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鏡習慣對學齡期兒童近視進展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31 03:22
本文關鍵詞:戴鏡習慣對學齡期兒童近視進展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追蹤學齡期近視兒童的戴鏡習慣,并探討戴鏡習慣對近視進展的影響;同時分析基線屈光度、發(fā)育狀態(tài)、用眼習慣等其他因素與近視進展的相關性。 研究設計: 采用前瞻性隊列研究的方法。 方法: 選取2011年5月-9月在我院就診的學齡期近視兒童,以睫狀體麻痹后電腦自動驗光屈光度數(shù)和眼軸長度為主要研究參數(shù),同時跟蹤隨訪戴鏡習慣(A戴鏡狀態(tài):每天戴鏡時間大于等于8小時;B戴鏡狀態(tài):每天戴鏡時間4-7小時;C戴鏡狀態(tài):每天戴鏡時間小于4小時;D戴鏡狀態(tài):不戴),每6個月1次,至24個月。每12個月測量記錄身高、體重,并對用眼習慣進行問卷調查。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結果: 1.共有279名(男135例,女144例,平均年齡9.20±0.73歲)近視眼且未曾有過戴鏡史的兒童參加了本研究,完成全部2年隨訪的患者共203例(其中男99例,女104例),203例隨患兒年齡為9.13±0.88歲,基線屈光度:右眼-1.45±0.64D;左眼-1.48±0.63D,第1年近視進展量:右眼-0.73±0.38D;左眼-0.74±0.37D;第2年近視進展量:右眼-0.57±0.37D;左眼-0.55±0.35D;兩年間近視進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右眼t=-4.871,p0.001;左眼t=-5.891,p0.001)。眼軸變化趨勢符合屈光度的變化趨勢。 2.對6月、12月、18月及24月的戴鏡習慣構成分布進行描述,結果顯示:A和B戴鏡狀態(tài)呈現(xiàn)整體上升趨勢(A戴鏡狀態(tài)從6月時的25.12%逐漸上升至24個月時的57.64%;B戴鏡狀態(tài)從6月時的6.9%逐漸上升至24個月時的20.69%);C和D戴鏡狀態(tài)呈現(xiàn)整體下降趨勢(C戴鏡狀態(tài)從6月時的24.63%逐漸下降至24個月時的16.26%;D戴鏡狀態(tài)從6月時的43.35%逐漸下降至24個月時的5.41%)。不同戴鏡習慣與屈光度進展的差異性比較:①A戴鏡狀態(tài)患者的屈光度進展明顯低于c及D戴鏡狀態(tài),在6月、12月、18月、24月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A戴鏡狀態(tài)患者的屈光度進展低于B戴鏡狀態(tài),但在6月、12月、18月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24月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B戴鏡狀態(tài)患者的屈光度進展低于C及D戴鏡狀態(tài),在6月、12月、18月、24月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C與D戴鏡狀態(tài)患者的屈光度進展比較,在6月、12月、18月、24月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身高增長和屈光度進展呈負相關,相關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r=-0.578,p0.001);屈光度與近視進展的相關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r=0.016,p=0.824)。閱讀距離、照明情況、持續(xù)用眼時間等用眼習慣因素與近視進展的相關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1.學齡期兒童發(fā)生近視后戴鏡習慣影響其近視進展,未戴鏡矯正或戴鏡時間不足會加速近視進展。2.身高增長的速度影響其近視進展。3.學齡期近視兒童的基線屈光度、用眼方式對近視進展無明顯影響。
【關鍵詞】:戴鏡習慣 學齡期兒童 近視進展 隊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78.11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縮略詞表11-12
- 目次12-14
- 前言14-17
- 對象和方法17-21
- 1 研究對象17-18
- 1.1 入選標準17
- 1.2 排除標準17-18
- 2 研究流程18-19
- 3 檢測內容19-20
- 3.1 屈光檢測19
- 3.2 近視矯正19
- 3.3 眼軸測量19
- 3.4 體格發(fā)育指標19
- 3.5 戴鏡習慣的評估和相關用眼方式的問卷調查19-20
- 4 統(tǒng)計學方法20-21
- 結果21-42
- 1. 樣本一般情況21
- 2. 屈光度和眼軸長度的進展21-24
- 2.1 屈光度進展21-23
- 2.2 眼軸長度進展23
- 2.3 屈光參數(shù)進展值之間的相關性23-24
- 3. 戴鏡習慣的縱向變化24-27
- 3.1 不同時期的戴鏡狀態(tài)24-25
- 3.2 不同屈光度的戴鏡狀態(tài)分布25-27
- 4. 戴鏡習慣和屈光進展的相關分析27-31
- 4.1 第1個半年不同戴鏡習慣與屈光度進展的差異性比較28
- 4.2 第2個半年不同戴鏡習慣與屈光度進展的差異性比較28-29
- 4.3 第3個半年不同戴鏡習慣與屈光度進展的差異性比較29-30
- 4.4 第4個半年不同戴鏡習慣與屈光度進展的差異性比較30-31
- 4.5 戴鏡習慣與年度屈光進展值的相關性分析31
- 5. 屈光進展的其他相關因素分析31-39
- 5.1 基線屈光度32
- 5.2 性別、年齡32-33
- 5.3 身高、體重33-34
- 5.4 父母是否近視34
- 5.5 用眼習慣34-38
- 5.6 睡眠時間38-39
- 6. 亞組分析39-42
- 6.1 不同基線屈光程度者的戴鏡習慣與屈光進展差異之亞組分析39-40
- 6.2 不同身高增長者的戴鏡習慣與屈光進展差異之亞組分析40-42
- 討論42-48
- 結論48-49
- 參考文獻49-54
- 綜述54-66
- 參考文獻60-66
- 附件166-69
- 附件269-72
-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7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謝祥勇;盧銀波;何碧華;程子昂;;角膜塑形鏡治療青少年近視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1年08期
2 ;Epidemiology, genetics and treatments for myop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1年06期
3 胡平會;郭曉枚;;不同程度的屈光矯正對青少年兒童近視進展的影響[J];國際眼科雜志;2012年11期
4 王應,汪芳潤;我國學生近視眼患病率的新資料述評[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2年03期
5 吳麗波;蔣愛民;;佩戴不同程度的屈光矯正鏡及不戴鏡對近視發(fā)展的臨床分析[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0年01期
6 李瑾,施明光,董楓;調節(jié)滯后與兒童近視關系的研究[J];眼視光學雜志;2000年03期
本文關鍵詞:戴鏡習慣對學齡期兒童近視進展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87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787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