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帶成像技術(NBI)在Barrett食管中的診斷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05-01 03:26
【摘要】: 目的探討窄帶成像技術(Narrow-Band Imanging NBI)對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的診斷價值 方法:選擇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間17例經胃鏡檢查確診為Barrett食管的患者,按普通內鏡、內鏡窄帶成像技術(NBI)、靛胭脂染色內鏡并分別聯(lián)合放大內鏡的步驟進行觀察,評價各步檢查方法中病變輪廓的清晰度、BE黏膜腺管開口形態(tài)的清晰度以及淺表毛細血管結構形態(tài)的清晰度;在NBI下根據Endo T分型對腺管開口進行分型,并于病變改變最顯著部位取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以明確特殊腸上皮化生的檢出率。 結果在觀察Barrett食管病變輪廓的清晰度方面,普通內鏡、NBI和染色內鏡均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NBI最清晰;在觀察Barrett食管黏膜腺管開口形態(tài)的清晰度方面,普通內鏡、NBI和染色內鏡均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NBI最清晰,染色內鏡次之;在觀察Barrett食管的淺表毛細血管結構形態(tài)的清晰度方面,NBI比普通內鏡及染色內鏡均明顯清晰。根據Endo T分型,在NBI+放大下Ⅳ型及Ⅴ型黏膜腺管開口形態(tài)檢出特殊腸上皮化生的準確性達88%,敏感性達80%,特異性達92%。 結論窄帶成像技術(NBI)是一種全新的內鏡成像技術,只通過一個最簡單的切換按鈕便可以完成普通內鏡與NBI之間的轉換,不僅僅能清晰地顯示BE的病變輪廓,而且可更清晰地觀察到黏膜的腺管開口形態(tài)和淺表毛細血管結構形態(tài);并能指導內鏡下對病變的靶向活檢,提高特殊腸上皮化生的的檢出率。
【圖文】:
12、13為NBI+放大、普通+放大、染色+放大下觀察到的病變淺表毛細血管結構形態(tài)
;圖3分別為NBI、普通內鏡及染色內鏡下觀察到的BE病變輪廓;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571;R735.1
【圖文】:
12、13為NBI+放大、普通+放大、染色+放大下觀察到的病變淺表毛細血管結構形態(tài)
;圖3分別為NBI、普通內鏡及染色內鏡下觀察到的BE病變輪廓;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571;R73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林三仁;許國銘;胡品津;周麗雅;陳e,
本文編號:26464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6464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