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蛋白磷酸酶2A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抑制蛋白磷酸酶2A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響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處理條件下蛋白磷酸酶2A(PP2A)的抑制對鼻咽癌CNE2細胞及其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效果。方法:建立鼻咽癌細胞CNE2體外實驗與裸鼠體內移植瘤模型,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PBS)、單純去甲斑蝥素藥物組(NCTD,體外40μmol/L,體內27μmol/kg)、單純放射組(體外8 Gy,體內20 Gy)及聯(lián)合處理組。采用四甲基噻唑藍(MTT)、免疫共沉淀、流式細胞術等方法研究去甲斑蝥素和或放射處理對鼻咽癌CNE2細胞PP2A活性、細胞周期、細胞凋亡及裸鼠體內移植瘤的影響。結果:體外和體內實驗均顯示,單純NCTD處理組5 h后PP2A活性均被抑制,約為對照組的70%,而單純放射組處理5 h后PP2A蛋白活性明顯升高,分別約為對照組的210%(體外)和165%(體內),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NCTD處理組、單純放射組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CNE2細胞G2/M期阻滯及細胞凋亡率的增加,與對照組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處理組與對照組比較,PP2A的活性明顯降低,分別約為對照組的80%(體外細胞實驗)和72%(體內裸鼠實驗);同時G2/M期細胞顯著增多(87.88%±2.10%),細胞凋亡率也明顯提高(77.15%±7.62%);裸鼠移植瘤抑瘤率達到87.98%,其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移植瘤組織病理學觀察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處理組大量細胞壞死,部分融合成片,核膜核仁破碎,在腫瘤組織細胞非死亡區(qū)可見到被瘤細胞吞噬形成的凋亡小體。結論:PP2A很有可能成為提高鼻咽癌臨床放射治療作用的增敏新靶點。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腫瘤醫(yī)院腫瘤研究所;山東萬杰醫(yī)學院解剖教研室;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醫(yī)療器械標準管理研究所;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神經(jīng)失調與中風研究所神經(jīng)外科研究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502389)
【分類號】:R739.63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國光;蛋白激酶與蛋白磷酸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2 陳加平,徐立紅,張甬元;微囊藻毒素對魚組織勻漿液蛋白磷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J];水生生物學報;1998年01期
3 林育純;林麗娜;陳慧峰;萬建新;陳雯;林忠寧;;廣東漢族人群蛋白磷酸酶2A-Bα基因5′側翼區(qū)多態(tài)性[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10期
4 姚利曉,林矯矯,蔡幼民;寄生蟲的絲/蘇氨酸蛋白磷酸酶[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4年06期
5 石繼祥,施杞;蛋白磷酸酶及其抑制劑研究近況[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年05期
6 張亞莉;孫利軍;;三丁基錫對蛋白磷酸酶2A的抑制機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年17期
7 劉文彬;聶磊;惠珊珊;胡小慧;馬慧;王玲;周磊;肖亞梅;李萬程;;PP-1催化亞基(PP-1c)在成體小白鼠不同組織器官中的分化表達與定位[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1年05期
8 夏若寒,劉聲遠,王建枝;抑制蛋白磷酸酶對嗜鉻細胞瘤細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1年01期
9 楊麗萍,姜勇;蛋白磷酸酶對絲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J];國外醫(y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2005年01期
10 滕鐵山;王洪海;謝建平;;結核分枝桿菌蛋白磷酸酶及其抑制劑研發(fā)進展[J];藥學學報;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滕鐵山;謝建平;;結核分枝桿菌中蛋白磷酸酶的研究進展[A];重慶微生物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陳麗萍;朱小年;賴延東;陳雯;;蛋白磷酸酶2A調控DNA損傷修復[A];全國生化/工業(yè)與衛(wèi)生毒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胡曉麗;劉麗霞;蕭蓓蕾;宗曉娟;李德全;;玉米蛋白磷酸酶ZmPP2C2基因的分離及抗逆性功能研究[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4 劉宏濤;李國良;常輝;周人綱;李冰;;擬南芥蛋白磷酸酶PP7參與熱激信號轉導[A];2006年中國植物逆境生理生態(tài)與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5 孫玲玲;張慧;陳潔;桑建利;;蛋白磷酸酶4在細胞DNA損傷修復中的功能分析[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柏婧;謝秀杰;張鵬;魏群;;Ⅰ型蛋白磷酸酶(PP1)非保守N端的重要作用[A];第九屆全國酶學學術討論會暨鄒承魯誕辰85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邱榮國;孔日祥;馬春燕;唐莉;;蛋白磷酸酶特異性抑制劑的生物合成研究[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文鋒;邢達;;蛋白磷酸酶在藍光誘導葉綠體運動中的調控作用[A];第七屆全國光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0年
9 楊藝紅;王春明;袁敏;王志勇;孫穎;;蛋白磷酸酶PP2A與BZR1互做參與BR信號轉導[A];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細胞生物學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 王艷紅;酶可控制遺忘率[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潘暢;鎘對蛋白磷酸酶2C和內皮細胞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劉文彬;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在脊椎動物體內分化表達模式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姚利曉;日本血吸蟲絲/蘇氨酸蛋白磷酸酶新基因SjPP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4 戴建鋒;人類蛋白磷酸酶基因PP2Ck和類固醇脫氫酶基因HSDL2的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5 肖玲;蛋白磷酸酶PP1去磷酸化Akt1的蘇氨酸450號位點并調節(jié)其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劉麗霞;玉米根系蛋白磷酸酶基因ZmPP2C功能分析及遺傳轉化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8年
7 王傳旭;蛋白磷酸酶6(PP6)和u樗厥芴宓幼嫉鞍祝↙epROT)在棉鈴蟲變態(tài)和發(fā)育中的功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勢震;蛋白磷酸酶2A調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遷移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朱騰飛;擬南芥中一個與赤霉素相關蛋白磷酸酶基因的載體構建及功能分析[D];蘭州大學;2010年
3 楊猛;基于全基因組水稻蛋白磷酸酶的鑒定、進化和表達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4 盧冬靜;基于活性的絲/蘇氨酸蛋白磷酸酶探針的設計與合成[D];西南大學;2009年
5 惠珊珊;蛋白磷酸酶-2Acβ調控魚類胚胎發(fā)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蔣嵐;蛋白磷酸酶活性測定及其凝膠電泳檢測方法的改進[D];重慶大學;2007年
7 方夏;馬來酸酐類化合物對蛋白磷酸酶的抑制動力學及抑制機制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王震生;蛋白磷酸酶同工酶鑒定新方法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9 李容;金屬依賴型蛋白磷酸酶1A對ERK的去磷酸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10 呂雅;蛋白磷酸酶PPM1A對KAP1和SIRT1的調節(jié)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992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29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