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為靶點的抗腫瘤藥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為靶點的抗腫瘤藥的研究進展
更多相關文章: VEGF/VEGFR 抗腫瘤 靶點 血管生成 新藥
【摘要】:目的:為進一步研究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及其受體(VEGFR)為靶點的抗腫瘤藥提供參考。方法: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抗腫瘤""VEGF""VEGFR""Antitumor"等為關鍵詞,組合檢索1971年1月-2016年1月在Science Direct、Pub Med、Elsevier、中國知網、萬方等中英文數(shù)據庫中關于以VEGF/VEGFR為靶點的抗腫瘤藥的作用機制文獻并進行綜述。結果與結論:共查閱到相關文獻200余篇,其中有效文獻為34篇。以VEGF/VEGFR為靶點的抗腫瘤藥包括單克隆抗體如貝伐單抗、重組融合蛋白VEGF-Trap如阿柏西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索拉非尼、天然化合物如鼠李秦素等,該類藥均通過抑制腫瘤新血管生成而達到抗腫瘤的效果,但應用數(shù)月后存在易產生耐藥性、單一靶點治療療效有限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建議開發(fā)抑制多靶點、多通路的抗腫瘤血管生成藥,并綜合應用放化療、中草藥及其他治療方法及與P-gp蛋白抑制劑聯(lián)合應用。
【作者單位】: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No.12521z022)
【分類號】:R96
【正文快照】: 腫瘤組織的生長必須依靠新血管生成來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來維持。針對這一特點,開發(fā)以抗血管生成的抗腫瘤藥物已成為熱點。血管生成的過程是復雜的,從預先存在的血管中通過出芽形態(tài)發(fā)生、套疊的生長、分裂和分化成毛細血管而形成新血管[1]。該過程涉及多因子多信號,包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仇瑋;;抗腫瘤藥物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機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年07期
2 張志友;芮景;;蛇毒解離素抗腫瘤血管生成的研究[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0年04期
3 劉建國,甄永蘇;抗腫瘤血管生成的抗生素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1995年01期
4 ;首個抗腫瘤血管生成藥進入中國[J];家庭藥師;2010年08期
5 劉樹泰,余立江;腫瘤血管生成直接抑制劑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3年02期
6 菲琳;;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新藥開始試驗[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5年20期
7 陸濤;盧帥;李慧芳;陳秀美;孫倪悅;;腫瘤信號轉導通路及相關藥物研發(fā)的現(xiàn)狀與展望(下)[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8 楊梅;何江波;程永現(xiàn);蔣晟;;3-[(Z)-十五碳-8-烯基]兒茶酚的全合成及其抗腫瘤血管生成活性研究[J];有機化學;2013年06期
9 李黎;內源性腫瘤血管生成抑制物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4年06期
10 何艷;曹以誠;;VEGF與腫瘤血管生成及其在抗腫瘤藥物開發(fā)中的應用[J];生命科學;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壽成超;;腫瘤血管生成與抗腫瘤小肽藥物的研發(fā)[A];2007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蘇亞輝;馮勤;宋述梅;安平;雷和田;姜北海;壽成超;;腫瘤血管生成與抗腫瘤小肽藥物的研發(fā)[A];2008年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十一屆腫瘤和第十二屆免疫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崔玉敏;任永欣;張維漢;賽楊;顧軼;嚴孝強;青衛(wèi)國;蘇慰國;;抗腫瘤血管生成新藥的研發(fā)[A];2009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一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鄭為吉;;介紹幾種多靶點抗腫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劑[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小麗;周紅;;放射增敏劑CpG ODN107通過HIF-1α/VEGF信號通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研究[A];全國第四次麻醉藥理學學術會議暨2013年貴州省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張旭;羅氏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安維汀獲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批準[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鄭智敏;今日新藥在手 何時縛住癌魔[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張云峰;多硫酸化磷酸甘露寡糖的制備及其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肖斌;靶向性抗腫瘤融合蛋白RGD-hIL-24的表達、純化及體外活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任艷霞;多靶點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蘋果酸蘇尼替尼的合成[D];沈陽藥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682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6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