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適應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心臟保護作用及機制
本文關鍵詞:預適應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心臟保護作用及機制
更多相關文章: 預適應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金屬硫蛋白 QT離散度 心臟保護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多數(shù)發(fā)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AMI是心臟病中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癥,隨著經(jīng)濟實力、衛(wèi)生條件及社會整體發(fā)展的進步,其發(fā)病率呈不斷攀升的趨勢。2008年,由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第三次全國死因調(diào)查報告中指出,心臟病已躍居我國城市居民死因順位的第三位,在農(nóng)村中也高居第四位。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死亡患者中,約50%于發(fā)病后1小時在院外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近年來,急診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PCI)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臨床,為迅速開通閉塞的冠脈血管,挽救瀕臨壞死的心肌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極大的改善了AMI患者的預后。然而由缺血再灌注誘發(fā)的心肌再灌注損傷可導致多種心律失常,甚至包括致死性的惡性心律失常,這在一定程度抵消了部分患者的獲益。預適應作為一種內(nèi)源性保護機制日漸成為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金屬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類可誘導的內(nèi)源性保護蛋白,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動物實驗表明,預適應能夠提高心肌組織MT含量,產(chǎn)生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護作用。QT離散度(QT dispersion,QTd)為同一張心電圖上不同導聯(lián)QT間期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其反應了不同部位心室肌復極的不同步性和心肌的電不穩(wěn)定性。在行急診PCI的AMI患者中,預適應能否影響MT的表達、改變QTd值,及其與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互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診PCI的患者模擬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心梗前有無心絞痛發(fā)作為預適應分組依據(jù),應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血清MT含量,術前及術后不同時間檢查心電圖、測量QT離散度(QT dispersion,QTd),通過心電監(jiān)護儀及中央監(jiān)護系統(tǒng)觀察心律失常發(fā)生情況,采用Curtis-Walker評分標準對室性心律失常進行定量分析,從而探討金屬硫蛋白、QT離散度在缺血預適應中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響,為臨床防治提供理論基礎。方法:選擇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診于河北省人民醫(yī)院心臟中心,符合《2010年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關于AMI診斷標準,具有急診PCI治療適應癥,符合本研究入選標準,無排除標準的患者。1研究對象分組:根據(jù)病史,將入選患者分為預適應組和對照組。預適應組:AMI發(fā)生之前的3天內(nèi)曾有典型的心絞痛發(fā)作,持續(xù)時間30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可緩解。對照組:AMI發(fā)生前無心絞痛病史及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證據(jù),既往無冠心病病史2手術過程:所有入選患者術前常規(guī)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300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300mg嚼服。進入導管室后常規(guī)消毒、鋪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以改良Seldinger技術穿刺右側橈動脈(或股動脈),放置6F鞘管,常規(guī)鞘內(nèi)給予肝素2000單位,行左、右冠狀動脈造影,明確冠脈病變及罪犯血管。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征得同意后行冠脈介入治療,植入支架前常規(guī)給予血栓抽吸導管抽吸、球囊預擴張,植入支架后常規(guī)給予球囊后擴張,保證支架貼壁良好。術后所有患者常規(guī)進入CCU監(jiān)護治療。手術成功的標準:罪犯血管的殘余狹窄20%,術后血流達到TIMI 3級,并且住院期間無死亡、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緊急冠脈搭橋等并發(fā)癥。3罪犯血管遠端有血流灌注后,嚴密觀察心電監(jiān)護是否有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現(xiàn)。患者進入CCU后立即連接心電監(jiān)護儀,連續(xù)72小時行心電、血壓監(jiān)測,醫(yī)護人員通過床旁監(jiān)護儀及中央監(jiān)護系統(tǒng)監(jiān)測心律失常發(fā)生情況,可通過中央監(jiān)護系統(tǒng)回顧分析心電圖動態(tài)變化。采用Curtis-Walker評分標準進行室性心律失常評分。4離散度QT測量:所有患者于急診PCI術前、術后、術后12h、術后24h、術后48h、術后72h行心電圖檢查,以分規(guī)手工測量各導聯(lián)QT間期。QTd=QTmax-QTmin。5基線資料采集:采集所有入選患者的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以及發(fā)病至血管開通時間等資料。術前常規(guī)查急診九項,術中記錄冠脈造影結果、罪犯血管位置,術前及術后3天動態(tài)監(jiān)測肌鈣蛋白T。6所有患者于急診PCI術前、術后、術后12h、術后24h、術后48小時及術后72小時留取靜脈血5m L,離心取上清,按照說明書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血清MT含量。結果:1共入選患者42例,其中預適應組22例,對照組20例,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手術成功的標準。2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血鉀、心率、血壓、罪犯血管、病變血管數(shù)量、肌鈣蛋白T峰值等基線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預適應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預適應組心律失常評分低于對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預適應組術前、術后即刻、術后12h、術后24h的心電圖QTd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術后48h、72h,兩組的心電圖QTd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預適應組患者在術前及術后72小時內(nèi)血清金屬硫蛋白的濃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預適應能夠減少急診PCI患者的心律失常評分,降低發(fā)生再灌注性惡性心律失常的風險。2預適應可減少急診PCI患者的QT離散度,減輕心室復極的不同步性,這可能有助于減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3預適應可誘導產(chǎn)生金屬硫蛋白,后者可能參與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心臟保護作用。
【關鍵詞】:預適應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金屬硫蛋白 QT離散度 心臟保護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1.7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2
- 英文縮寫12-13
- 前言13-14
- 材料與方法14-18
- 結果18-21
- 附圖21-25
- 附表25-27
- 討論27-31
- 結論31-32
- 參考文獻32-35
- 綜述 預適應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機制35-42
- 參考文獻39-42
- 致謝42-43
- 個人簡歷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國力;邢程;周倩;高杰;;心肌缺血預適應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效果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15年02期
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年08期
3 莊梅;方穎;吳立榮;雷大衛(wèi);;誘導金屬硫蛋白表達對大鼠體外心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年08期
4 陳明;楊新春;李翠蘭;劉秀蘭;張建軍;;缺血預適應對兔離體灌注心臟生化及電生理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8年03期
5 ;Metallothionein mediates cardioprotection of isoliquiritigenin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through JAK2/STAT3 activation[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6年11期
6 朱正才,董傳仁,張友云,鄭漢巧,涂淑珍,歐陽靜萍;金屬硫蛋白在大鼠缺血預處理中的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年01期
7 李震,郭樂凌,陳登云,宋愛清;缺血預適應對急性心肌梗死Q-T離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J];心電學雜志;2001年01期
8 金慧英,李法卿,房德興,李素芹,譚維國,陳華標;金屬硫蛋白在心肌細胞保護中與抗氧化酶的關系[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1年01期
9 金慧英,李法卿,房德興,李素芹,譚維國,陳華標;金屬硫蛋白在培養(yǎng)乳鼠心肌細胞缺氧預處理中的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0年04期
10 王向;Effects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reperfusion arhythmias and electrophysiology in isolated rat hearts:it is not a role of K_(ATP)~+ channel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9年05期
,本文編號:6630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66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