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因子/信號轉導通路與后發(fā)性白內障
發(fā)布時間:2025-05-11 06:29
<正>以現(xiàn)代白內障囊外摘除或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為主流的手術方式,在手術過程中保留了一個囊袋,即部分前囊與一個完整的后囊,為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后發(fā)性白內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發(fā)生提供了病理基礎[1]。PCO是殘留晶狀體上皮細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增殖、遷移,轉分化為纖維細胞后,在后囊膜視軸區(qū)域形成半透明或不透明的膜,造成術后遠期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近年來,各種生長因子/信號轉導通路在PCO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細胞培養(yǎng)、體內試驗、人/動物晶狀體囊袋模型以及尸檢等方法,對PCO形成的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2]。本文對近年來生長因子/信號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
1.1 PI3k/Akt信號通路
1.2 Smad信號通路
1.3 MAPKS信號通路
2 生長因子/信號通路與PCO
2.1 TGF-β
2.2 CTGF
2.3 EGF
2.4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2.5 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
3 展望
本文編號:404499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
1.1 PI3k/Akt信號通路
1.2 Smad信號通路
1.3 MAPKS信號通路
2 生長因子/信號通路與PCO
2.1 TGF-β
2.2 CTGF
2.3 EGF
2.4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2.5 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
3 展望
本文編號:40449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4044991.html
上一篇:共同性斜視患者立體視覺相關皮層的BOLD-fMRI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