MSN藥物控釋體系的設計與應用
3.2 MSNs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征
3.3 MSN@MPN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征
3.4 MSN@MPN納米顆粒的光熱轉換性能考察
3.5 DOX的負載
3.6 pH刺激響應性藥物控釋研究
3.7 NPs的生物安全性評價
3.8 DOX@MSN@MPN細胞內藥物釋放行為研究
3.9 結論
第三章 基于金屬-單寧酸包覆介孔四氧化三鐵的藥物釋放與光熱協(xié)同治療體系的構建及其初步應用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實驗試劑與實驗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HFe_3O_4 納米顆粒的制備
2.2.2 HFe_3O_4@MPN納米顆粒的制備
2.2.3 HFe_3O_4 納米顆粒的表征
2.2.4 HFe_3O_4@MPN納米顆粒的表征
2.2.5 HFe_3O_4@MPN體系的光熱性能探究
2.2.6 模型藥物DOX的負載研究
2.2.7 載藥HFe_3O_4@MPN體系體外藥物釋放性能評價
3.結果與討論
3.1 體系設計原理
3.2 HFe_3O_4 納米顆粒的表征
3.3 HFe_3O_4@MPN納米顆粒的表征
3.4 HFe_3O_4@MPN體系的光熱性能探究
3.5 HFe_3O_4@MPN體系的載藥性能研究
3.6 DOX@HFe_3O_4@MPN體系的體外釋放性能研究
3.7 結論
第四章 本文總結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專利
致謝
本文編號:3178233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納米藥物輸送體系
1.1.1 概述
1.1.2 納米藥物輸送載體的分類及研究進展
1.2 刺激響應性藥物輸送系統(tǒng)
1.2.1 pH響應
1.2.2 氧化還原電位響應
1.2.3 酶響應
1.2.4 三磷酸腺苷(ATP)響應
1.2.5 活性氧(ROS)響應
1.2.6 光響應
1.2.7 溫度響應
1.2.8 磁響應
1.3 光熱試劑與光熱療法
1.3.1 概述
1.3.2 光熱試劑的分類及應用
1.4 本文的構思及研究內容
第二章 基于金屬-單寧酸包覆介孔氧化硅的藥物釋放與光熱協(xié)同治療體系的構建與初步應用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2.2 實驗方法
2.2.1 MSNs納米顆粒的制備
2.2.2 MSNs納米顆粒的表征
2.2.3 MSN@MPN納米顆粒的制備
2.2.4 MSN@MPN納米顆粒的表征
2.2.5 MSN@MPN納米顆粒的光熱轉換性能考察
2.2.6 載藥MSN@MPN納米顆粒的制備及體外釋放行為研究
2.2.7 NPs的生物安全性評價
3 結果與討論
3.1 pH刺激響應性MSN藥物控釋體系的設計與應用
3.2 MSNs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征
3.3 MSN@MPN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征
3.4 MSN@MPN納米顆粒的光熱轉換性能考察
3.5 DOX的負載
3.6 pH刺激響應性藥物控釋研究
3.7 NPs的生物安全性評價
3.8 DOX@MSN@MPN細胞內藥物釋放行為研究
3.9 結論
第三章 基于金屬-單寧酸包覆介孔四氧化三鐵的藥物釋放與光熱協(xié)同治療體系的構建及其初步應用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實驗試劑與實驗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HFe_3O_4 納米顆粒的制備
2.2.2 HFe_3O_4@MPN納米顆粒的制備
2.2.3 HFe_3O_4 納米顆粒的表征
2.2.4 HFe_3O_4@MPN納米顆粒的表征
2.2.5 HFe_3O_4@MPN體系的光熱性能探究
2.2.6 模型藥物DOX的負載研究
2.2.7 載藥HFe_3O_4@MPN體系體外藥物釋放性能評價
3.結果與討論
3.1 體系設計原理
3.2 HFe_3O_4 納米顆粒的表征
3.3 HFe_3O_4@MPN納米顆粒的表征
3.4 HFe_3O_4@MPN體系的光熱性能探究
3.5 HFe_3O_4@MPN體系的載藥性能研究
3.6 DOX@HFe_3O_4@MPN體系的體外釋放性能研究
3.7 結論
第四章 本文總結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專利
致謝
本文編號:31782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78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