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兒童樂調匹配特征及訓練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人工耳蝸兒童樂調匹配特征及訓練策略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人工耳蝸兒童在音調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異常。然而,由于目前人工耳蝸兒童樂調匹配的研究結果較欠缺,使得人工耳蝸兒童音調異常訓練的開展受到一定阻礙。本研究借助單音模仿、音程模仿和旋律模仿三個測試,力圖獲得3到6歲人工耳蝸兒童樂調模仿時的匹配特征,及其與健聽兒童的差距,初步探索聽覺感知、嗓音基頻與樂調模仿之間的關系,為人工耳蝸兒童制定有效的樂調匹配訓練策略。 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為樂調匹配特征研究。共有24名3-6歲人工耳蝸兒童和33名年齡匹配的健聽兒童參與。測試材料選取中央C所在小字一組的C、D、E、F、G五個音符,考察人工耳蝸和健聽兒童模仿單音、音程、旋律時的特征,并通過原始音高、音域壓縮比、音高走勢、音高錯誤類型、音高差、音程錯誤類型、音程差共7個參數(shù)對兒童的樂調匹配進行評價,并分析嗓音基頻范圍、音高分辨能力、實際年齡、耳蝸植入年齡、耳蝸使用時長等與樂調匹配能力之間的關系。第二部分為樂調匹配訓練策略研究,共有19名4-6歲的人工耳蝸兒童參與,這部分研究主要建立在第一部分特征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制定訓練策略并進行短期地實施,來比較訓練前后人工耳蝸兒童在原始音高、音域壓縮比、音高走勢、音高差、音程差五個參數(shù)上的變化,以評判所制定的訓練方案和策略是否有效。 研究結果:通過第一部分的特征研究,研究者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隨著測試形式復雜程度提高,人工耳蝸兒童樂調匹配的音域范圍擴大,達到5.6個半音左右,但把握音符高低關系能力降低。(2)隨著目標音符升高,人工耳蝸兒童的原始音高上升,但低于目標音符的人數(shù)比例也增大,與目標音符的差距也拉大;目標音程越大,人工耳蝸兒童原始音程小于目標音程的人數(shù)比例增大,與目標音程的差距也越大。這些規(guī)律與健聽兒童有相似之處,但測試形式越復雜,人工耳蝸兒童對音高的匹配和音程的匹配準確性與健聽兒童的差距越大。(3)音程方向對人工耳蝸兒童造成影響,匹配降調音程比升調音程表現(xiàn)更好。(4)嗓音基頻類參數(shù)中,嗓音基頻范圍和嗓音基頻最大值與樂調匹配有一定關系;另外,耳蝸使用時長和樂調匹配有一定關系,但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聽覺音高差別閾限、實際年齡、耳蝸植入年齡與樂調匹配的關聯(lián)。通過第二部分的訓練策略研究,研究者獲得了有效的樂調匹配訓練方案和策略,通過訓練發(fā)現(xiàn)人工耳蝸兒童在多類樂調匹配參數(shù)上有顯著改善。 研究結論:通過本研究,研究者獲得了(1)獲得了3-6歲人工耳蝸兒童模仿單音、音程和旋律的樂調匹配特征、(2)一部分影響樂調匹配的因素、(3)與樂調匹配相關的因素,以及(4)3-6歲健聽兒童樂調匹配的規(guī)律;并且獲得了4-6歲CI兒童樂調匹配訓練方案和策略。研究者亦期望后期能夠擴大被試量,采取長期跟蹤的研究方式,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樂調匹配訓練策略。
【關鍵詞】:人工耳蝸 健聽 樂調匹配 訓練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18.18
【目錄】:
- 論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研究背景12-18
- 第一節(jié) 研究內容的界定12-13
- 一、人工耳蝸兒童12-13
- 二、樂調匹配13
-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6
- 一、樂調匹配研究對象和工具的發(fā)展13-16
- 二、CI兒童樂調匹配研究現(xiàn)狀16
-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及研究內容16-18
- 一、研究目的16-17
- 二、研究內容17-18
- 第二章 人工耳蝸兒童樂調匹配特征研究18-81
- 第一節(jié) 人工耳蝸兒童單音模仿研究18-28
- 一、研究方法和過程18-21
- 二、結果分析21-26
- 三、討論26-28
- 第二節(jié) 人工耳蝸兒童音程模仿研究28-44
- 一、研究方法和過程28-29
- 二、結果分析29-42
- 三、討論42-44
- 第三節(jié) 人工耳蝸兒童旋律模仿研究44-63
- 一、研究方法和過程44-45
- 二、結果分析45-60
- 三、討論60-63
- 第四節(jié) 人工耳蝸兒童三類樂調模仿測試的關系研究63-72
- 一、實驗方法63
- 二、結果分析63-70
- 三、討論70-72
- 第五節(jié) 人工耳蝸樂調匹配能力與嗓音基頻、音高差別閾限及其他因素的關系72-81
- 一、實驗方法72
- 二、結果分析72-78
- 三、討論78-81
- 第三章 人工耳蝸兒童樂調匹配訓練策略研究81-99
- 第一節(jié) 基本情況81-84
- 一、實驗被試81
- 二、實驗材料81-83
- 三、實驗設計83
- 四、訓練進度83
- 五、數(shù)據(jù)分析83-84
- 第二節(jié) 訓練方案制定84-92
- 一、訓練框架及目標制定84-85
- 二、訓練過程及策略制定85-92
- 第三節(jié) 訓練效果及分析92-99
- 一、結果分析92-97
- 二、討論97-99
- 第四章 結論與展望99-100
- 第一節(jié) 研究結論99
- 第二節(jié) 研究不足與展望99-100
- 附錄100-104
- 參考文獻104-107
- 后記107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穎;晏繼梅;蔣麗萍;申小青;;聲帶良性病變168例患者發(fā)病因素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年14期
2 江茹;龐雪晶;張鐵松;;1500例唇腭裂兒童與正常兒童舌系帶過短的對比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年10期
3 陳少蓉;洪金串;;口腔訓練在構音障礙矯治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0年27期
4 劉佛生;陳東帆;;基于Matlab的構音異常聲道動態(tài)仿真[J];計算機輔助工程;2009年02期
5 陳東帆;王照亮;劉佛生;;針對構音異常輔助治療的聲道仿真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0年01期
6 王飛;鄭欽;黃昭鳴;;聲門閉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礙矯治的個案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年12期
7 萬萍;黃昭鳴;鄭欽;;中國人嗓音共鳴功能的聲學基礎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06期
8 盧紅云;黃昭鳴;白銀婷;張磊;;聽力正常成年男性單元音構音運動的聲學參數(shù)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09期
9 王飛;肖永濤;黃昭明;;藥物結合發(fā)聲訓練治療功能性發(fā)音障礙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0年08期
10 吳月芹;;淺談孤獨癥兒童的語言問題[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星;聽障兒童韻律詞重音的聲學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盧紅云;韻母構音運動聲學特征分析及治療策略的制定[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蕾;聽障兒童聽覺和言語特征及其關系的研究與訓練策略[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萬勤;唇腭裂術后腭咽閉合功能不全患兒言語障礙矯治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肖永濤;前發(fā)聲期嗓音參數(shù)參考標準的制定及臨床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金秀;聽障兒童嗓音特點及其評估模式的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孫椺郡;廣義發(fā)聲功能評估的實驗研究及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張磊;普通話音節(jié)中協(xié)同發(fā)音的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劉建菊;人工耳蝸植入兒童聽覺康復效果評估標準的修訂及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李寧;基于聲學參數(shù)和支持向量機的病理嗓音分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709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570996.html