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及目的:高血壓病患者早期檢出無癥狀的靶器官損害,對于降低臨床并發(fā)癥意義重大。高血壓管理的新理念是早期防治高血壓無癥狀靶器官損害,以改善患者長期預后,防止腦卒中、腎損害、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的發(fā)生。隨著高血壓病分級診療的開展,越來越多的高血壓病患者管理主要在社區(qū)或者不同等級醫(yī)院的門診。限于社區(qū)以及醫(yī)院現(xiàn)有的醫(yī)療資源,需要發(fā)現(xiàn)一種簡單、快速、準確的靶器官損害初篩手段,對于發(fā)現(xiàn)無癥狀靶器官損害至關重要,有利于提高社區(qū)醫(yī)務人員及患者的重視。本研究探討在門診對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尿微量白蛋白(MAU)檢測在發(fā)現(xiàn)早期腎功能損害的價值以及其與其他無癥狀靶器官損害之間的關系。方法:隨機篩選2015年12月7日到2017年12月1日就診于我院高血壓門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1198例(平均年齡54.80±12.43;男性582人;女性616人)作為高血壓組,同時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中心行健康體檢的健康人1167例(平均年齡55.27±9.84;男性588人;女性579人)作為對照組。研究方案通過蘭大二院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批(倫理號:2015A-113)。高血壓組根據(jù)有無MAU分為MAU陽性組及MAU陰性組。分別記錄各組受試者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診室收縮壓及舒張壓(SBP,DBP),并測定血清胱抑素、尿腎功、尿微量白蛋白(MAU)、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肝功能及甲狀腺功能等相關指標,并用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舒張期室間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頸動脈超聲檢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有無斑塊等。以上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用中位數(shù)表示,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高血壓組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比例、身高、體重、BMI、血糖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血脂、診室SBP及DBP、血BUN、血肌酐、尿酸、eGFR、血胱抑素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高血壓組中的MAU陽性組及陰性組,兩組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在性別比例、身高、BMI、體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診室SBP和DBP、血胱抑素、血尿酸、血BUN、血CRE、eGFR、HDL-c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血壓組MAU發(fā)生率(33.9%)顯著高于對照組(1.0%)(P0.05),不同病程高血壓病的MAU發(fā)生率有差異(P0.05)。以MAU陽性組及陰性組為研究對象,以MAU為因變量,以年齡、身高、體重、BMI、收縮壓及舒張壓、尿素氮、肌酐、尿酸、血脂、血糖和病程為自變量,行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SBP、DBP以及高血壓病病程是影響MAU的主要危險因素。在高血壓組中,MAU陽性組及陰性組eGFR、血清胱抑素水平有差異(P0.05),且與eGFR、血清胱抑素的變化有相關性。高血壓組中,通過對不同病程(5年,5≦病程10年,≧10年)MAU發(fā)生率(分別為:15.36%、33.22%和56.81%)的比較發(fā)現(xiàn),說明隨著病程的增加,MAU陽性率逐漸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MAU陽性組中,左心室肥厚及頸動脈硬化的檢出率高于陰性組,分別為54.59%vs26.19%和64.04%vs48.1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高血壓病患者尿中可檢出MAU時,普通尿蛋白定量仍可為正常,可以通過尿MAU檢測篩查早期腎損害并指導早期治療。高血壓病患者MAU的出現(xiàn)與血壓水平、病程及血清胱抑素異常相關性較好,因此門診用隨機尿檢測MAU以評估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較為可靠。另外,MAU的出現(xiàn)與無癥狀的頸動脈硬化以及左室肥厚相關性比較好,因此,還可作為預測其他無癥狀靶器官損害的因子,關于這一點,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jù)。
【學位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544.1
【文章目錄】: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高血壓的定義與相關無癥狀靶器官損害的概念
1.1.1 高血壓相關心臟損害
1.1.2 高血壓相關腦血管損害
1.1.3 高血壓相關心臟損害
1.1.4 高血壓眼底改變
1.1.5 高血壓性早期腎損害
1.2 高血壓與微量白蛋白尿
1.3 高血壓與社區(qū)管理
第二章 資料和方法
2.1 研究資料
2.1.1 一般資料選取
2.1.2 納入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1.4 資料分組
2.1.5 觀察指標
2.2 研究方法
2.2.1 身高、體重測量
2.2.2 血壓測量
2.2.3 血液中相關指標測量
2.2.4 超聲心動圖測量相關心臟指標
2.2.5 頸動脈超聲測量相關指標
2.2.6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2.2.7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三章 結果
3.1 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3.2 在高血壓患者 MAU 陽性組及陰性組,相關臨床資料對比
3.3 MAU相關危險因素分析結果
3.4 不同病程 MAU 發(fā)生率對比
3.5 MAU陽性組及陰性組中左肥及頸動脈硬化發(fā)生率比較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愛延;;高血壓社區(qū)管理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年38期
2 孫寧玲;Jaw-Wen Chen;王繼光;謝良地;陳魯原;牟建軍;孫躍民;Chern-En Chiang;Cheuk-Man Yu;Huay Cheem Tan;Razali Omar;霍勇;;亞洲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6年07期
3 練詠紅;方來喜;徐曉婧;;高血壓社區(qū)管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年07期
4 ;中國健康體檢人群頸動脈超聲檢查規(guī)范[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5年04期
5 魏麗麗;徐新娟;珠勒皮亞·司馬義;陳玉嵐;;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壓患者腎功能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年01期
6 羅云杰;趙麗萍;馮光安;;血清胱抑素C及尿腎功三項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年08期
7 孫寧玲;郭曉蕙;林善錟;郭藝芳;胡仁明;袁偉杰;;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篩查干預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年05期
8 劉亞斌;劉俊;;胱抑素C與心血管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年06期
9 孫寧玲;王鴻懿;朱鼎良;廖玉華;林曙光;陳曉平;;白蛋白尿與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的關系[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0年10期
10 高嵐;李素珍;趙少華;豐達星;;腎功能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年16期
本文編號:
28717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87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