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硅藥物載體的合成及靶向性能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8-03-28 07:31
本文選題:介孔二氧化硅 切入點:紫杉醇 出處:《廣東藥科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合成工藝簡單、結構可調(diào)控性好、表面易于修飾、生物相容性好等優(yōu)勢,成為近年研究火熱的一種無機載體材料。本研究在經(jīng)典St?ber合成工藝基礎上,采用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銨(CTAB)、聚丙烯酸(PAA)和碳酸鈣(CaCO3)等不同性質的模板劑制備了3種介孔二氧化硅。通過對介孔二氧化硅粒徑、電位、孔徑、比表面積和比孔容等性質的調(diào)節(jié),可實現(xiàn)對腫瘤藥物釋放的改善。選擇抗腫瘤藥物紫杉醇為模型藥物,制備了載紫杉醇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MSN),并表征其理化性質及其在不同pH條件下的體外釋放行為。紫杉醇以無定型或分子狀存在于介孔二氧化硅中,介孔二氧化硅作為起支撐骨架作用的載體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載藥能力,同時給予給藥系統(tǒng)以可控的形態(tài)和狹窄的粒徑分布,利于在腫瘤靶向部位發(fā)揮獨特的通透性和滯留效應。在體外釋放行為方面,載紫杉醇介孔二氧化硅提高了原料藥的溶解度,但其溶出行為尚未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诖吮狙芯繉d紫杉醇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進行脂質修飾,采用近紅外熒光成像技術對3種不同的載體的靶向性及大鼠體內(nèi)藥動學進行初步探索,以期為改善藥物在體內(nèi)動力學、在不同靶組織或器官的有效分布提供依據(jù)。本文主要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采用CTAB、PAA或硬模板劑CaCO3合成制備不同空間結構的介孔二氧化硅,通過對水解前驅體、擴孔劑、反應時間、轉速、體系pH及模板劑脫除方法等條件的考察,得到粒徑大小約為200 nm、形貌完整的介孔二氧化硅載體。并對最終成型的介孔二氧化硅載體進行粒徑、形貌及理化性質研究,確定其具有良好的載藥性能,為介孔二氧化硅載紫杉醇做了良好的鋪墊。(2)對不同載藥方式進行考察,確定以載藥量高的后載藥法載紫杉醇。對載藥后介孔二氧化硅進行熱分析,結果表明紫杉醇在介孔二氧化硅中以無定型或分子態(tài)存在;在不同pH下,比較了原料藥和載紫杉醇介孔二氧化硅的溶解度,說明經(jīng)過介孔二氧化硅的載藥,能提高藥物溶解度,可能對改善腫瘤部位藥物的釋放起到積極作用。(3)在介孔二氧化硅載藥物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脂質修飾,設計比較不同磷脂、助乳化劑、水化液及制備工藝等處方工藝。從透射電鏡圖可知,在載體外表面包裹一層脂質層后,顆粒分布均勻,無黏連;采用凝膠柱法測得CTAB、PAA和CaCO3三種模板劑制備的載體包封率分別為95.83%、96.36%、93.34%。(4)采用溶血性試驗評價載體安全性,三種載體及經(jīng)修飾后載體均具有較高安全性,作為藥物載體,其中CaCO3載體安全性最高。在模擬的腫瘤及正常體內(nèi)環(huán)境下,采用透析袋法進行體外釋放試驗,初步比較pH為5.0、6.8、7.4時三種載體裹脂質體前后藥物釋放行為。pH的差異對PTX-MSN的體外釋放無影響,而PTX-LMSN的釋放隨著pH的改變而有所差異,所以推測經(jīng)脂質修飾后的載體,在腫瘤環(huán)境下藥物釋放較快,可減少毒副作用。(5)對靶向性及藥物動力學進行初步評價,采用活體成像技術觀察載體在小鼠體內(nèi)的動態(tài)分布過程并采用大鼠尾靜脈注射對藥動學進行描述。采用羅丹明作為熒光探針,與載紫杉醇制備工藝一致,通過粒徑、電位等表征,說明其與載紫杉醇制劑具有一致性,以示蹤載體在體內(nèi)的動態(tài)分布過程。根據(jù)各時間點熒光成像圖,以CaCO3為模板劑制備的載體靶向性較強,而且6 h后各臟器的熒光強弱表明,以CTAB和CaCO3為模板劑制備的介孔二氧化硅表明經(jīng)脂質修飾后可產(chǎn)生肝靶向作用。以市售注射液(Taxol)為對照,三種自制制劑可加快紫杉醇在體內(nèi)的分布時間,而以CaCO3為模板劑制備的MSN經(jīng)脂質修飾后生物利用度高于市售注射液,能達到藥物的長循環(huán),有利于藥效的發(fā)揮,從而降低毒性,提高療效。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9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鞠曹云;張燦;;新型納米靶向給藥系統(tǒng)載體材料的設計[J];藥學進展;2016年04期
2 高會樂;蔣新國;;腫瘤靶向遞藥新策略的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2016年02期
3 賀曠馳;王蒙;趙斌;何丹農(nóng);;介孔二氧化硅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4年13期
4 房嫣;彭倩雯;;藥物制劑靶向性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師;2013年08期
5 郝愛軍;張寧;郭興家;張相軍;;EPR作用及其在抗腫瘤大分子藥物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新藥雜志;2012年21期
6 付新;;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及應用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2年08期
7 徐德蘭;武翠翠;宋宏斌;王春鳳;周國偉;;介孔材料孔徑調(diào)節(jié)的最新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8期
8 趙會民;林丹;楊剛;淳遠;須沁華;;有機胺修飾具有較大孔徑介孔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J];物理化學學報;2012年04期
9 徐虹;李延報;陸春華;李東旭;許仲梓;;模板劑去除方法對介孔氧化硅納米球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10 趙雪梅;李炳龍;郭豐廣;孝建華;王建筑;郝吉福;;鹽酸小檗堿眼用溫敏原位凝膠制備及兔眼房水內(nèi)藥動學特征[J];藥物分析雜志;2011年04期
,本文編號:16753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753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