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狀竇憩室致搏動性耳鳴的介入治療成功案例報道
本文關鍵詞:乙狀竇憩室致搏動性耳鳴的介入治療成功案例報道
更多相關文章: 乙狀竇憩室 搏動性耳鳴 介入治療 血管內栓塞術 支架 彈簧圈
【摘要】:乙狀竇憩室是引起靜脈性搏動性耳鳴的重要原因之一。該病雖然發(fā)病率不高,但可能導致嚴重的癥狀,需及時診斷和治療。該例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側持續(xù)性、搏動性耳鳴,呈吹風樣,與心搏頻率一致,按壓左頸部靜脈時耳鳴消失,是靜脈搏動性耳鳴的典型癥狀,全腦血管造影術提示左側乙狀竇憩室大而復雜。采用經血管介入彈簧圈填塞術治療,術后患者耳鳴癥狀明顯改善。介入治療為靜脈竇源性搏動性耳鳴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途徑。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1302)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基礎研究重點(14JC1404300)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2015年率先啟動項目(2015NKX006) 上海申康醫(yī)院發(fā)展中心臨床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SHDC12015310) 復旦大學醫(yī)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開放基金課題(SKLMN2014002)~~
【分類號】:R764.45
【正文快照】: 乙狀竇,系硬腦膜折疊形成的結構,屬于顱內靜脈竇,具有顱內靜脈竇的功能,即發(fā)揮著將腦脊液轉化成靜脈血回流到頸內靜脈的作用。當骨壁缺損造成乙狀竇經此薄弱區(qū)疝入乳突氣房內,便稱為乙狀竇憩室。 搏動性耳鳴(pulsatile tinnitus)是耳鳴的一種,主要由患者頭頸部的血管或肌肉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志強;韓東一;;靜脈源性搏動性耳鳴[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1年06期
2 王濤;譚毅;;搏動性耳鳴的病因檢查診斷及治療[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2年11期
3 張惠榮;徐夕;;1例乙狀竇憩室封閉治療搏動性耳鳴病人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3年28期
4 趙海亮;劉漪;楊媛媛;曾憲海;李娟娟;邱書奇;張志鋼;;乙狀竇憩室致搏動性耳鳴2例并文獻復習[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年19期
5 李智;;搏動性耳鳴與治療性栓塞形成[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81年01期
6 杜福榮,張子征;搏動性耳鳴的病因與治療[J];河北醫(yī)藥;1995年01期
7 張華;王衛(wèi);李克勇;;97例搏動性耳鳴的臨床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1998年03期
8 楊軍,汪吉寶;搏動性耳鳴[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1999年04期
9 李克巡;江紅群;;局麻下手術治療搏動性耳鳴1例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年35期
10 王錫溫,張軍,邢蓮梅;血管結扎術治療搏動性耳鳴二例[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振常;;顳骨血管異常與搏動性耳鳴相關性的影像學分析附15例報道[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龔樹生;王國鵬;曾嶸;劉兆會;梁熙虹;鮮軍魴;夏寅;韓德民;王振常;;乙狀竇憩室和骨壁缺損致搏動性耳鳴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A];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3 王武慶;郭平;;源于單側乙狀竇優(yōu)勢回流的搏動性耳鳴手術經驗與教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4 張秀強;韓東一;;von Hippel-Lindau disease(希-林二氏病)1例[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宮小飛;耳朵為什么會發(fā)聲[N];健康報;2008年
2 蔣志君;人到中年如何對付耳鳴[N];北京科技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董誠;靜脈源性搏動性耳鳴影像及有限元模型研究[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葉華富;125例搏動性耳鳴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2 劉善鳳;橫竇—乙狀竇憩室引起搏動性耳鳴的CT表現[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992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29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