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急性胃排空障礙發(fā)生率以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7 02:14
本文關鍵詞: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急性胃排空障礙發(fā)生率以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胃動力 心房顫動 射頻消融 體重指數(shù) 透視時間
【摘要】:[目的]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對于有明顯癥狀而又經(jīng)藥物治療無效的房顫患者,經(jīng)導管射頻消融術已經(jīng)成為其一線的治療方案。同時,手術相關的并發(fā)癥也日益受到關注,其中涉及消化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主要有胃動力損傷、膈神經(jīng)損傷以及心房食道瘺等等。臨床上根據(jù)胃動力檢測方法不同,上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危險因素也不盡相同。本文旨在應用不透X線標志物法,分別測定并比較心房顫動患者射頻消融術前、術后餐后5h胃排空率,為臨床醫(yī)生診斷、評估以及治療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患者術后出現(xiàn)急性胃動力損傷提供一定理論依據(jù)。[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觀察了41名因心律失常行射頻消融手術的患者,應用不透X線標志物法分別測定了其射頻消融術前和術后餐后5h胃排空率,以探究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急性胃動力損傷的發(fā)生率和相關危險因素。[結(jié)果]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共完整入選了41名因心律失常行射頻消融手術的患者,其中34名房顫患者作為試驗組,7名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作為對照組。34名房顫患者術前5小時胃排空率平均為87.8±22.6%,術后平均為65.0±33.8%,較術前顯著性降低(P0.05),新發(fā)生的胃排空延遲人數(shù)為9/34(26.5%);7名室上速患者術前胃排空率平均為75.7±34.1%,術后胃排空率平均為65.7±34.9%,較術前未見明顯差異(P=0.172),術后新發(fā)生胃排空延遲人數(shù)為0/7(0%)。多元線性回歸得出BMI和術中透視時間是胃動力損傷程度的危險因素,BMI越大,透視時間越長,胃動力損傷越嚴重。[結(jié)論]不透X線標志物法測定胃排空率是篩查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出現(xiàn)的急性胃動力損傷切實可行的方法,經(jīng)其診斷術后胃動力損傷新發(fā)生率為26.5%,其中BMI、透視時間與胃動力損傷程度正相關(P0.05)。BMI越大,透視時間越長,胃動力損傷的程度越嚴重。
【關鍵詞】:胃動力 心房顫動 射頻消融 體重指數(shù) 透視時間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41.75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詞表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臨床資料與方法12-20
- 結(jié)果20-25
- 討論25-32
- 臨床意義32-33
- 研究局限性33-34
- 結(jié)論34-35
- 參考文獻35-40
- 綜述40-54
- 參考文獻50-5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54-55
- 致謝55-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Shamaila Waseem;Baharak Moshiree;Peter V Draganov;;Gastroparesis: Current diagnostic challenges and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01期
2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abnormalities and G and D cell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patients with gastric dysmotilit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03期
,本文編號:5285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5285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