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在橈神經淺皮支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本文選題:橈神經 + 橈神經淺皮支 ; 參考:《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7年08期
【摘要】:目的觀察橈神經淺皮支疾病在超聲檢查中的超聲圖像表現(xiàn),并探討其應用價值。方法對橈神經淺皮支疾病患者45例的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與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超聲檢查橈神經淺皮支一級分支前病變10例,分支后病變35例。腫瘤1例,神經發(fā)育不良1例,創(chuàng)傷后完全斷裂6例,創(chuàng)傷后神經重度損傷10例,輕中度損傷21例,殘端神經瘤2例,周圍軟組織腫瘤包繞淺皮支神經1例,術后改變3例。經手術或臨床檢查證實。超聲診斷與臨床診斷基本相符。結論超聲對顯示橈神經淺皮支病變的部位及類型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應成為橈神經淺皮支影像學診斷的重要手段。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radial nerve superficial cutaneous branch disease and to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45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cutaneous branch disease of radial nerv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compared with clinical data. Results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10 cases with prebranching lesions of superficial cutaneous branch of radial nerve and 35 cases with postbranched lesions. There were 1 case of tumor, 1 case of nerve dysplasia, 6 cases of complete rupture after trauma, 10 cases of severe post-traumatic nerve injury, 21 cases of mild to moderate injury, 2 cases of stump neuroma, 1 case of peripheral soft tissue tumor wrapped around superficial cutaneous branch nerve, and 3 cases of postoperative changes. Confirmed by surgery or clinical examination.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 Conclusion Ultrasound has a good value in displaying the location and type of superficial cutaneous branch of radial nerve and should be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imaging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cutaneous branch of radial nerve.
【作者單位】: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超聲診斷科;
【基金】:北京市衛(wèi)生系統(tǒng)高層次衛(wèi)生技術人才培養(yǎng)計劃(No.2015-3-033)
【分類號】:R445.1;R68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黃云霞;朱家安;胡兵;;創(chuàng)傷性周圍神經損傷的評估[J];腫瘤影像學;2014年01期
2 鮑其遠;肖成偉;王濤;;上肢周圍神經損傷后的痛性神經瘤及其治療[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2期
3 黃健華;陳一心;宋知非;;腕部橈尺神經淺支的解剖學研究[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6年02期
4 王月香;郭義柱;張立海;唐佩福;;高頻超聲檢查在橈神經損傷的臨床應用[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年03期
5 朱家安;邢春燕;李殿城;方靜;蔣業(yè)清;胡一宙;胡兵;;周圍神經術后吻合處形態(tài)超聲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年10期
6 曹洪艷;陳定章;叢銳;朱肖星;鄭敏娟;周曉東;;周圍神經創(chuàng)傷性神經瘤的超聲診斷[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丹丹;秦曉婷;郭穩(wěn);張淑敏;陳濤;;超聲在橈神經淺皮支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7年08期
2 王戰(zhàn)業(yè);呂翔;夏炳蘭;於姝琳;曹洪弘;;高頻超聲檢查在橈神經損傷診斷中的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年03期
3 彭艷;周偉;詹維偉;;甲狀腺乳頭狀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后頸部創(chuàng)傷性神經瘤的超聲表現(xiàn)[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7年06期
4 鄭碧鑫;宋莉;彭英;肖紅;李俊;葉菱;劉慧;;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脈沖射頻治療殘肢痛1例[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7年02期
5 鄭敏娟;張貴祥;陳定章;郝紀錕;朱永勝;張航;;少見橈神經損傷的超聲定位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7年01期
6 高云峰;高建國;耿艷俠;王培;;神經鞘膜閉合術對坐骨神經損傷大鼠殘端神經瘤的預防作用[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年S2期
7 張建發(fā);劉尚禮;黃君君;彭焰;黃東生;;腰椎術后切口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年23期
8 范后寶;郭松;張廣宇;鄭昊;;超聲引導下射頻熱凝治療殘肢斷端神經瘤疼痛的療效[J];實用疼痛學雜志;2016年05期
9 蘇佳楠;徐兵;;顴上頜復合體骨折中眶下神經損傷的研究現(xiàn)狀[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年05期
10 王戰(zhàn)業(yè);曹洪弘;夏炳蘭;;高頻超聲檢查在外周神經醫(yī)源性損傷診斷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學;2016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妙玲;李新春;;周圍神經損傷的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0年04期
2 曹文;郭瑞軍;;超聲在周圍神經損傷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年09期
3 陳定章;周曉東;朱永勝;叢銳;李鈞;張琪;劉曉琴;;超聲診斷外周神經病變的臨床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年07期
4 王萍;戴晴;何澎;;肢體神經鞘瘤的超聲診斷[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年07期
5 陳定章;周曉東;朱永勝;叢銳;朱肖星;劉麗文;張志霞;;超聲在診斷閉合性上肢神經卡壓癥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6年06期
6 陳定章,叢銳,周曉東,張琪,朱燕妮;高頻超聲在上肢外周神經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5年09期
7 陳一心,黃健華,宋知非;橈骨遠端新型外固定器的臨床應用[J];江蘇醫(yī)藥;2005年08期
8 戚劍,勞鎮(zhèn)國,梁銀杏,許揚濱,呂建敏,李平,朱慶棠,朱家愷;周圍神經術前肌電圖結果與術中所見的比較研究及誤診原因分析[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5年01期
9 陳一心,宋知非;橈骨遠端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J];臨床骨科雜志;2004年04期
10 范軍勝,勞鎮(zhèn)國,謝曉燕,朱慶棠,戚劍;外周神經損傷的高頻超聲診斷研究[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國華;;肌電圖在鑒別橈神經部分和完全損傷中的意義及預后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7年04期
2 徐建強;李長庚;;上臂橈神經自發(fā)性斷裂2例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年07期
3 文金華 ,卜海勤,尹曉林,劉萍;上臂術后橈神經受壓征的診斷及治療分析[J];醫(yī)學文選;2002年06期
4 馮萬文 ,郭淑玉 ,路海英 ,李建華 ,趙大同 ,楊蘭生 ,桑錫光;橈神經淺支移植修復橈神經缺損[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2年03期
5 曾國華;包正軍;;橈神經斷傷與麻痹患者的肌電圖分析[J];臨床神經電生理學雜志;2007年03期
6 肖強;郭云財;張基仁;張彩順;齊勇;周宏斌;楊立民;吳月欣;;橈神經非創(chuàng)傷性麻痹的臨床研究與解剖學基礎[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7年03期
7 謝勇;張輝;李懿;詹友達;李洪兵;陶金國;盧剛;;橈神經改道預防醫(yī)源性橈神經損傷之體會[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9年05期
8 劉方;;非創(chuàng)傷性橈神經上臂段損傷15的臨床分析[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李運揚;橈神經遠端感覺傳導研究[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運動醫(yī)學分冊);1983年01期
10 孫劍平,陸莊樵,譚乾,朱泖岷,宋立堅;橈神經各區(qū)損傷的診斷與治療[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199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林玉平;吳衛(wèi)青;;橈神經卡壓綜合征的病因分析和治療[A];第六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吳麗如;彭裕文;王R,
本文編號:19520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95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