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法結合分子對接模擬技術研究頭孢他啶與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機理
本文關鍵詞:光譜法結合分子對接模擬技術研究頭孢他啶與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機理 出處:《發(fā)光學報》201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光譜法 分子對接 頭孢他啶 牛胰蛋白酶 作用機理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熒光光譜法與分子對接技術研究了在298,303,310 K溫度下頭孢他啶(CFD)與胰蛋白酶(TRP)之間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CFD與TRP之間是通過1∶1的靜態(tài)猝滅方式相互作用。依照雙對數方程處理熒光猝滅數據得到了CFD與TRP作用的結合常數Ka和結合位點數n。通過熱力學方程求得了不同溫度下CFD與TRP作用的熱力學參數。實驗數據表明,它們之間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和氫鍵作用,這與分子對接技術所得的結果是一致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iqu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olecular docking in 298,303.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eftazidime CFDs and trypsin TRP at 310K was studied. Between CFD and TRP, the. The binding constant Ka and binding site number nof CFD / TRP interaction were obtained by processing fluorescence quenching data according to the double logarithmic equation. The binding sit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obtained by thermodynamic equatio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FD and TRP.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is mainly hydrophobic and hydrogen bonding,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molecular docking technique.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河北省分析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375032) 河北省重點基礎研究項目(10967126D)資助~~
【分類號】:O657.3;R96
【正文快照】: 1 引言 頭孢他啶(Ceftazidime,CFD)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該藥物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產生抗菌活性,對革蘭陰性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與第一、二代頭孢菌素相比,抗菌活力較強,抗菌譜較廣[1]。頭孢他啶適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靳玉瑞;李愛秀;鄧聯柏;羅力;李凱;;基于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的分子對接研究[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4年03期
2 李純蓮,王希誠,趙金城;計算機輔助藥物分子對接并行演化設計[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5年01期
3 周梅,章威,成元華,計明娟,徐筱杰;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抑制劑的分子對接和三維定量構效關系研究[J];化學學報;2005年23期
4 趙琦;丁彥蕊;孫俊;方偉;須文波;;QPSO算法柔性分子對接問題的研究[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0年07期
5 詹冬玲;邵鴻澤;韓葳葳;劉景圣;;嗜熱酯酶EstTs1的遠源三維結構模建及分子對接[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1年06期
6 王媛;蔣勇軍;張美青;沈銀;;α-咔啉類GSK-3β抑制劑的合成、活性評價和分子對接研究[J];化學學報;2012年18期
7 溫夏夏;南士濱;任天瑞;姚建華;;γ-氨基丁酸與其突變受體的相互作用[J];高等學;瘜W學報;2012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清川;蛋白質結構及分子對接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榮榮;應用光譜法及分子對接研究黃酮類化合物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結合特性[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趙琦;基于分子對接技術的小分子—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3 葉麗;二芳基嘧啶類HIV-1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的構效關系及分子對接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4年
4 田青;二VA英類環(huán)境毒素及其抑制劑的分子對接和定量構效關系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5 雷琦;a-葡萄糖苷酶的同源建模及分子對接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6 邵琛;酶與抑制劑小分子相互作用和識別的計算機模擬[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志芹;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與生物大分子的作用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329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3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