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技術的纈沙坦作用機制的研究
[Abstract]: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TOF/MS)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SIMCA-P)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metabolites in serum of rats after valsartan intervention and to search for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 PA platform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ated metabolic pathways of valsarta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4 weeks of continuous intervention with valsartan (P0.05). The metabolic pattern of (SHR)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was changed after valsartan intervention, and four metabolites and their related metabolic pathways were identified. These metabolit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G protein coupling pathway.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metabonomics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changes and microscopic transformation of drugs after they enter the body, which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 of drug action.
【作者單位】: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273700)
【分類號】:R917;O657.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鄧華菲;盧新華;羅金榮;成春英;張文龍;彭梁杰;;葛根素對溶血磷脂酰膽堿損傷血管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的影響[J];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1期
2 周同永;任飛;鄧黎;皮立;韓發(fā);席梅;任利平;;γ-亞麻酸及其生理生化功能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1年03期
3 黃煜,丘熙廉;纈沙坦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內皮素、醛固酮的影響和降壓療效觀察[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4 苗一非;康繼宏;楊吉春;管又飛;;前列腺素E受體與血壓調節(jié)[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0年04期
5 鄒寶明,江時森,李儉春,慈書平;血花生四烯酸釋放及其對高血壓病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1996年03期
6 饒夢琳;唐蜜;何錦悅;董志;;芍藥苷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腦血流量及PGI_2/TXA_2平衡的影響[J];藥學學報;2014年01期
7 向錚;蔡小軍;曾蘇;;基于復雜網(wǎng)絡與代謝組學的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思考與探索[J];藥學學報;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卓;華智強;萬鶴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漿TXB_2、6-K-PGF_(1α)及NPY測定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年04期
2 周同永;鄧黎;皮立;趙曉輝;韓濤;韓發(fā);;微孔草籽粕氨基酸含量的測定與評價[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2年04期
3 李寶莉;谷秀娟;陳雅慧;張正祥;;酸柏梔油軟膠囊對去勢大鼠血液流變性的影響及其降血脂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5期
4 崔娟;劉圣;胡江苗;;GC-MS法檢測球花石斛花中揮發(fā)性成分[J];安徽醫(yī)藥;2013年01期
5 吳明健;王玫;彭明麗;張大明;楊瑞琴;;運用液相色譜聯(lián)合離子阱-飛行時間質譜法進行海洛因成癮人員代謝組學研究[J];分析化學;2014年04期
6 吳明健;王玫;楊瑞琴;張大明;;基于液相色譜聯(lián)合離子阱-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的海洛因濫用成癮大鼠血清代謝組學研究[J];分析試驗室;2014年02期
7 于正;吳巧鳳;鄧淑芳;賴禎宏;張曉燕;梁繁榮;;代謝組學在高血壓病機制探討和中醫(yī)辨證分型研究中的應用[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年02期
8 吳紅艷;孫長豹;劉寧;許英一;劉然;;月見草油微乳體系的微觀結構研究[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9 賈生堯;唐旭;楊祥龍;李光;張建明;;可見-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遞歸變量選擇算法對土壤全氮與有機質含量測定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08期
10 王露;封志明;楊艷昭;游珍;;2000-2010年中國不同地區(qū)人口密度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地理學報;201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唐偉卓;孫艷玲;魏楹楓;趙余慶;;GC分析27種食用保健油中脂肪酸的組成[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2 楊雯晴;蔣海強;李運倫;;纈沙坦干預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清代謝組學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躍生;經(jīng)方葛根岑連湯、麻杏石甘湯量效關系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馬雪玲;高血壓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及其肝火亢盛證的生物學基礎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3 許耘紅;睡眠剝奪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相關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林太杰;基于~1NMR代謝組學方法研究阿托伐他汀對肺動脈高壓大鼠的代謝模式影響及分子機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董方聰;潰瘍性結腸炎和菌血癥的代謝組NMR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13年
6 王愛民;神經(jīng)酰胺對高糖培養(yǎng)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PKB/eNOS信號通路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7 鄭開逸;近紅外光譜分析模型優(yōu)化和模型轉移算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8 胡益;基于KPLS的工業(yè)過程監(jiān)測方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9 張筱蕾;基于高光譜成像技術的油菜養(yǎng)分及產(chǎn)量信息快速獲取技術和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10 胡文明;作物復雜性狀QTL定位相關的幾個問題的探討[D];揚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秀峰;情志(怒志)因素與早期高血壓病內皮舒張功能障礙相關性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尚懿純;高血壓病與食鹽攝入過量相關性的中西醫(yī)進展及部分臨床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李屹;二氧化硫衍生物引起大鼠胸主動脈舒張的信號轉導途徑[D];山西大學;2006年
4 陳瑾;腹針療法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5 呂鶯;健康成年人性活動對心血管相關指標的影響[D];汕頭大學;2006年
6 周南;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阻滯腎移植患者術中血漿血栓素A_2和前列環(huán)素I_2的變化[D];吉林大學;2007年
7 曹慶玲;幾種因素對大鼠離體血管環(huán)張力影響的初步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8 賈圣英;脂必泰膠囊與阿托伐他汀對血管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高婷婷;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儲藏條件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10 解君;基于HPLC-MS技術的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證代謝模式及平肝方藥的干預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紅艷,張龔,賀風義,李偉,李麗;葛根素對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學及血脂的影響[J];淮海醫(yī)藥;2003年05期
2 朱慶磊,何愛霞,呂欣然;葛根素對氧自由基的清除和抗氧化性損傷作用[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1年01期
3 朱慶磊,高維海,呂欣然;葛根素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飾的抑制作用[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1年05期
4 魏蓮;γ-亞麻酸的研究進展[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5 玉從容;呂俊華;王丹;;葛根素抗氧化作用與改善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模型大鼠胰島素敏感性、血壓和血脂作用的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6年04期
6 戴毅;閆慧慧;王楓;;α-亞麻酸和γ-亞麻酸對高脂血癥人群的降血脂作用[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年23期
7 董杰明,吳瑞華,袁昌魯,周連甲;γ-亞麻酸的保健作用[J];衛(wèi)生研究;2003年03期
8 楊林靜,何可月;葛根的藥理學研究及其臨床應用進展[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毛慶軍;夏瑞;張傳漢;;葛根素對腦缺血再灌注家兔腦組織及內皮細胞的保護[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3期
10 蔣青松;黃燮南;周岐新;;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在L-精氨酸抗心肌肥厚中的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7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智文;馬向輝;陳洵;趙學明;陳濤;;微生物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與進展[J];化學進展;2010年01期
2 邊玲;代謝組學簡介[J];食品與藥品;2005年04期
3 盧紅梅;梁逸曾;;代謝組學分析技術及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J];分析測試學報;2008年03期
4 彭超;黃和;肖愛華;金明杰;劉欣;吳華;;代謝組學分析技術平臺及方法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08年09期
5 孫向明;杜娟;南莉莉;;代謝組學中代謝指紋分析技術進展[J];食品與藥品;2008年09期
6 李寧;范雪梅;王義明;王玉;羅國安;;代謝組學及其分析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南藥學;2014年07期
7 許國旺,楊軍;代謝組學及其研究進展[J];色譜;2003年04期
8 亓云鵬;胡杰偉;柴逸峰;范國榮;吳玉田;;代謝組學數(shù)據(jù)處理研究的進展[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8年09期
9 栗暉;于治國;祖旭宇;劉峰;金一寶;蔣宇揚;劉紅霞;;基于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的代謝組學方法在細胞種屬分類中的應用[J];色譜;2009年04期
10 黃強;尹沛源;路鑫;孔宏偉;許國旺;;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在代謝組學中的應用[J];色譜;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蓓;阿基業(yè);王廣基;;代謝組學在臨床研究中的應用及進展[A];第九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薛佳;胡揚;陳奇;韓雪;;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藥學中的應用[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3 薛佳;胡揚;陳奇;韓雪;;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藥學中的應用[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4 郁勝強;;代謝組學及在腎臟病研究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10學術年會專題講座匯編[C];2010年
5 李小利;郭瑞臣;王本杰;;代謝組學在藥物研究開發(fā)中的應用[A];2006年山東省醫(yī)院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周永明;任榮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代謝組學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李福山;白嵐;;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新領域—代謝組學[A];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微創(chuàng)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暨消化道腫瘤靶向治療新技術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8 陳敏;楊成梓;陳紅;;代謝組學在中藥領域中的應用概況[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代謝組學:方法與應用》目次[A];營養(yǎng)健康新觀察(第四十一期):營養(yǎng)代謝組學專題[C];2012年
10 孫長顥;;營養(yǎng)代謝組學[A];營養(yǎng)健康新觀察(第四十一期):營養(yǎng)代謝組學專題[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陳勇、通訊員 王占軍、蔡怡春;國際“代謝組學之父”牽手武漢[N];湖北日報;2006年
2 鄭見;用代謝組學“語言”詮釋中醫(yī)藥內涵[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3 記者 李雪林 實習生 楊磊;“代謝組學”助中藥走向世界[N];文匯報;2006年
4 本報實習記者 王華鋒;合作可喜 前景可期[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5 李雪林 楊磊;“代謝組學”助中醫(yī)藥走向世界[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6 于麗珊;代謝組學與中醫(yī)藥研究受關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7 李雪林 楊磊;“代謝組學”助中醫(yī)藥走向世界[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8 周東浩;營衛(wèi)與代謝組學[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9 記者 劉云濤;上海:代謝組學“聯(lián)姻”中藥研究結碩果[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10 胡德榮;改變人體內菌群治病成為可能[N];健康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黎莉;疾病及藥物干預的代謝組學方法及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2 夏建飛;基于液質聯(lián)用技術的代謝組學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3 梁曉萍;基于液質聯(lián)用的代謝組學在中藥復方療效和安全性評價中的應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袁大林;代謝組學與中藥研究中復雜體系的解析方法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沈國慶;基于動物腫瘤模型的LC-MS/MS代謝組學及藥物代謝組學方法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6 張小麗;基于多種分析技術的代謝組學方法研究與應用[D];蘭州大學;2013年
7 江芝婷;代謝組學在疾病預測診斷以及療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黃建華;2型糖尿病相關的代謝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9 黃允瑜;糖調節(jié)受損患者代謝組學結果與中醫(yī)癥候相關性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10 田亞平;抗腫瘤候選新藥CAT體內代謝及其藥物代謝組學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樂;核磁共振代謝組學數(shù)據(jù)處理新方法及應用[D];廈門大學;2009年
2 曹宇;代謝組學數(shù)據(jù)挖掘關鍵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姚紅娟;冠心病代謝組學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栗暉;液質聯(lián)用技術在腫瘤代謝組學中的應用[D];沈陽藥科大學;2009年
5 宋雪;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的肺癌代謝組學輪廓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王樹揚;代謝組學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7 黃欣;基于GC-MS代謝組學的肝臟毒理研究及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D];浙江大學;2008年
8 曹紅婷;核磁共振代謝組學中體液樣品的制備方法及制譜參數(shù)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李銳;LC-MS血清代謝組學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腎病分析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7年
10 陸榮華;代謝組學在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019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0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